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鱼“游”出百亿产业梦

2024-12-31 00:00:00尹璇尹松
党员生活·下 2024年12期

时值初冬,寒意渐浓,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的池塘中仍绿意盎然。高空俯瞰,塘内网箱整齐排列,水草丰茂,一尾尾黄鳝灵活穿梭其间,时而于水底悠闲游动,时而浮出水面竞相抢食。

在家家有塘、户户养鳝的仙桃,一个村建起一个全国最大的原产地黄鳝交易市场,一尾鱼游出百亿元的产业链条,“中国黄鳝之都”的产业梦,要从“鳝农”陈江启说起。

养一尾鱼

先锋村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地势低洼,在养殖鳝鱼之前,每到暴雨时节,农田被淹,粮食减产,村里负债累累。

“‘望天收’十有九淹,还能干点啥?”作为时任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陈江启一心琢磨着发展思路。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江启看到了一篇关于洪湖市某村养鳝致富的报道。和村“两委”一起到实地考察后,陈江启心中激动不已:“当地大部分农户都在搞养殖,且养鳝长达六年。人家能坚持这么多年,说明有搞头!”

当他满怀激情地将这一想法带回村里,习惯了粮棉种植的村民犯起了嘀咕:本钱哪里来?风险谁来担?

村民们不敢尝试,陈江启就率先在自家稻田挖了5口鳝鱼池,发布激励措施动员大家投身养殖。就这样,村干部带着党员、党员带着群众,在稻田里挖土埋网干了起来。可到年底算账,多数村民都没赚到钱,有的甚至亏损。大伙儿怨声四起,还有村民直接把网箱打捞上岸,丢到了陈江启家门口。

迎面而来的一盆冷水,并没有浇灭陈江启的热情。他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得出,并不是项目没有选准,而是当年鳝鱼生长旺季时正遇上抗洪抢险,大家无暇顾及鱼池,再加上养殖技术不过关,同时管理上还有失误。

1999年春节刚过,他独自前往洪湖市深入学习养鳝技术,随后又重新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去当地学习。

正当干部群众犹豫不决时,6组来了位名叫张四安的皮影戏艺人,恰好还是位“养鳝能手”,陈江启邀请他用皮影戏到各组宣传养鳝,以现身说法提升村民信心。同时,选派党员代表到华中农学院水产系进修学习,定期举办技术讲座。

群众慢慢重拾信心,网箱养鳝规模也上来了。当年,先锋村网箱养鳝扩大到1500口,效益明显增强。

富一个村

“原先是在稻田埋网,把鳝鱼养在土里,后来才摸索出网箱吊养。”谈及养鳝技巧,陈江启目光炯炯,滔滔不绝起来。

下田时,陈江启注意到党员陈江云把网箱铺满水草,吊在池塘里喂养。“当时我还批评他‘偷工减料’,不肯挖田埋网,没成想到了年底,他这‘懒’办法偏比别人赚得多!”陈江启回忆。

“懒”办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论证,陈江启决定改变养鳝模式:“水塘吊养工序简单、劳力需求小,产量还更高。”

但大伙儿心中不无顾虑:“刚赚到钱,这一改,不晓得又会怎么样。”陈江启一边召开村组会进行宣讲,一边筹借资金,动员大家开挖小型鱼塘。他向村民承诺,推坑的钱先由村里统一垫付,如果赚不到钱不要大家负责。

村民有了“定心丸”,从不想干到争着养。2000年,先锋村网箱迅速发展到4700口,在收获的季节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很快,“网箱吊养”模式推广开来。

到2024年,先锋村网箱养鳝规模达到近12万口,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亩均年纯收入2万多元,成为“全国养鳝第一村”。先锋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百倍增长,养鳝辐射扩大到张沟镇45个村乃至仙桃市。全市养鳝水面达10.6万亩,网箱达210多万口,综合产值80亿元,产量约10万吨,居全国第一。

兴一方产业

有了产业规模,黄鳝往哪里销?“要产得出,更要卖得好。”陈江启琢磨着得把市场引进村。

起初,每到鳝鱼上市季节,陈江启把老板们请到自家门口,坐点收购,方便买卖双方就地交易。2001年,陈江启把村部旧礼堂改造成小型黄鳝交易市场。2002年,村党支部成立“仙桃市仙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网箱养鳝协会”,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和饲料、鱼药供应。后来,村里又引资扩建,建成集鱼饲料、鱼苗、渔网渔具及成鱼销售等物流配送于一体,拥有1栋结算大楼和44间商铺的黄鳝交易大市场。

先锋村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全国的商贩住在村里“买先锋、卖全国”。最高峰时一天向全国发售黄鳝40万斤,日交易量占到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原产地黄鳝交易市场,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从这里发布。

一尾尾黄鳝成了村民致富的“小金鱼”,陈江启又开始为新的问题发愁:“养鳝关键在苗种,成鳝成本高,而外地苗种经过运输,成活率很不稳定。”

为降低成本,陈江启牵头探索出“两年段养鳝”模式,有效避开苗种短缺和成鱼出售高峰期,并带着儿子陈振华攻克温室流水囤苗技术。为破解种苗短缺困境,2017年,陈振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探索人工繁育技术,2019年实现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

从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出路,到开创全国网箱养鳝先河,再到成就仙桃“中国黄鳝之都”美誉,陈江启的“产业梦”持续了26年,一尾黄鳝“游”遍整个仙桃,“游”出百亿元产业链。

尽管产业的交接棒已经传给了下一代,已是古稀之年的陈江启退而不休,隔三岔五就去基地转转,还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仙桃鳝农们把脉问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沔水辽阔,他还在思索,如何让这一尾鱼“游”向更大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