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24-12-31 00:00:00张会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歌行专题片诗歌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主题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诗歌将视角聚焦到时间上,重点描写时节变化的过程,突出光阴流转、逝去不回的特点,以此揭示主题——珍惜时间。文本以景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感悟蕴藏在自然之景中,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抒发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的感叹,鼓励人们不要浪费时间和生命。诗歌整体的感情基调是正面的、昂扬的,但是没有简单地表述出来,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鲜活的形象,寓教于审美中。聚焦教学层面,教师指导学生对《长歌行》进行鉴赏,旨在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长歌行》的主旨

公元前112年,乐府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长歌行》的主题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不要浪费时间,该诗语言朴素,道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而且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长歌行》是一首抒发人生哲理的诗歌,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也没有直抒胸臆围绕人生展开论述,而是将人生比作园中葵,用园中葵的生长比喻个体的成长过程。园中葵历经四季变化,在春天萌发新芽,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在夏天努力生长,汲取养分,郁郁葱葱;转眼到了秋天,绿色的叶脉开始枯萎易脆,叶子变得枯黄,生命仿佛走到了尽头。看到此处,读者不禁发出感慨,园中葵与自己的成长轨迹何其相似。人在孩提时代总是充满希望,经过奋斗的青年时期,转入中年,再一步步迈向老年,人无再少年,一切都是自然法则,不可逆转。对此,人要做的不是对抗自然法则,而是在自然法则这个大前提下学会如何应对。一个人如果荒废时间,在应该奋斗拼搏的阶段颓废茫然,时光流逝后再去后悔,于事无补,徒留伤悲。作者用一个简单的“恐”字就将无力感展现出来。随后,作者没有点到而止,而是深入探索自然和个体的关系。大自然时序更替,一去不复还,但是站在宇宙宏观的角度看,大自然是一个闭环,园中葵在秋天枯萎,在下一个春天可以继续茂盛地生长。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个体是渺小的,这种转瞬即逝的紧迫感让人不得不立即行动,丝毫不能怠慢时间。诗歌由自然转到宇宙,再由宇宙联想到人生,循序渐进得出结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推理过程既含蓄又热烈,含蓄的是作者没有在字面上表露出任何结论或者观点,热烈的是读者依然能够读出无可奈何的感受,强化人生体验:世间万物自有生长、发展的过程,人的生长过程是少年努力、老有所依;自然界的植物或者生物依靠阳光、风、土壤、雨水等可以自由生长,结出果实,而人的阳光、风雨、土壤都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没有努力是无法取得成果的;万物在秋天凋零,但是那时已经实现自我价值,人则不同,少壮不努力,老无所依只能徒留伤感,什么也没有留下。诗人通过层层联想和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这远比直接说理更深刻。如此一来,诗歌避免了老生常谈的说教,起到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深深地击中读者内心。

二、《长歌行》的教学

《长歌行》是一首值得反复品鉴的佳作,聚焦语文教学,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赏析和品鉴,力求最大化发挥诗歌的教育功能。

1.搭建情境支架,实现审美创造

教学情境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创造的具有鲜明情绪色彩和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统编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线串联知识,每个单元都有统一的主题。教师立足单元主题,创设大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审美创造,将自己的情感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学《长歌行》,教师立足单元人文主题“人生感悟”,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生的真谛,理解时间的宝贵,用课文中的思想指导实践,同时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基于此,教师创设大情境:学生是专题片的导演,以《长歌行》为拍摄脚本,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参照,拍摄《时间有限,生命珍贵》的专题片。学生根据文本内容,交流想法,通过“场景组”“台词组”等分工协作的方式明确脚本内容,选择素材。每阅读一篇文章,学生积累一次素材,为拍摄专题片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在“拍摄专题片”大情境下,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强化精神追求,提高人生感悟能力。

2.咬文嚼字,理解文本内容

诗人创作诗词时往往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咬文嚼字是常见的读诗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语言理解与应用”的素养水平。教师可以创设学科认知的语用环境,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例如,《长歌行》教学时,教师设计咬文嚼字任务:请大家找到文本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为帮助学生准确分析文本,教师先做好示范:该诗由园中葵展开叙述,“青青”“恐”等词汇的对比,将诗词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范式进行分析,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语言理解与运用”素养。

3.体会文本的诗情画意

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思维特点相对简单、形象,对古诗文这种浓缩式的表达感到费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贴合自己的情境中获得真实体验。例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变换图,如《四季》,带领学生感受春夏秋冬的变化,特别是春意盎然和秋风萧瑟的对比。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教师设置学习任务:根据自己对“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理解,勾勒出想象的画面,谈谈对“画中有诗”的理解。在诗画融合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都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长歌行》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向读者展示了明媚的春景以及万物盛衰的变化图,让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如果年少不珍惜时光,老时只能白白悲伤,整首诗歌都充满美感和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美感和真情,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品鉴诗歌,感受诗歌蕴含的价值。

猜你喜欢
歌行专题片诗歌
诗歌不除外
长歌行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4
长歌行
北方音乐(2020年7期)2020-06-01 07:26:13
东瀛长歌行
作品(2020年1期)2020-02-10 04:11:38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4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雪域高原长歌行
北方音乐(2019年10期)2019-07-10 19:13:36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 03:39:54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8:00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