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沃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12-31 00:00:00桂宝利
华北电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新质唐山劳模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作为一名职工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破解实际生产工作难题、短板,就是创新出彩的机会,也是为企业发展增动能、添活力的重要载体。”7月2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李征在谈到创新作用时说道。

多年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将创新创效作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扎实做好科技自立自强这篇“大文章”,争做电网科技创新尖兵,大力支持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以创新推动提质增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深耕沃土培育创新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唐山公司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大力弘扬劳模工匠创新精神,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潜能,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开展职工创新光靠“说教”是难以为继的,关键是激发每名职工的“内生力”。唐山公司深耕育苗沃土,编制出台《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工作体系,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加大对职工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加强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深入实施高端人才引领、电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举“三大工程”,加大创新成果激励力度,全面提升职工创新素质,营造扎根一线勇于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陈雷雨是唐山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员工,自2017年入职以来,他面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时常耐心钻研、建言献策,很快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李征的邀请,加入了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公司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下,他先后主持承担自主修复二次设备插件、蓄电池组不停电检修装置等多项技术创新课题,并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等奖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得益于公司创新的浓厚氛围和培育机制,我在公司大力支持和师傅们的‘传帮带’下,从无数次失败中汲取经验,持续创新,不仅为公司生产提质增效,也让我实现了创新梦想。”陈雷雨感慨地说。

由“聚”到“裂”创新遍地开花

劳模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早在2011年,唐山公司紧紧抓住劳模引领带动作用,成立了首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王新彤创新工作室”,积极搭建平台,让劳模工匠成为自主创新、争当创新创效创先的“带头人”,吸引更多的职工加入,由“聚变”催生“裂变”,更好地汇聚创新力量,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有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又有劳模挂帅,自然而然吸引集聚了一批“奇思妙想”的职工。目前,唐山公司已建成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27个,遍布公司各个专业部门。同时在公司指导下,加强各创新工作室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建立跨专业跨单位创新柔性团队,开展项目联合攻关等,为劳模工匠和创新人才搭建更大交流合作平台。

2021年6月,唐山公司开拓者QC小组《研制架空地线防振锤追回装置》获得国网公司2021年质量管理(QC)成果一等奖,其主创人员郑爽是来自高泽恒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职工。34岁的他在劳动模范高泽恒带领下,一步步从创新“菜鸟”成为创新“达人”。依托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机制,该工作室已有20余人获得表彰奖励和职称、技能等级晋升,诸多创新成果应于生产实际,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被评为省级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以李征、王伟等劳模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在各个专业领域打造了一批政治坚定、技能精湛、勇于创新、敢于负责的创新“排头兵”。

以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唐山公司准确把握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统筹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手段不断应用落地,进一步促进电力供应保障和供电服务水平提升。

6月24日,在河北唐山110千伏孤树变电站检修现场,两名唐山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员工利用蓄电池组智能不停电检修装置,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异常蓄电池更换作业,而之前这项作业需要7至8名人员配合,平均用时达5.5小时。

2022年3月,为破解异常蓄电池更换作业繁杂、用工用时多等难题,陈雷雨牵头成立课题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时间研制出蓄电池组不停电智能检修装置,并已在国网公司195座变电站成功应用,累计跨接或更换故障蓄电池282只,节约检修作业时长达95%以上,大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成本,取得经济效约85.8万元,有效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和精益化检修水平。

唐山公司强化需求导向和场景牵引,加大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力度,共计推动安全智能应急分合闸装置、避雷器用无源无线智能监测装置等170余项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取得国家专利900余个,产生市场价值上亿元。同时,通过广泛利用无人机、可视化设备、智能机器人、电力大数据、RPA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打造输变配一体化无人机自主巡检、全景化应用平台、带电作业机器人、农业生产用电实时监控场景等新的生产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猜你喜欢
新质唐山劳模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4个着力点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生产力研究(2024年3期)2024-03-25 12:13:42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2-11 11:49:36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58
唐山香酥饹馇圈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王大根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