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如何参与沙特供应链?

2024-12-30 00:00:00江玮
财经 2024年26期

来自中国的投资正在成为沙特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世界投资大会上,沙特与包括中国紫金矿业在内的多家国际企业签署了九项投资协议,规模超过35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93.2亿美元)。

沙特投资部长哈立德·法利赫表示,这些投资将有助于沙特获取关键材料、发展国内制造业、巩固全球供应链以及沙特对全球供应链的参与。“全球供应链稳步重组已经成为当下发展趋势之一,去中心化正在新兴区域产生新的枢纽,为基础设施和产能投资提供了新的机会。”法利赫在出席世界投资大会期间表示。

沙特于2022年提出“全球供应链韧性倡议(GSCRI)”,目标在于通过沙特有竞争力的优势,加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作为沙特“国家投资战略(NIS)”的一部分,这一倡议希望能够为沙特吸引世界级的出口导向型投资。

“中国公司在这个倡议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沙特的金属加工。中国公司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鼓励更多的中国公司评估它们参与GSCRI和在沙特制造的情况。”沙特投资部副部长费萨尔·哈姆扎(Faysal Hamza)在世界投资大会期间接受《财经》专访时表示。

哈姆扎表示,供应链的去中心化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在一些特定领域,供应链曾经过度集中,但如今已在发生变化,沙特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几乎在每一个主要领域都在寻找机会,从关键矿物到先进材料,再到电气化材料。”他说。

2016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推出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希望实现沙特经济的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2030愿景”围绕于三个主题:充满活力的社会、繁荣发展的经济和充满抱负的国家。它的三个支柱分别是沙特在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地位、成为全球投资强国的决心和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国际枢纽。

在“2030愿景”之下,沙特希望将外国直接投资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3.8%提高到全球平均水平的5.7%。沙特投资部助理部长兼沙特投资促进局(SIPA)首席执行官易卜拉欣·穆巴拉克表示,尽管过去三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下降,但沙特吸引的外资却在增加。

中国已成沙特最大绿地投资来源

根据在世界投资大会期间签署的协议,紫金矿业计划投资50亿至60亿里亚尔,分阶段地建设年产10万吨锌锭和20万吨硫酸的锌冶炼厂、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提取设施和年产20万吨阴极铜的铜精炼厂。

哈姆扎透露,自从2022年提出“全球供应链韧性倡议”以来,沙特着手在25条供应链上展开100个项目,尤其是在先进材料、航空航天、关键矿物加工、电气化等领域。

安可咨询资深战略顾问、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客座教授约翰·德弗特里奥斯指出,沙特未开采的矿产资源估值已经从2016年的1.3万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5万亿美元,沙特希望成为这一地区的生产加工中心,这对中国矿业公司和中国基础设施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是长达一二十年的项目,已经有中国公司参与其中,将有助于沙特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德弗特里奥斯对《财经》表示。

除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沙特还拥有30多种金属矿藏。为推动矿业发展,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近日宣布了有资格竞标关键矿区勘探许可证的本国和外国公司名单,符合条件的外国企业包括中国的紫金矿业集团、澳大利亚汉考克勘探公司和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公司等。

中国汽车品牌长安出现在世界投资大会。摄影/江玮

哈姆扎坦言,全球供应链竞争非常激烈,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努力吸引关键供应链。“这是一个挑战,是一个竞争格局。但我们相信,沙特为制造商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他进一步解释说,沙特的优势包括,处在三大洲之间的关键位置,可以从这里触及很大比例的世界经济和人口;出台了针对制造商的激励措施;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关键材料,以及大量低成本能源。

“我们与中国公司讨论的许多投资恰好是在关键矿产和加工领域。我们也在与中国公司讨论汽车价值链……中国公司在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正在考虑与它们展开合作。”哈姆扎说。

过去几年,中国公司对沙特的投资热情高涨。阿里·阿扎维(Ali al-Azzawi)是沙特投资部长的高级顾问,两年前还在新未来城(Neom)工作的他接受部长邀请加入投资部。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阿扎维谈及,几乎每周会看到巴士载着整车的中国投资者到访投资部。“中国投资者把沙特视为机会王国。”阿扎维说。

今年11月,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对外战略赋能平台联晟智达与深耕中东的投资机构易达资本完成签约,易达资本将向联晟智达战略投资5000万美元。

