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早在西周时期,《天官冢宰·小宰》就提出官吏考核应以“六廉”为准:“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将“廉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以清正廉洁保持着高洁的节操……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清官廉吏为我们留下了深厚的廉洁文化遗产。
廉者,政之本也。数千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廉洁基因勃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心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清正廉洁作为必备的政治品格。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始终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光辉榜样。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更是将廉政廉洁建设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要求,“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这些重要论述,都为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指明了正确方向,更应成为每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