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和规约的罅隙之间

2024-12-31 00:00:00张男
作品 2024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性想象文本

发表在《作品》杂志2024年第4期的“超新星大爆炸”栏目,收录了广奈的《时间的形态》等六篇短篇小说。基于想象力而飞升的文本情节,跳脱了现实生活中惯常的行为准则,颇有奇诡意味的魔幻现实书写,又夹杂着作者对于周围事物的智性思索。在广奈编织的文本世界中,破碎的故事残片散落在字里行间,使完整的情节逻辑被切割重组,一些架空于纪实和虚构之间的观念又随之倾泻而出,形成圆融而“陌生化”的镜像,令读者在探索真相的旅途上完成艰苦的跋涉。

在传统的观念中,时间是线性的流淌,其独有的单向性和不被阻隔性令世人喟叹,进而生出“逝者如斯夫”的警惕。倘若时间的单向性带来“逝者不可追”的必然,那么基于这种原则而形成的高阁也会在“单向”的改变中骤然倒塌。在《时间的形态》中,广奈显然以实验性的情节对这种情形进行了某种模拟,并大胆地假设了时间的不同形态,即从单向箭头转为循环往复,令无法实现的时间逆流在循环的假设中成为一种真实。我们无法留住随时间流逝的事物,却可以在事物自我存在的轨道上,同它在某一时刻再次重逢。

笔者以为,广奈这种类似迷雾一般的情节游戏,并不仅仅是为了营造陌生化的场面,在实验性的情节铺设背后,更多的是作者对于想象所能抵达的真实、不同视角所能牵引的真相等背离寻常语境的命题的探索。所谓《时间的形态》,正以打破时间的大众认知为前提,一切荒诞的情节在这些预设下徐徐展开。有时如流水般漫漶随意,有时又在挣扎中形成想象的坍塌。应该说,广奈是有意识地远离故事性,转而将文本更多地引向艺术性的探索。同期栏目中的《其他的世界,其他的读者》《我们如此热爱飞跃》《“石头剪刀布”虚构史》也都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考量。无论是《其他的世界,其他的读者》中有关魔幻现实的书写,抑或《我们如此热爱飞跃》中围绕飞翔的智性探讨,均可体现作者在笔法和技法上的实验性和先锋色泽。

在《时间的形态》中,作者截取了几个在不同时间点形成的故事片段,时间像盘根错节的年轮,展现出犹如环状的层次感,文本情节也在想象对现实的拆解中变得扑朔迷离。大致而言,这篇小说有两条明暗交织的线索。第一,是“我”寻找失踪父亲的行径,这是贯穿全文的明线,在普莱塞河畔消失的父亲成为“我”心中寻找的执念,那个盛开着金色水仙花的夏日也由此沾染上日落的残影,当寻找父亲的努力变成不可避免的徒劳时,“我”在放逐自我的漂流中重新和他相逢。第二,是失眠少女托“我”寻找死去男子尸体的尝试。尽管这个业已死去的男子有着和“我”同样的名字,但“我”却因为即将陷入想象的泥淖而断然拒绝,然而在结尾处的情节中,“我”的漂流意外地和失眠少女的描述不谋而合,现实的“我”和之前少女口述的“我”叠成了相同的影子。在这两条线索中,如果以数字1、2、3来标注时间的轨迹,那么读者可以看到故事的展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1→2→3,而是模糊并无限接近的2→3→1,尽管数字所代表的事件相似,但是时间循环所带来的际遇却是相遇而非相同,即在前提和假设都变异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同样踏入一条河流。这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对时间的消解,或是对传统概念的想象上的颠覆。

阅读《时间的形态》时,笔者联想到余华早期的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如果说阮海阔背负复仇的重任行走江湖,却被离奇的经历带入了不可知的十字路口,最终大仇得报的结局恰恰变成了对复仇的消解,那么广奈笔下的人物不自觉地将寻找和等待捆绑一体,相互悖谬的两种行径相互拉扯,却在时间的循环中最终实现了两种意义上的握手言和。正如广奈在《“石头剪刀布”虚构史》中写道:“反向变异改变了原有的规则……它走向了意义的对立面,催生了一套新的规则。”唯有跳脱常规经验的大胆想象,才能够逼近现实生活的多重维度,从另一层面实现对真相的判断和探触。笔者也同样期待在文学世界中徜徉的广奈,能够不断挣脱既有的叙事框架,在文本和思想的实验中施展丰沛的想象力,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小说佳作。

责编:周希言

猜你喜欢
实验性想象文本
充满实验性的现代艺术
艺术启蒙(2022年11期)2022-12-06 09:32:20
课堂上的实验性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8:24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ILK和TGF-β1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和意义
安徽医药(2014年9期)2014-03-20 1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