这是易达资本二期美元基金首个战略投资。易达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国民对《财经》表示,联晟智达覆盖原材料采购、智能制造到智慧物流的供应链全流程解决方案及相关碳中和产品,不仅降低了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的成本和风险,还能通过本地化支持,助力沙特“2030愿景”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

周国民指出,沙特正在努力发展本地制造业以减少进口依赖,这为中国企业在汽车、电子和机械等领域的投资建厂或技术合作提供了良机。中国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完善布局,为中东市场提供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物流的一体化服务。

“联晟智达依托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的经验与能力,与易达资本在中东的本地资源优势相结合,共同为中国企业进入沙特及更广泛的中东市场搭建了坚实平台。这一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区域贸易和制造业的发展,为沙中特别经济区等供应链枢纽提供支持。”周国民说。

今年10月,沙特交通和物流服务部宣布启动沙特-中国特别经济区。这一项目由易达资本与萨勒曼国王国际机场合作开发,占地4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覆盖物流与供应链的综合服务体系。经济区将通过优化物流设施和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中国企业进入沙特市场的门槛,同时提升供应链效率,助力中国企业拓展中东、北非及欧洲市场。

周国民透露,作为联想集团供应链对外赋能的首个平台,联晟智达正在积极评估入驻沙中特别经济区的可能性。

沙特投资部助理部长易卜拉欣·穆巴拉克指出,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沙特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沙特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额总和。沙特非常希望与中国投资者展开更多合作,进一步增加中国在沙特的投资。为此,沙特投资促进平台“投资沙特”网站在阿拉伯语和英语之后率先推出中文版;沙特投资官员也与中国投资者积极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据中国外交部的数据,自2001年以来,沙特一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自2013年以来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沙双边贸易额达1072.3亿美元,中国对沙特的出口额为428.6亿美元,从沙特的进口额为643.7亿美元。沙特长期是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服务机构fDi Markets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沙特最大的绿地投资来源国,从2021年到2024年10月对沙特的绿地投资总额达216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投资于电池、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技术。美国以125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位居第二。

但就整体投资规模而言,根据沙特政府今年10月公布的数据,中国在沙特2023年外资来源地排名中位列第13,排在前三位的是阿联酋、法国和英国。投资存量方面,截至2023年底,在沙特投资存量最多的三个国家是美国、阿联酋和英国,中国排名第十位。

在利雅得举行的第28届世界投资大会现场。摄影/江玮

“市场导向型投资”

沙特政府于2021年10月出台国家投资战略,希望在大幅提升本地投资的同时,将外资流入金额从2019年的170亿里亚尔,增至2030年的3880亿里亚尔。

沙特政府今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沙特在2023年吸引了960亿里亚尔的外国直接投资,比国家投资战略所设定的830亿里亚尔目标高出16%。其中制造业、金融和保险、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是去年吸引外资的主要行业,占2023年外资流入的78%。

易卜拉欣·穆巴拉克表示,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沙特的国家投资战略基于四大支柱,即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和深入的投资机会;通过有效的互动和支持,帮助投资者抓住机会并从中获益;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池,让投资者能够获得进一步投资所需的资金;通过实施监管改革议程,创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沙特于2024年8月公布新的投资法以取代现有的外国投资法。新的投资法将于2025年2月生效,它废除了外国投资者必须另行申请外资许可证的规定,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与本国投资者同等适用的登记程序。

“我们必须提供更好的服务,因为我们在和世界上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竞争。”沙特投资部长高级顾问阿扎维说。在阿扎维看来,沙特对外资最大的吸引力是它的增长空间。“尽管沙特许多领域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像坐火箭一样。”他说。

沙特投资部长法利赫表示,自“2030愿景”启动以来,沙特的GDP增长了70%,达到1.1万亿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长都来自非石油领域的经济活动;外国直接投资则较“2030愿景”提出前增加了两倍,注册国际投资者的数量则为之前的10倍。

德拉伊耶(Diriyah)项目是沙特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投资的五大重点项目之一。位于利雅得西北郊的德拉伊耶是沙特王国的起源地,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座涵盖博物馆、酒店、商场、餐厅、住宅等多种设施的新城,与沙特在“2030愿景”中促进旅游和文化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德拉伊耶公司首席投资官乔纳森·罗宾森对《财经》表示,“2030愿景”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是一条可交付、可实现的道路。

