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4年总目录

2024-12-26 00:00:00
中国教师 2024年12期

卷首语

新年寄语 《中国教师》 编辑部/1月(1)

走进校本课程的“春天” 涂玉霞/2月(1)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张燕玲/3月(1)

透过数字看美育 赵志毅/4月(1)

智能时代教师评价素养实践进路 付卫东/5月(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和专业性 黄友初/6月(1)

学校改革发展也需要有精神 毛亚庆/7月(1)

国家为教师“减负”,教师该怎么办 王旭明/8月(1)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赢得教师的尊严 和学新/9月(1)

重视经典的阅读价值 谭旭东/10月(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工程观 周增为/11月(1)

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郭平/12月(1)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

“四有”好老师引领教师成长 顾明远/5月(6-7)

“四有”好老师:逻辑基础、理论内涵与培育路径

郝国强/6月(6-10)

“四有”好老师的内在精神逻辑与实践路径

—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 谢小花/7月(6-10)

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的职后培训与能力提升行动探索

—以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为例

范文霞 贺文蕙/8月(6-8)

坚定 陶冶 涵养 勤修

—“四有”好老师建设十周年反思与展望 周建忠/9月(6-9)

做党和人民满意、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 柯文涛/10月(6-9)

大家关注

论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与建设校本课程 刘良华/1月(6-10)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科学精神:本质内涵、价值向度与培养策略

冯春艳/1月(11-16)

中小学教材研究要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 顾明远/2月(6+10)

风华正茂行远自迩,激扬文字向史而新

—记《中国教师》编委会换届暨创刊20周年座谈会

孙昕/2月(7-10)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基于对山东省526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

张春莉 缪佳怡 丘霖婕/2月(11-16)

食育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面向 袁丽/3月(6-10)

“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刘炜/3月(11-14)

点燃乡村教育的“两把火” 任勇/4月(6-9)

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于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孙燕/4月(10-14)

学校“双休”的价值理解与教育治理优化 马维林/5月(8-12)

原创图画书: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路径

张爱玲 王琪 刘怡帆/5月(13-17)

“良心活”及其界限

—何以找回被侵蚀的教师幸福感?

程猛 关阳 雷爱/6月(11-15+20)

农村青少年社会化风险管控的乡校实践 周新成/6月(16-20)

“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是什么样子 何捷/7月(11-14)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新时代课堂美育的落实要义探寻

蒋兴荣/7月(15-18+23)

以过去求证未来:谈美育教学成果的“炼”与“成”

陈铁梅/8月(9-13)

课间十分钟管理需要回归“闲暇”立意 张彩勤/8月(14-18)

项目式学习的历史溯源、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

桑国元 马依然/9月(10-14+20)

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发掘路径

—以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 张玉荣/9月(15-20)

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涵养“全专业属性”中国教师

袁丽 王梦霏/10月(10-14)

协同共育价值取向的亲师交往 张润林 郭鲲鹏/10月(15-18)

从新教师到特级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因素探析

钟亚妮/11月(6-10)

中小学教师科研应转向做“有趣”的研究

吕增锋 李云麟/11月(11-15)

小学生的作业为什么总是那么多? 俞正强/11月(16-19)

非正式学习视域下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指导策略 蒋雄超/12月(6-9)

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陈妍君/12月(10-13)

史鉴

美德可教吗?

