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描写的必要性
好的环境描写能够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日常写作中,很多同学在记事写人时只会干巴巴地就事论事,缺乏对环境气氛的交代和渲染,导致习作可读性不强,人物形象不鲜明,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大打折扣。相反,一些名家深谙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在环境描写上大做文章,使文章含蓄优美又耐人寻味,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茅盾先生说:“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因此在写记叙文时,一定要将写环境与写事联系起来,为习作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服务,使环境描写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二、环境描写的分类
环境描写分为两类: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更具有社会和时代的特色。如果说自然环境描写侧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那么社会环境描写则侧重通过对人文、社会、风土人情的描写来暗示社会状况、时代气氛等,从而向读者展现人物生存和活动的社会土壤。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鲁镇酒店的格局及喝酒情形的描写;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对大淖街市、行作及民风民俗的描写,都如一幅幅社会生活“风俗画”,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现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预示人物命运。
如鲁迅《孔乙己》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介绍咸亨酒店格局的内容,就是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这里集中描写了到酒店喝酒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主顾。他们喝酒方式不同、喝酒地点不同、着装不同、下酒食物不同,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年严重的阶级对立、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刻画出一个势利冷酷、自私虚伪的社会环境,预示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物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又如契诃夫《变色龙》开头的描写: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段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个国家萧条败落,人民生活贫困的景象,它是“小狗咬人案”发生的社会背景,也为下文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小狗咬人事件中的丑恶表演作了铺垫,突出了小说鲜明的主题。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
作家往往会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如萧红《小团圆媳妇之死》(《呼兰河传》选段),“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心里都满是秘密”“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死没有”等。这些描写揭示了小说所述故事的环境氛围——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对妇女的迫害。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是众多迫害者中的一员,她做的是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事。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源于一种文化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着有戏可看,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的事件中既推波助澜,又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
3.描写人物生活环境,烘托人物思想性格。
人物是生活在物质环境中的,其兴趣、秉性、爱好、思想、感情等必然反映到他对物质环境的安排布置上,因此从人物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中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来。
如让·阿诺《植树的牧羊人》中对牧羊人屋内环境的描写: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是了无生气的荒原上的一个失独老人的家,却是那么整洁干净、讲究认真。这里描绘的虽然是房内的陈设、布局、色调等,衬托出来的却是牧羊人的坚韧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自信。
又如鲁迅的《祝福》: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直接交代,而是通过对他书房的描写以及原文中他的行动,看到“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鲁四老爷,竟是那样的喜欢骂人,一见面就大骂其新党。接着又大骂被他一手杀害的祥林嫂为“谬种”,他的书房摆设和他的行动相对照,一个伪善、顽固的地主阶级的人物本性昭然若揭。
4.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例如萧红《小团圆媳妇之死》(《呼兰河传》选段)中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的段落,这样残酷的“刑法”,偏偏还打着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可他们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那个荒寒、冷寂的社会,是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再如鲁迅《孔乙己》中多次写到咸亨酒店众人的哄笑,具体描写了四次众人嘲笑戏弄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如“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哪怕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以一种非常惨的形象出现时,酒客们还是“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孔乙己有多痛苦,他们就有多开心,他们一次又一次无聊的逗笑和奚落,无疑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麻木、自私、残忍,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深化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总之,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不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应十分关注环境描写。对于自然环境描写,应多从对人物心情、性格的烘托方面去赏析;对于社会环境描写,应多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去思考。把握好小说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就能更准确更快捷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