“如果你相信海湾国家是新兴市场的增长引擎,那么你必须看看沙特,因为它是这里最大的市场。”罗宾森说,沙特拥有海湾六国中最大规模的经济和人口。

据罗宾森介绍,已经有中国公司参与德拉伊耶项目。2024年,由中建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德拉伊耶的开发项目,签署了价值78亿里亚尔(约合20亿美元)的合同。“我们是一个650亿美元规模的项目,中国公司有更多参与的机会。”罗宾森说。

在德拉伊耶项目中,不仅有中国公司作为承包商的参与,罗宾森也在与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接触,吸引中国资金的参与。目前德拉伊耶项目的投资方主要来自沙特,未来希望能够吸引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外国投资者。

在德弗特里奥斯看来,现在是进入沙特的难得机会,这个昔日的石油王国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多元化计划,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沙特在多个方向发力,要在同时消化多个千兆项目并非易事。德弗特里奥斯表示,对于中国公司和其他正在进入这一市场的公司而言,如何跟上沙特快速移动的步伐,对前景进行规划是一项挑战,为此要对沙特的目标优先事项有一定程度的真正了解。

受油价波动影响,沙特经济在过去几年出现起伏。在经历2022年8.7%的高速增长之后,沙特2023年的GDP同比下降0.9%。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沙特在2024年的经济增速为2.6%,并有望在2025年实现6%的增长。

为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沙特,沙特政府在2021年初宣布了区域总部计划,并于今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申请区域总部牌照的企业可以享受免除30年企业所得税、沙化率(雇佣沙特公民比例的要求)减免、签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果跨国企业不把地区总部设在沙特,它们将失去沙特政府的合同,也无法与沙特政府拥有的企业、机构、基金展开业务。

在沙特提出区域总部计划之初,外界曾对这一计划充满怀疑,毕竟相比沙特,阿联酋以更宽松的商业环境、更世俗化的生活方式成为跨国企业中东总部或海湾总部的首选之地。沙特投资部长法利赫今年10月透露,自区域总部计划实施以来,沙特已经吸引了540家跨国企业在利雅得设立区域总部,提前实现了在2030年前吸引500家跨国企业的目标。

法利赫在世界投资大会期间表示,全球化还会继续,但会变得不同,进入一个以区域化和产业链集群为特征的新阶段,新的经济集群正在围绕资源、能源和人口聚集。

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正在努力抓住这一进程中的机会,而这离不开外国投资者的参与。世界投资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詹晓宁对《财经》表示,流入沙特的外资保持在高位,阿联酋去年吸收的外资增速也很快。

“这些投资大多数是市场导向型,即看重的是中东地区市场。如果贸易战下一轮波及墨西哥和东盟,可能有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产业会向中东转移,但预计不会是大幅度的,因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或者技能密集型,而这一地区的劳动力技能不足,所以会有限,但可能会是一个贸易转口的地方。”詹晓宁说。

沙特虽然拥有充沛的劳动力,15岁到65岁的人口占比为72%,但沙特劳动力结构仍有待优化。

中国商务部编制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显示,2022年沙特私营部门中,沙特籍员工总数为21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6%;外籍员工为744万人,占比77.4%。外籍劳工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埃及等国,集中于家政、建筑、批发零售与机动车维修、制造业等行业。与外籍劳工相比,沙特籍劳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技能更强。近年来,沙特政府通过提高工作签证申请配额门槛、征收外劳人头费和家属费、限制外劳从业工种等措施,提高外劳在沙特就业难度和成本。

“世界绝大多数经济体仍然非常支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流动。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们仍在寻求一个开放、透明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尽管一些国家可能面临更大的保护主义风险。”中国香港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11月末在利雅得出席世界投资大会期间对《财经》表示。

在诸立力看来,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顶峰之后出现下滑,但将逐渐恢复。“由于地缘政治的干扰和不确定性,恢复起来会有一些不平衡。但从长远看,我们将恢复到更加稳定和一致的步伐。”

詹晓宁也表示,在经历连续三年的低谷徘徊之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望在2025年迎来温和增长。“像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将继续成为吸引高附加值投资的亮点。它们的投资计划雄心勃勃,投资促进策略切实可行。”

德弗特里奥斯则指出,海湾六国是资本的首都,这些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高,很好地连接了东西方和南北方,尤其可以作为进入非洲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