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包括容器育苗技术,即在容器内进行幼苗培育。在实践中,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幼苗根系发育,以及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目前,容器育苗技术有所改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育苗,所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确保盆栽基质肥与技术规范保持一致性,施用有机肥料,为幼苗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2.1缺乏造林科学性
造林工作实施前,必须对营林活动进行综合策划,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预测、判断和处理。然而,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未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操作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导致营林质量得不到保障。在造林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林苗死亡率提高,既浪费大量资金,又影响整个林业的发展。
2.2育苗存活率低
我国林业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育苗的存活率低,这直接影响了造林工程的成效。幼苗成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树种的选择、栽培管理以及土壤条件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种子无法存活。特别是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恶劣天气频发。在造林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应对气候挑战,将严重威胁到幼苗的存活。
2.3病虫害控制水平待提升
近几年,部分基层还存在“重栽轻管理”的情况,尽管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可以积极地进行造林,但不重视后期管理工作。林木生命周期长,病虫害、草害等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若没有健全的管理与养护机制,则会导致病虫大规模传播,严重影响整体林业行业的发展。
3.1现代林业育苗前期工作
在采用现代化苗木繁育技术时,必须掌握现代化的苗木观念,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需要做好前期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从而达到较好的结果。
3.2现代容器育苗技术
目前,法国研制的无纺布育苗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其采用无纺织物和轻质基质,由机械将容器加工成容器,再将布料和衬底结合在一起,可以用它进行移栽、播种和插秧。无纺纤维育苗盆使用的基质原料非常轻,便于登山绿化,并且能培养出结实的根系。种植后,树枝茂盛,树体结实,产品品质优异。
3.3栽苗技术
移栽造林技术是利用良好的根系进行移栽,以达到更好的绿化目的。本技术对生长条件的需求小,适应能力强,栽植成活率高。然而,在播种技术的应用中,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品质进行严格把控,以达到降低生产费用的目的,保证较好的育苗结果,从而使林业效益更高。
4.1整地
一般来说,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性能好、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不易被风吹伤的田块作为林业育苗基地。选择田块后,需要进行整地,将土壤中的杂草清理干净,使土壤变得柔软,确保没有石头、泥土等。在整地过程中,要施基肥,以保证幼苗具有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2种子处理
一是选种。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幼苗质量,因此必须选用优质种子。从品质上来讲,要选用基因优良、生长快、抗病、抗旱及抗涝等优良品种。从质量上来讲,要选择外观整齐、粒饱满、无残缺及无杂质的种子,以保证发芽。
二是种子消毒。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杀菌后,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附着细菌,从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播种之前,一些种子需要进行包衣处理,这样可以避免遭到地下害虫、鸟类等生物的危害。种子消毒后,可以进行催芽。通常用温水浸泡数小时,以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萌发。此阶段是幼苗丰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不同的休眠程度酌情进行适当处理。
4.3播种
一是明确播种期,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及当地自然气候情况,选用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区大多在春天进行播种。播种时间越早越好,但要避免受到低温的伤害。在夏季播种时,要采取幼苗的冬季防冻措施。
二是播种主要技术。首先,播种密度的确定。不同苗木种类和苗龄对树种的需求不同。通常,生长速度快、苗龄大的苗木,其密度相较于幼苗来说会更小一些。其次,科学选择播种方法,如撒播、条播和点播。在苗床上进行播种,这一过程被称为播种。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杨树、柳树、桑树等具有小型种子的植物。其优点在于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资源,缺点是土壤容易硬化、通风不佳,以及高密度的幼苗缺乏充足的通风条件和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最后,覆盖层可以使土壤保持湿度,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并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温度,从而避免种子被风吹走或受到飞禽走兽的损害。覆盖土层厚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以确保适度覆盖并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一般而言,覆盖层的厚度应为播种面积的1.5~2倍。
5.1注重造林规划,重视建设林业基地
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品质,在进行造林和造林时,必须进行全面规划,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保障苗木生长条件优良。在选择林地时,要有目标地进行调查,在施工中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在林木基地建设中,要对园内土壤进行全面监测与管理,确保水分和养分的含量,才能保证幼苗的生长。另外,在森林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并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价,并形成一份报表,了解林木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确保森林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各相关单位也要更好地发挥培训的作用,定期对林区职工进行培训,明确建设目标,实行多样化的建设。
5.2加强林木管理,有效控制病虫害
林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林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明确森林经营的目标,注重统筹经营。在新时期,应采用先进的方法,将其运用到林区管理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积极推动森林管理工作的开展。林区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的管理职责,增强自己的使命意识,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时刻关注林木情况,做好病虫害控制工作。
5.3合理应用植苗造林技术,提升林木成活率
育苗技术目的就是利用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并能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和稳定性,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另外,这种技术可以确保种子的推广率和成活率。
作者单位:塞罕坝机械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