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续写故事”的教学思考与探索

2024-12-31 00:00:00张丽娟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李晓明习作预测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属于阅读单元的习作,但是这一阅读单元作为预测策略学习单元,从阅读内容的安排到表达要求的设定,都与学习的阅读策略密切关联,这是一般阅读单元中不存在的,也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教师容易把这一单元的习作“续写故事”当成与一般阅读单元的习作要求一样来组织教学,没有充分发挥预测的相关因素在习作中的作用。有鉴于此,教师在这一单元的习作教学中,需要从单元特点、习作目标、习作过程等层面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在“续写故事”习作中有效运用预测策略,切实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从纵横关系分析预测在习作中的定位

认定预测单元习作与一般单元习作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纵横方向上习作要求的梳理与分析,看清楚预测作为阅读策略对习作要求的持续影响力。

1.纵向梳理预测策略单元的习作定位

在统编教材中,低年级阅读中的猜字词的读音,是预测作为阅读策略的起始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生集中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四年级上下册都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六年级的小说单元学习中,有进一步的阅读策略学习要求。这说明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预测策略单元还只是一个开端,后续的学习与训练是发展与提高。与提问以及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不同的是,预测策略是一个能够有效运用在习作中的策略,在预测阅读策略单元习作“续写故事”中,就明显需要借助预测策略完成对故事最后结局的想象,而且在后续多个习作活动中,学生都可以运用预测策略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又很独特的情节。尤其是创编类带有想象性的习作训练,学生可以运用预测策略,不断地推进故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带来新的创意表达。

2.横向分析预测策略单元的习作定位

教师从横向分析预测策略单元的习作定位,进而确定学生在习作中可以迁移运用阅读中学习的哪些具体的预测方法。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的情节去猜想”,足见故事情节是预测的有效抓手。本单元安排学习的课文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其中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通过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从题目、插图、情节、结构等角度进行预测,即学习了基本的预测方法,而这些预测方法在运用时都指向了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测,使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得到落实;两篇略读课文主要是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习的预测方法,在自主阅读中开展预测活动,其中《小狗学叫》中出现的多个结局,以新奇的组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预测活动,与习作“续写故事”联系最紧密。“续写故事”也是有了故事的开始和发展,缺少相应的结尾,让学生开展想象写出故事的结局。学生可以将《小狗学叫》中形成故事结局的多种角度迁移运用到习作中。

二、借预测方法细化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确定单元习作教学目标,先要看指向表达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从单元导语看是“尝试续编故事”,这是一个纲领性的要求表述,对习作活动的规定体现在一般的续写要求上,即按照已经提供的故事起因、经过,写出故事的结局,然后需要重点解读单元习作的具体内容。

1.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常规设置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由四幅插图和三段话组成:插图中,学生在教室里议论过生日的话题,转而提到李晓明即将过生日的问题——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他该怎么过生日,具体内容是以“?”呈现的。三段话分别提出三个方面的习作要求,一是弄清楚图画的内容,再把“?”以具体活动内容补充出来;二是初稿完成后的自我修改要求;三是互相交流习作,说说谁写的故事更好。相比较而言,第一项要求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既要写出图画中已经出现的故事内容,又要写出已经出现的内容可能产生的结局。这就需要学生一方面具有捕捉画面前后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合理想象故事结局的能力。

2.以预测对习作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上述习作教学目标的确定,看上去放在任何一个学习单元都可以,显然没有体现出预测阅读策略单元学习的特色。因此,教师在确定“续写故事”目标时,还应重视体现预测这一因素对本次习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在细化中体现出来。一是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插图预测,从插图中找出细节,这种细节重点指向过生日方面的内容;从第一幅图能够看出同学们对一家人在一起过生日感到很幸福、很惬意,第二幅图是李晓明听到大家的交流后,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生日有些发愁,第三幅图是两个同学注意到了李晓明的情形后在商量着什么;从图上的细节可以推测,大家是不会让李晓明一个人过生日的。二是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怎样让李晓明过上一个不孤单的生日,让学生借助《小狗学叫》提供的三种结局作为表达的范例支架,尽可能多想出一些可行的方式,从中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真正体现读写融合的理念。

三、用预测策略推进单元习作的教学活动

学生进入习作活动的构思表达阶段,是真正迁移运用预测的关键——把预测的思考方式运用在对故事发展和结局的设定上。

1.在落实目标中重视逻辑推进

本次习作属于看图作文的提高版,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习作活动: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写什么,弄清楚插图讲了什么,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是写完插图内容后,推想出李晓明过生日那天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具体情形是怎样的,突出李晓明的感受和表现;三是学习运用具体的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初稿,互相交流,学习同伴写出的故事发展与结局的与众不同之处。

2.在落实目标中寻找预测支架

学生预测具体的故事发展与结局,需要教师适时施以援手,提供不同的支架。对于找不好故事发展路径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泡泡提示语中找与过生日有关的重点词语,学生发现有“大蛋糕”“一起过”,这就可以成为学生预测的支架。学生围绕这样的点去预测,还可以结合自己过生日最难忘的经历,如获得心仪的礼物等进行预测。对于把握不好过生日的具体细节的学生,教师以“大蛋糕”为例,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自己给李晓明送一个生日大蛋糕,买蛋糕的钱从哪里来,大蛋糕在什么时候出现合适,谁的出现会让李晓明感到惊喜等;这样的范例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去预测更多具有个性的故事与场景,使得续写的故事更加精彩。

总之,在习作“续写故事”教学中,教师不可拘泥于一般的单元习作教学模式,需要引导学生把单元阅读中学习的预测策略融入习作训练中,让预测化为学生习作的内在潜力,提高习作质量。

猜你喜欢
李晓明习作预测
无可预测
黄河之声(2022年10期)2022-09-27 13:59:46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Effect of entanglement embedded in environment on quantum non-Markovianity based on collision model
难忘的生日会
都市人(2020年10期)2020-11-06 07:27:20
A new acyclic peroxide from Aspergillus nidulans SD-531, a Fungus Obtained from the Deep-sea Sediment of Cold Spr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雄梅关
艺术家(2019年4期)2019-04-20 11:30:48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