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2024-12-30 00:00:00韩立艳
新农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结荚中耕大豆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油作物,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基础。大豆经济价值很高,在食品生产、饲料加工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大豆的生产,一直努力提高大豆的种植技术水平,但由于多方原因,我国的大豆生产在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同一些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不仅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收入,也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者和科研工作者长期面对的课题。

1 地块选择

种植大豆要实行科学轮作,避开前茬是豆科作物的地块,这样能避免土壤中养分比例失调,减轻根系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积累,减轻大豆病虫草害发生。大豆适应性较强,但要达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需要求种植大豆的地块平整,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播种前要做好深松、翻耕、起垄、耙茬等整地工作,为大豆生长提供优质的土壤条件。

2 品种选择

选种时要以适种为原则,结合当地的生产和生态情况,选择经过审定的优良、高产、抗逆性、稳产性强的品种,抗逆性和稳产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大众化的常规品种,不选择一些如大粒豆、小粒豆、黑大豆等小众品种,避免种后无法销售或卖不出好价格。购种时,要挑选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吉林省农业主管部门2022年推出的大豆主导品种包括吉农系列、九农系列、吉育系列、长农系列、黑农系列等,共计32个,都是适合吉林省不同地区栽培的优良大豆品种,在选购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及耕作习惯科学选购。

3 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确保种子纯度,提高发芽率,保苗齐苗壮。然后,用钼肥拌种,每0.5公斤大豆用1克钼肥,或者用1%~1.5%钼酸铵溶液50克喷洒豆种,均匀搅拌,使豆种表面均匀粘肥,然后再晾干待播。对于第一次种大豆的地块,要将豆种拌上根瘤菌肥,50公斤种子用量为200克菌粉加水2500克,与种子均匀搅拌,再晾干待播。拌钼肥和菌肥时,要注意确保晾干后种子不膨胀、种皮不开,当天拌种,当天播完。拌种时可以按种子重量的0.4%加入50%多菌灵,能起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4 科学播种

4.1播种时间

大豆播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要适时播种。吉林省大豆的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结合土壤墒情及时播种。

4.2播种方法

可以采用条播或穴播,穴播时行距20~30厘米,穴距20~25厘米,每穴4~6粒种,定苗后每穴留2~3株。采用机械播种基本每穴1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根据土壤性质、土壤墒情调整播深。播种密度要结合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一般早熟品种亩播3万~4万株,中熟品种播2.5万~3.5万株,晚熟品种播2万株左右。

5 田间管理

5.1补苗

大豆播种后7~10天便可出苗,要及时查苗补苗,全苗是高产的关键。加强田间管理,对于过密的植株进行间苗,保证苗齐、苗壮、苗匀、苗全。

5.2水分管理

大豆在开花期要保证水分充足,避免田间积水。夏季如遇高温天气,长时间无雨要适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墒情,遇连续降雨天气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避免田间积水时间过长,影响开花结荚。可以通过测量土壤含水情况,结合大豆不同生育期进行土壤水分管理,含水量幼苗期20%左右,分枝期23%左右,开花结荚期30%左右,鼓粒期25%~30%。

5.3施肥

基肥施足:在翻地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磷、钾肥。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施用过磷酸钙25~50公斤以及尿素5公斤,结合整地翻耕,将肥料撒施于土壤耕层中。

种肥施好:主要是分层施肥,将肥料和种子分层施用。可采用腐熟有机肥100~200公斤,配合磷酸钙10~15公斤,施于种下3~4厘米处,也可以施于种子侧面。

追肥施巧:第一次是苗肥,可以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苗期根瘤菌尚未固氮,以补足氮肥为主,亩施尿素5~1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15)10公斤。如果土壤肥力强,基肥和种肥足,苗势好,也可以少施或不施。第二次是花肥,这时正是植株生长和开花结荚时期,对养分需求量增大,可以亩施尿素2.5~5公斤或有机肥500~1000公斤,可有效提高成花和结荚率,减少落花,促进产量提高,可结合中耕除草施用。

根外追肥:结荚期、鼓粒期施用,常用肥料有尿素、钼酸铵、硼砂、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根外追施,促进高产。

5.4中耕除草

第一次中耕在苗高10厘米进行,浅耕,清除杂草,同时松土;第二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时进行,深度10厘米左右,适当对苗根进行培土,能有效防止倒伏;第三次中耕应在大豆开花前进行,深耕,起大垄培土。通常在苗前喷施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常用的除草剂有烯草酮、灭草松、氟磺胺草醚、乙草胺、噻吩磺隆等,按说明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和药害。

5.5病虫害防治

大豆常见病虫害有根腐病、霜霉病、灰斑病、叶烧病、菌核病、蚜虫、食心虫、金龟子、根蛆等,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一是加强土壤管理,通过轮作倒茬、土壤深翻、科学水肥等手段斩断病虫害的传播源头,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提高大豆植株自然的抗病力。二是选用适宜的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种植。三是利用物理防治技术,用声、光、热、电、磁、温湿度等物理因素及人工进行病虫害防治。四是喷施化学药剂,这也是常用的技术措施,通过浸种、拌种、喷粉、喷雾等方式,用化学药剂灭杀病虫害。如大豆食心虫,可在8月中下旬,亩用80%敌敌畏100~150毫升进行熏蒸防治。

6 适时收获

大豆的收获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当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收获不宜过早,否则干物质积累尚未完成,产量和品质受影响。收获过晚则易炸荚,造成产量损失。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末期进行,机械收割应在完熟期进行。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收割后晒干脱粒贮藏。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流水镇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结荚中耕大豆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24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6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11期)2019-11-23 07:21:18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21期)2019-11-19 08:01:30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