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优势与实践策略

2024-12-30 00:00:00赵英杰
新农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农业生产

1 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优势

近年来,数字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优化,农产品种植、存储、销售、运输等环节的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速度加快。而且,随着先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农村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引进和培养的数字化人才数量不断增多,这为我国农业走向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数字农业与农业生产的结合也催生出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使农村经济发展迎来重大突破。数字农业的发展除了能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外,还能够优化农村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数字农业充分借助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全面收集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关的农业环境、生产过程、市场需求、销售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并整合处理,从而达到提升农产品产量和数量、提高农民收益的效果。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销售也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数字农业还带动了除农业之外的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如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地区应把握数字农业的机遇,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业+旅游”这一新业态的形成,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地域特色。

此外,依托数字技术建立起来的数字农业信息交流平台,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数字技术教学培训和海量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开拓了农民信息获得渠道和技能学习渠道,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种植及农产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农民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打开数字农业信息交流平台,选择想要了解的农产品销售、存储、物流等多方面的信息,根据相关信息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 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

2.1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欠缺

数字技术是否充分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直接影响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而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速度。从当前数字技术在农业应用的具体情况而言,大多数农村地区尚未配备支撑农业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先进的数字设备引进也不够充分,农业数字化投入明显不足,很难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地区在数字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不仅影响农业数据要素的挖掘利用,也影响广大农民的红利。不难发现,无论是数字技术、数字设备,还是数字人才培养、农业数字资金投入,农村都相对滞后,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还未实现。

2.2数字农业结构尚不合理

数字农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将农业数据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即充分整合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健全农业生产链、资金链、销售链、服务链。近年来,虽然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树立数字农业发展意识。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农村地区的数字农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对数字农业的规划也有一定不同。合理的数字农业发展布局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加速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但当前只有部分农村地区有明确的数字农业发展规划,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意识到数字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数字农业建设缓慢。

2.3数字农业体系有待健全

随着农业由粗放化生产向精细化生产的转型,原本的农业生产理念、方式、工具也需要发生转变。当前,我国数字农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与农业数字技术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未到位,涉农人员数据素养缺乏,存在难以将数字技术、数字成果充分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问题。此外,数字技术在服务农业生产方面缺乏创新动力,这也是阻碍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策略

3.1全面完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首先,要加大对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并鼓励农民积极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加强当地高校、农业组织、农业科技研究所及农民间的深度合作,促进农业核心科技研发、农作数据管理技术等在农业生产层面的应用。其次,要重视农产品保鲜水平、存储水平、运输水平的提高,强化农产品数字物流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好农产品物流运输配送问题,从农村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着手,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要立足“十四五”规划要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和维护现有的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合理分配各种农业数据资源,实现农业数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全面服务数字农业建设,进而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3.2强化数字农业机制体制建设

数字农业的建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支撑。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健全数字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数字服务水平。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培育新动能。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数字农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农业建设应以先进农业数字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为基本手段,广大农村地区应不断健全数字农业体系,抢占数字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依托数字赋能农业智慧化、现代化转型,全面提高农业附加值。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以数据为核心,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在动能,推动数字化农业产品的研发,加快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

3.3实现数据要素利用的最大化

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要素,如果不能高效地整合利用这部分数据要素,同样无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数字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以此实现数据要素利用的最大化。一方面,地区政府应构建以数字农业发展水平为评价指标的考评机制,提高对农民的数字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同时,要考虑农民的具体需求,构建数字农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加深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程度,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将数字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加快农业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为发展数字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数字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答数字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