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策略研究

2024-12-29 00:00:00柯思德孙成连刘纯友
新闻世界 2024年12期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新闻舆论传播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构建适应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舆论引导机制显得更加迫切。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相辅相成,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结果直接影响舆论引导成效。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确立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的重要地位,是我党历史上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又一次重要创新,是全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一次制度变革。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要坚持统一性,把握时度效,突出建设性,始终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关键词】舆论监督报道;全媒体传播体系;统一性;时度效;建设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1]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确立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的重要地位,这是我党历史上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又一次重要创新,是全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一次制度变革。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舆论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相辅相成,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结果直接影响舆论引导成效。[2]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对于推进改革发展、密切党群关系、弘扬社会正气、有效引导舆论、维护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统一性:避免四个误区,落实四个统一

随着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舆论监督早已从主流媒体的具体业务变为各方踊跃参与的公共事务,在媒体履行职责、平台获取流量、网民维护权益等各种因素的驱动下,进一步加重了舆论场的众声喧哗,使得网上“爆料”揭丑越发常见、网民“吃瓜”围观成为常态、各地舆情处置成为常事,因而对舆论监督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舆论监督不合时宜不利大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因此,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当前良好发展态势不符;有的人认为,正面宣传多多益善,舆论监督越少越好;还有的人认为,负面舆情的发生归咎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就是“攻击”“抹黑”“添乱”,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是认为舆论监督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人认为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无限的,有问题应该第一时间找新闻媒体曝光,从而把一些本该由司法部门或当事人自己解决的问题交给媒体或网络;有的媒体平台和新闻工作者对舆论监督认识不清、把握不当,滥用报道权,监督“越位”;有些互联网平台所谓的监督更加随性,“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让当事人苦不堪言,甚至用具有煽动性的言论来制造舆论压力。

三是认为舆论监督动机不纯目的不良。舆论监督过程中,有的媒体聚焦“揭短”“找茬”,无限放大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而忽视总体上的积极因素;有的媒体“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问责而问责”,揭露问题的同时却不去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舆论监督失去了本身的作用;有的媒体把镜头和话筒对准那些群众有意见而实际工作中因条件所限不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导致舆论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更有甚者,通过所谓的舆论监督来“吸粉”“推广”,不惜炒作热点信息、敏感事件,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

四是认为“泛舆论监督”如同洪水猛兽。当前,主流媒体参与监督凸显“权威性”,突破以往“一锤定音、以正视听”的作用,转向主动披露“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一经发声即引爆舆论;监督范围呈现“扩散化”,将监督内容拓展到自媒体和网民难以涉足的冷门领域,如群众维权、官员作风、腐败问题等,使之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热点;跨区域监督更趋“普遍化”,打破地域限制、抢占第一落点、力求先声夺人,甚至在本地发生较大舆情时加大对外监督报道力度,以求转移关注、消解压力;网民爆料更加“常态化”,主动网上爆料、寻求媒体关注、扩大舆论影响的现象更为常见。

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来说,既要以坦荡的胸襟面对正常的批评和监督,也要以非凡的胆识借助舆论监督推动工作;对主流媒体和记者编辑来说,要将舆论监督作为树权威、得人心的重要利器,以法律公正为准绳、真实客观为原则、形式创新为抓手,提升舆论监督水平。

坚持破与立相统一。舆论监督天然具有批评性,但批评不是目的,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才是核心要义。“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舆论监督不是煽风点火,而是要找准火源,及时救火。要做到“效果可期、风险可控”,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从严把好选题关,准确预估舆论监督报道的社会效果,做到不撕裂社会伤口、不增加社会焦虑、不扩大阶层裂痕、不加剧对立情绪、不做“一叶知秋”的推论。[3]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事实和真相更加稀缺,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展舆论监督时既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也不能“哪里凉快哪里乘”,被芜杂的舆论话题牵着鼻子走,丧失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热点、思想疑点、生活痛点与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结合起来,才能起到良好社会效果。

坚持客观性与倾向性相统一。新闻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是如实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倾向性则指报道和评述新闻事实时表现出的政治立场或思想倾向。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安全生产会上睡着了》,通过“一个重要的安全生产会议正开着,台上领导在讲话,台下听者睡着了”的事实描述,不着痕迹地批评了一些基层干部轻视安全生产的具体表现。全文没有一句记者的观点评述,却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坚持媒体优势与传播效力相统一。全媒体传播体系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优势,掌握主动权,增强实效性。在采访阶段,利用传播媒介和各类数据,获得调查研究线索,掌握第一手资料,广泛倾听群众心声,找准报道切入点和监督突破口;在传播阶段,通过整体策划、巧设议题、创新方式,实现一次采写、多次编辑、多元发布,从而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二、把握时度效:做好舆论监督的三个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舆论监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4]