—威廉·托利·哈里斯德育思想解析

曹春平 邹莹莹 杨梦芸/1月(17-21)

今天我们如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经典?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学的理论及相关问题

王立刚/2月(17-22)

康德人学思想及其教育诠释 王晨 徐小雲/3月(15-20)

蒙田论儿童阅读 缪学超 李静云/4月(15-18)

从教学即母性的延伸到拯救国家的使命

—19世纪美国女性教师教育思想研究 郭芳/5月(18-23)

梁启超人才思想:基本内涵、历史意蕴与现实观照

曲铁华 高海冰/6月(21-26)

孔子的“不教”教育及其当代价值 李彦群/7月(19-23)

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师观及价值意蕴 邬春芹/8月(19-24)

作为美学家的教育学家

—论朱光潜教育思想 张成勇/9月(21-26)

清代启蒙教育机构如何管理学生? 王立刚/10月(19-24)

论胡适的中学语文教材观及其价值 雷路阳/11月(20-24)

《新华字典》及其作为“学习资源”的意蕴与启示

李林/12月(14-19)

专题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学校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石室探索 毛道生/1月(23-26)

为儿童健康成长而评价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姜树华 柳小梅 沙红芳/1月(27-31)

“润泽德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刘明成/1月(32-35)

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积极实践 林乐珍/1月(36-39)

以高素质师资队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遵义五中第一届教学活动节为例 马莉/1月(40-42)

多元立体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基于学校文化建构校本课程路径探析

—以养正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例

王元玲 施建根/2月(24-27)

基地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与未来展望 陈立今/2月(28-31)

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金少良 郭志滨/2月(32-34)

专题教育校本课程价值取向:问题解决与高品质探究

赵彦鹏/2月(35-39)

培育问题解决能力的校本课程“三部曲” 翟媛媛/2月(40-43)

立足办学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探析

—以“博行”特色校本课程为例

罗朝猛 苏宪垣 梁志伟 等/2月(44-47)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中小学思政课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系统性思维探析

李晓东 付佳乐/3月(22-24)

实践转化与一体化设计:基础教育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

思考和实施 周增为/3月(25-29)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载体:价值、策略与路向

方凌雁/3月(30-34)

生长的一体化课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区域研究

—以杭州市S区为例

全晓兰 陶焦芳 徐峥 等/3月(35-39)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

—以华亭市实验小学为例 温超/3月(40-42)

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路径探索

中小学艺术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探索

张丽 李嵘/4月(20-24)

部落学社:学校美育课程开发实施新路径

沈洁/4月(25-28)

高校与乡村中小学“1+4”美育帮扶机制的建构与实施

刘春燕/4月(29-32)

基于价值观培养的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王佳曦/4月(33-36)

指向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美育浸润行动研究

—以“致敬百年:经典影视创编”为例

龚瑶 陈琳/4月(37-40)

提升县域美育师资,赋能美育浸润行动

沈家华 刘凤琴/4月(41-44)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评价素养:现状、成因与提升策略

李勉 张雨晨/5月(25-29)

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

汪茂华/5月(30-34)

教师评价素养框架设计初探 朱传世/5月(35-38)

教师评价素养内涵意蕴与培养路径

刘帅 费岭峰/5月(39-42)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观与践行路径

陈为建 杨玉春/5月(43-45)

生态学视角下教师评价素养的核心要素及培养策略

杨立雄/5月(46-4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定位、新思路、大格局

俞国良/6月(28-31)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促进策略 宋逸 朱广荣/6月(32-36)

构建以医教协同为核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程万军 曾筝 王慧/6月(37-41)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和对策

曾盼盼 金颖/6月(42-45)

秀慧润心:构建小学校园阳光心理生态环境的学校实践

郑燕婷 李嘉 陈国民/6月(46-49)

和孩子一道成长

—家长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刍议

刘文 赵志毅 党峥峥/6月(50-53)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铸魂育人

教育思想者应以教育家精神锤炼自己 顾明远/7月(25-26)

承教育家精神,启教育家之旅 刘秀清/7月(27-29)

让每一个教育日常闪耀教育家精神之光 吕雄伟/7月(30-32)

教育自觉: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 李洪波/7月(33-35)

教育家精神的朴素表达:“大爱” 曾霞/7月(36-38)

让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成为共识

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治理困境与突破路径

金志峰 余悦/8月(26-29)

教育学理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成因及应对策略

黄春发 王光明/8月(30-34)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现状、原因与治理策略

赖德信/8月(35-38)

