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的初夏,到处闪烁着金黄,连空气都金灿灿的。麦地边的沟渠里几棵田旋花,纠缠着野麦子吹出粉嫩的喇叭,给金色的底框涂上了一抹亮色。而远处几团黑灰的印记,却似秃子头上的疤瘌一样刺得眼睛疼。
家乡的麦熟时节,是芒种前后。没有机器加持的年代,各家的麦子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刀耕火种,人力和畜力都需要休息,大家琢磨各种麦种的成熟天数,好错开用打麦机的时间。我家人口轻,选择了早熟的品种,这会比别人家一亩地少打几百斤。
父亲的病一天沉似一天。第一天,他打头阵负责打麦腰,我在中间跟随,母亲在后面拾腰捆麦个子;第二天,母亲打头阵打麦腰,父亲在中间跟随,我在后面拾腰捆麦个子;第三天,母亲在前面打麦腰,我在后面拾麦腰,父亲只能坐在地边上指挥了。
空旷而苍黄的天底下,我们像钉在大地上的纽扣。耳边除了镰刀声就是父亲拉风箱一样的喘息声。汗水不断流进我的眼睛,脸和手臂也火辣辣地疼,多希望有从天而降的救兵啊!
老芒叔来了,草帽下,一张古铜色的脸,白短袖褂衬着黝黑的两条胳膊,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他和父亲是堂兄弟,两人从小玩到大。
一想到再也不用和父亲一起吃力地摇动拖拉机,我手上如生了风一般,唰啦唰啦地割倒一大片麦子。
有了老芒叔,我家原本需要三天割完的麦子,两天就割完了。老芒叔帮助父亲把麦子都拉到场上,准备打场。
经过两天的暴晒,又有一些人家的麦子开始成熟了。麦地里也热闹起来。父亲催着老芒叔赶紧收自己的麦子。老芒叔说他不着急。
老芒叔帮父亲安装了脱粒机,又借来铡刀帮着铡麦个子,母亲不停地择麦根。
父亲见我东遛西逛闲得难受,就说:“你去麦地里拿镰刀打捞打捞地吧,我看你割得麦茬忒高,耩地的时候肯定檫楼。”
我有些不情不愿。刚割完麦子还没开始打场,好不容易有个偷懒歇息的机会啊,逼得人忒紧,说什么我也不在农村待着了,我才不要一辈子干农活。我没好气地拿镰四处乱斫,土飞溅起来,麦茬却纹丝不动。
我蹲下去,突然被裤兜里的东西硌了一下,掏出来看,是中午做饭时顺手放进裤兜里的火柴。我突然灵机一动,用火烧岂不是又干净又快。
火苗在微风的加持下很快就烧了起来。
我躺在树荫下惬意地听着满地的噼噼啪啪声得意极了。突然,一股麦穗的焦煳味传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风向变了,火已经烧到邻家麦田里很远了。
我当时吓傻了,怔怔地站着,看着一条条火舌随风起舞。
突然,一个身影从远处飞奔过来,举着明晃晃的镰刀在火舌和麦田间不断挥舞。我跟上去,却被一条有力的臂膀推出去好远。镰刀发出的寒光一道道刺入我的眼睛,火舌舔着麦田和来人。不知道是烟熏得还是吓得,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天边的晚霞映红了大地,金黄的图景中却斑驳着一片片焦黑。
老芒叔被人们抬去了医院一直没有回来。我不敢去看他,也不敢问他怎么样了,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敢回家。
父亲的病最终没有治好,我最终也离开了那片土地。我一度觉得自己就不该属于那片土地。我没有办法接受那些热烈的金黄,更不敢回忆那斑驳的焦黑。
母亲过世时,我回来了。老芒叔过来搓忙,还是古铜色的脸,还是白短袖褂,只是两条胳膊上的伤疤醒目,像婴儿张着的嘴似乎要把我吞噬。他的左手少了四根手指。
我不敢想象这几年他是怎么在这土地上生存的。
他拉过我的手,用力握了握,说:“孩子,想家的时候就回来吧,那些都是咱们自家的地,就损失了一季麦子。你爸妈不在了,我这儿也是你的家。”
我早已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月刊》
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