从及时到全程,把握好“时”。“时”是前提、基础。时间是新闻的生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监督需要及时快速反应,舆论监督主体必须第一时间发声,尤其要利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抢得话语先机。注重时机选择,主流媒体要及时分析舆情走向,主动策划设置议题,盯着事件出选题、做报道,充分考虑舆情的变化和舆论的发展,善于根据变化的舆论来组织舆论监督报道。“时”还在于全程把控,坚持做到群众有关切媒体就有回应,通过全时性、全天候、全过程地关注事态发展,对公众的关切点和质疑点持续不断地、动态地给予回应。

从分寸到策略,把握好“度”。“度”为核心、要义。开展舆论监督,注重分寸、适度引导是关键。要注意舆论监督报道的准确透明,做到简明扼要;既要符合事实原貌,又要遵循社会公序良俗,更要遵守法纪法规;要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注意不轻率对事件原因和责任下定论;要发布权威信息,让真相跑在谣言之前,维护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对争议较大而在短时间内又难以查清、判别的问题,应审慎对待,不故意挑事拱火,不胡乱捅娄子,片面追求流量和轰动效应;对网络舆论褒贬不一的话题和事件,如果没有新的事实依据和调查结果,则既要发出正确的声音,又要持续关注、深度追踪和规范解读。

从监督到共识,把握好“效”。“效”乃目的、追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要用效果来衡量得失,这个效果就是舆论监督有力、群众反映满意、凝聚社会共识,在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上准确对位。

三、突出建设性:以有效舆论监督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七个着力”中强调了“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处表述都深刻地说明了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必须把有效的舆论监督作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一)以真实为原则,准确开展舆论监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监督报道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媒体的公信力,不真实的报道有可能对监督对象产生无法想象的杀伤力。

舆论监督的基本事实要准确,即报道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要素齐全,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添枝加叶。比如安庆晚报记者采写的《公共停车场竟成“会员”专用》,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所谓“会员专用”竟是个别机关单位的专用车位。报道通过扎实的采访、翔实的内容,客观反映了问题,并配以记者手记,将小事例提升至大主题。[6]

报道要最大限度向受众呈现出新闻事实的现场感。如《3·15特别报道·卧底调查南昌双汇》,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根据消费者来电投诉,以应聘入职的方式开展卧底调查,拍摄到南昌双汇公司存在工作服发黑、发臭,消毒环节、风淋系统形同虚设,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公司不与员工签合同、食品安全考试抄答案等劳动用工乱象,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现场的纪实感。

舆论监督既要报道举报者陈述的事实观点,也要报道被监督者提供的事实观点,给予举报群众与监督对象双方充分的发言权。如《潜山:多吃的81顿饭》,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对涉及打白条的饭店经营户逐一调查采访,了解到潜山市地方粮油公司人员违规吃喝、打白条等事实,同时又让粮油公司相关人员发声。记者追根求源,调查到公司管理混乱、导致经营户受损等事实,最终推动相关公司还清所有饭店的欠款。

真实准确还体现在要善于从各种现象中找到具有代表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典型事例,使得舆论监督报道不仅能够反映个别事实,还能从整体上起到警示作用。[7]

(二)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开展舆论监督

要有科学的精神。舆论监督报道涉及的问题往往具有热议性,过程复杂,众说纷纭,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才能拨云见日。反之,如果采访粗疏草率,偏听偏信,不仅使报道有失客观、公允,削弱监督效力,还易引起纠纷,导致舆论监督报道失实,造成恶劣影响。今年7月19日,山东省《2024年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发布,随即有自媒体指出,“物化捆绑首年,今年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更有网民戏称“今天晚上山东下的雨是文科生的泪”,从而引发省内外社会热议乃至家长、学生的恐慌。实际上,不仅“19万文科生滑档”这一数据存在巨大出入,而且一些事实和分析纯属捏造。[8]

要有科学的态度。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舆论监督工作,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确保采访信息完整。安徽经视《第一时间》记者采制的《第一调查:沉默的沣东干渠》是一篇影响较大的报道,播出后得到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霍邱县委书记亲自督办。采访中,为找到沣东干渠受污染的“病灶”,记者六次深入沣东干渠,四次往返霍邱县产业园区,向环保、水利、村镇、企业和村民多方求证,从中敏锐地发现当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脱节的问题,用事实说话,提出建设性意见,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要有科学的方法。坚持“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方法,把事情说深说透,从而形成更大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如安徽商报刊发的《记者卧底揭秘网贷催收套路》,记者在接到反映某数据科技公司暴力催收、骚扰无辜联系人的热线后,一方面成功应聘为“催收专员”进行半个多月的卧底调查,详细了解到网贷公司利率均超“上限”、催收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将多个举报电话和线索整理后转给有关部门,并向警方提供视频等文字资料100多个G,从而获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推动了行业良性发展,维护了百姓利益。[9]

