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
从现在高考综合性考查的趋势来看,诗歌对比阅读将成为一种关联教材进行比较的考查方式。从命题形式上看,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首诗歌课内外比较鉴赏,二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鉴赏。从命题角度看,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古代诗歌对比阅读的题干中一般会出现比较点,也有不出现比较点的考题。出现比较点的,按题干比较点作答;没有出现比较点的,可从手法、内容、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答。解答对比阅读题应遵守“知同辨异”的基本原则,“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之处,“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之处。
知识整合
1.比较思想情感。思想情感,包括诗歌的内容重点、诗人的观点情感态度等。比较思想情感的试题,多侧重于“求异”,也有“求同”的,也有“求异”兼“求同”的。解答这类试题,要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准确把握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对比点比较异同。一是读标题。标题往往交代了诗歌的核心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二是读注释,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三是善于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往往在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四是运用相关术语,比较感情基调的异同,如忧愁、闲适、悲伤、欢快等。五是进一步比较分析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六是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对关键语句的具体分析。
2.比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叠词等修辞手法;二是借景抒情、细节抒情、典故抒情,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表达方式;三是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解答这类试题,一要明确题干要求,是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二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三要指出其所用手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表达效果。
3.比较语言运用。比较语言运用有微观、宏观两种方式:微观,比较诗歌重要词语、句子的运用;宏观,比较两首诗歌语言风格的不同。比较重要词语、句子的运用,要结合词语、句子本身的特点,结合描写对象、呈现特征、创作目的等方面,在比较中揭示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比较语言风格,首先要有关于语言风格的必备知识和认知判断能力。要熟知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委婉、清新、明快、自然、雄奇、凝练、幽默、典雅等语言风格术语及特点。解答这类试题,一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所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个更符合语境。二要选好比较角度,从情感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三要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4.比较意象、意境。意象、意境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意象与意境的内涵、特点的异同比较,二是意象、意境作用的异同比较。意象、意境的内涵及特点的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的内涵比较,一个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进行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形象异同比较题大都是“求异”比较,主要从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等方面展开。分析形象(意象)时,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诗人的情感决定并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并表现着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否则将南辕北辙。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貔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鱼龙怒”运用拟人的手法从侧面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运用反问,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它将词人的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
D.同为赤壁怀古之作,与苏轼词的风格豪迈不同,戴词质朴婉约,含蓄蕴藉。
2.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之作,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
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寥寥数笔即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B.颔联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名惭”写出诗人对柳士师的敬意。
C.“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意境凄婉。
D.诗人以“回雁”“断猿”反衬离别之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请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柳永《雨霖铃》的结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杜 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①美,池②上于今有凤毛③。
〔注〕①世掌丝纶:世代都在中书省任职。②池:凤凰池。③有凤毛:南朝时谢凤和谢超宗父子文章风格和成就很出众,梁武帝称赞说“超宗殊有凤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用漏壶滴水声急点明早朝时间,再用“醉仙桃”点出皇宫院内春色醉人烂漫。
B.颔联描写仪仗旌旗上龙蛇腾跃,和风轻拂下燕雀高飞,盛赞大明宫中气象冲融和悦。
C.颈联写到了退朝后,大臣们带着满袖熏香,聚在一起挥毫写就华美诗词篇章的场景。
D.尾联表示贾至的文章风格和成就承袭父亲,称颂贾氏世代执掌帝王诏书的恩宠殊荣。
2.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舞罢:《前溪》为舞曲,舞尽之时,花将飘落殆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颔联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残败景象的全过程:先写暴雨击花,再写牡丹的凋谢使人不忍直视。“伤心”“破梦”既是写花,也是自叹。
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天气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都付污泥流尘。
D.尾联中作者以反笔,谓他日雨后牡丹落尽时,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其清丽动人,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2.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