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王信:研究将转型贷款纳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024-12-30 00:00:00唐郡
财经 2024年26期

王信。

“随着转型金融发展,可以考虑基于一定的标准,加大对转型贷款的激励力度。”

1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财经》年会上介绍了全国性转型金融标准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最新进展。

王信表示,央行正在研究已有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进一步扩大规模和适用范围。下一步,随着转型金融发展,可以考虑基于一定的标准,加大对转型贷款的激励力度。

绿色低碳转型资金缺口巨大

早在2021年,央行已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2022年末,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四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

王信表示,目前首批四项转型金融标准技术上已较为成熟,第二批七项标准已启动开发,涉及领域包括:水上运输、铜、铝、化工、石化、纺织、陶瓷。

同时,央行鼓励各地根据自己的行业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遵循共同的转型金融标准原则,制定相关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

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有上海、河北、浙江、重庆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多项转型金融标准或政策文件。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八大重点碳排放行业。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现在宏观经济的重点是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率,但社会投资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包括我主要报告的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王信表示,在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气候适应,以及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投融资缺口。

以气候投融资为例,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2021年-2022年,全球气候投融资需求约4万亿美元,实际投资规模仅约1.27万亿美元。

而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到2030年气候投融资规模应达年均9万亿美元。据彭博基金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平均每年须投资4.55万亿美元用于能源转型。

据王信介绍,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气候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气候适应,即应对气候变化引发极端自然灾害,以及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在气候减缓方面,相关投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低碳或者零碳领域,但在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方面投资远远不足。

比如钢铁、煤电、水泥、化工等领域,过去在相当大程度上被视为“两高一剩”行业,金融机构向这些行业投资时面临很多限制。但在转型过程中,很多新技术得到应用,也能实现广泛的绿色低碳转型。然而这些领域的投融资远远不够,不利于努力推动气候减缓。

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有上海、河北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多项转型金融标准或政策文件,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八大重点碳排放行业。图/视觉中国

四大原因致相关投资不足

王信认为,目前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投资3q6jqCfdD4monq0hqDObVL9uLXKr7EBSlm/E2zaO7PA=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缺乏可持续金融的标准,导致相关金融支持缺乏有效依据。

二是碳核算尚未充分展开。相关信息披露不足,不利于金融机构有效评估相关收益和风险,进而做出科学的金融决策。

三是缺乏激励和约束。在项目初期,往往面临回报期较长、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常用抵押品、技术上存在不确定等问题。前期投入大、风险高,在没有财政金融激励政策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通常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

四是能力建设跟不上。这方面技术性很强,专业性很强,企业、金融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认识。

目前,中国正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可持续金融标准制定和使用,大力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强化转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政策的激励约束等方式,推动低碳转型、气候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投资。

在强化政策激励约束方面。王信表示,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比如利用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包括发行超长期的国债、地方专项债,可设立更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基金、生物保护基金,以更好分担风险,撬动民间资本投入。

“近期采取了逆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业界有不少反映,现在好项目的储备并不是很多,有时候资金层面比较宽裕,但由于缺乏更多的优质项目,国债和地方债发行的资金以及银行贷款不能快速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王信进一步表示,“通过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并在前述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会更有效地促进消费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短期的促增长、稳就业和中长期的绿色低碳转型有机结合,促投资、消费和提高气候韧性、维护人民安全健康相结合,更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