(三)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开展舆论监督

法律既维护媒体和记者从事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也约束媒体与记者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得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其诉诸新闻侵权的情况也常有发生,这一方面是某些被监督者对法治认识存有偏差,另一方面则是一些记者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素养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有意无意违法进行舆论监督。因此,舆论监督报道对记者的专业素质和采访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流媒体在对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人和事开展舆论监督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监督对象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禁止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国家安全。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道听途说、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要学会有分寸地说话,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或可能存在的复杂性。[10]

要在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下,合情合理、依法依规展开调查。比如,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不惧风险,自清明节以来接连暗访位于北京各家医院隐蔽位置的太平间,顶住了来自殡葬企业等各方的压力与威胁,从个案入手,由点及面,层层展开,多次追问涉事各方,并结合事件最新进展与受众反馈情况持续追问,动态补充事实信息,多维度、多层次还原事实链条,一步步揭开触目惊心的殡葬业“黑幕”。《三天38000!医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调查》刊发后,相关部门积极回应,或表示展开调查,或声明予以整改。10天时间,促成殡葬行业迅速自查与规范,最终涉事公司受到处罚。报道形成完整闭环,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应有作用。

(四)以人民为中心,构建良好舆论生态

舆论监督报道应该是建设性的,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从人民反映强烈的事情出发,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目的,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从最具普遍性的问题中找准切入点。舆论监督报道坚定的人民立场,体现在对社会关切的有效回应上,体现在那些最具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上,通过对这些“点”上工作的聚焦以及一个个具体的典型案例,实现对“面”上工作的推进和类似问题的分析。比如人民网推出的《人民直击:村民期盼“方便”事能够更方便》,抓住农村改厕这一个人民关切的问题,花了近三个月时间走访调研了16地农村改厕情况,拍摄了122张照片、36个视频,追问如何实事求是地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报道抓住了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两头”,既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推动了具体工作有序展开。

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引导舆论生态。舆论监督要以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为起点与归宿,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比如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提出鼓励和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行为和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再如半月谈杂志推出的系列动漫微视频《反对形式主义三十讲》,通过直击人民群众反感的文山会海、减负假象等30个突出问题,创新塑造出“贾局长”“小郑”等人物形象,并融入弹幕等让年轻人在参与互动中分享感悟,在幽默诙谐中引发人们思考。

以民之所望为舆论监督之所向。结合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深入分析舆论监督报道对全局形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确定选题、选取角度时,不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而从是否有利于党和政府工作、是否有利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出发,决定是否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比如人民日报刊发的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从资本营销、教育教学、监督管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四个角度切入,全方位深挖乱象生成和长期没有根除的原因,并广泛征集家长、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提出“标本施治破怪圈”“需求供给两手抓”等建设性方案,引起社会热议和各方好评,得到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为采取治理举措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11]

实践证明,舆论监督报道只有做到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与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相统一,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热点、思考疑点、生活痛点,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推进突破点、政策创新点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出社会效果良好的舆论监督作品,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24-07-22(01-03).

[2]张垒.把握职责目标与方向定位 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质量水平——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J].中国记者,2016(03):52-56.

[3]连子强.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丰富内涵 [N].光明日报,2023-12-07(06).

[4]胡跃华,章玉政.舆论监督报道时度效把握的理论与实践 [J].中国记者,2019(11):97-100.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新华网,2019-11-05.

[6]吕清远,廖健良,邓丽燕.权益纷争事件在舆论传播中的动力机制与演化逻辑[J]. 今传媒,2024(05):9-12.

[7]吴启祥,祝婉新,吴雪.智能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挑战、难点与对策[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132-136.

[8]刘虓.从“监督”到“共治”——媒介化治理框架下的舆论监督报道新趋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06):108-110.

[9]戴扬力,李璐玚.数字监控与隐私权:媒体伦理的权衡与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4(08):29-32.

[10]关玮玮.全媒体时代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创新与突破[J].视听界,2024(04):80-83.

[11]张子森.把握限度温度态度,做好舆论监督报道[J].全媒体探索,2024(06):62-63.

(作者:柯思德,望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孙成连,枞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纯友,安徽文摘报刊社副总编辑)

责编: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