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民生改革这篇大文章

2024-12-31 00:00:00王鹏飞
党员生活·下 2024年12期

习近平总书记11月4日至6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治理,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各项工作。作为襄阳市主城区、中心城区,樊城常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全市一半城市人口生活在樊城,70%以上的外来人口集中在樊城。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既是应尽之责,也是工作重心所在。随着樊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辖区群众对民生有了更高要求,包括提升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等。面对群众新期待,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从就业到增收,从入学到就医,从住房到托幼养老,只要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考察湖北的殷殷嘱托,将一项项民生期盼变成改革清单,方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樊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辖区人民。

倾听群众声音,找准改革方向。坚持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题中之义。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我们“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樊城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打破原有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让企业“上门来”的交流方式,采取挨个拜访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襄阳中环水务等辖区重点企业,“出门去”解企业之忧、纾企业之困的走访模式。这既是以改革方式服务企业的创新之举,也是践行总书记民生要求的有力举措。要聚焦“精准”“有效”二词,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准确掌握“冒热气”的民情民声;持续深化领导干部每日接访、12345热线“接诉即办”等机制,畅通基层心声、群众呼声的表达渠道,推动改革在倾听民声中赢得民赞。

借助群众智慧,凝聚改革合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总书记在咸宁市嘉鱼县考察乡村振兴时,勉励乡亲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特色产业更有效益,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近年来,樊城区探索建立了“四红家园”“幸福夜话”“四子同力”“四领四同”等决策共谋创新载体,改变过去干部独干的局面,形成干部群众共同决议的模式,高效解决群众身边实事小事1000余件,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10万余人。实践证明,改革征程中的每一次突破和蝶变,都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改革改到群众心坎里、改到民生紧要处,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诚心向群众学习、虚心向人民请教。唯有此,方能用好群众中的大智慧、板凳上的巧办法、田地间的金点子,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多察群众表情,写好改革答案。改革的成效是真是假、改革的成就是好是坏,归根结底要由人民来检验,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襄阳市城市更新项目“主阵地”,为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樊城区在完成1.5万多套房屋还迁安置后,组建办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协商会商机制,创新推出“票税分离、征缴分离”“容缺受理”“查办分离”等改革措施,完成了南国城市广场等11个项目还房、9700余套房屋办证,近5万名群众从之前居住的“老破小”搬进了“电梯房”。改革效果怎么样,群众脸上有答案。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多看看群众“脸色”,多听听群众“评价”,当好改革的行动派,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写好增进民生福祉的高分答卷。

(作者系襄阳市樊城区委副书记、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