为教师减负的逻辑路向:从政策“理”性到执行“礼”性

马丽娅/8月(39-43)

减轻教师负担的学校行动逻辑 童友琴 宋萑/8月(44-47)

教育传承的力量:纪念教师节设立40周年

以教师为志业 李西顺/9月(28-31)

教育传承演奏出精彩教育篇章 任勇/9月(32-35)

教育旅程中的温润力量 陈雨亭/9月(36-39)

教师节40年庆祝主题的话语变迁与经验启示

王强/9月(40-42)

一根教鞭 李美叶/9月(43-45)

爱,让我们共同奔赴,亦让教育薪火相传 凌晓霞/9月(46-48)

让经典助燃阅读之光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 吴欣歆/10月(26-29)

红色经典阅读指导现状及提升路径 冷雪玲/10月(30-34)

读科普经典:读什么,怎么读 姚永嘉/10月(35-38)

学生经典阅读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程选州/10月(39-41)

高中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姜为强/10月(42-45)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谢彪 黄薇/11月(26-30)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高中学校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

张安义/11月(31-34)

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徐延明 郭清娟/11月(35-39)

一体化视角下“大思政课”校本实践体系的建构策略

杨立雄/11月(40-42)

我们的“跨界”思政课

—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实践

张亮/11月(43-47)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构筑未来教育支柱:新时代教师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发展思考

沈世红/12月(21-25)

从研“教”到研“评”: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评价

素养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杨宏/12月(26-29)

教育家精神引领的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与养成策略

刘波 王傲/12月(30-34)

复归与突破: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行动

冯敏慧 何玉巧/12月(35-38)

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策略 陈婧/12月(39-41)

名师工作坊

和谐体育课堂:内涵价值、模型建构与实施路径 何灿/1月(43-47)

游戏·技能·情境:和谐体育课堂建构的三维向度

—以二年级“用手操控球与游戏”的教学为例

袁志欢/1月(48-50+54)

和谐课堂:新时代体育教学的本真追求 杨浩/1月(51-54)

高中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秦蕾/2月(48-52)

大任务驱动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以《说“木叶”》为例 杨兵/2月(53-56+59)

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

—《说“木叶”》教学案例探讨 胡海洋/2月(57-59)

项目化学习:“学教评”视域下整本书阅读范式研究

孙元菁/3月(43-47+52)

在项目化学习中初探“红楼一梦”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录

孙元菁/3月(48-52)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功能定位:激趣、评估、整合

—评孙元菁老师《红楼梦》导读课 陈智峰/3月(53-54)

从外在封闭走向内在澄明

—言语思维教学探寻 王清/4月(45-50+59)

基于语篇体式的言语思维教学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王清/4月(51-56+97)

探求言语思维教学的新向度

—《植树的牧羊人》课例评析 邓薇/4月(57-59)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邰玉韦/5月(50-53)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项目化跨学科教学设计

—以“张家港湾蝶变记”为课例 周颖/5月(54-58)

以项目化跨学科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邰玉韦/5月(59-60)

融通式科学教育: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叶笛/6月(54-57)

跳出“学科”学“科学”

—以“物体的浮与沉”一课为例 叶笛/6月(58-61)

融通式科学教育

—探索跨学科思维的深邃海洋 曹庆明/6月(62-63)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资源的拓展路径 沈冬梅/7月(39-42)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电子词典的介入策略

—以From Robben Island:the dark years为例

黄婷婷/7月(43-47)

From Robben Island:the dark years课例评析 来宇辰/7月(48-49)

奠基未来:地理教学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与实践

郑友强/8月(48-51+128)

依托“五步”主题教学 拉长创新人才培养链条

—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主题教学为例

郑友强 李膺舟/8月(52-55)

为创新而教,为未来而学

—地理教学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点评

吴孟宇/8月(56-57)

一节心理好课的样态与力量 夏春娣/9月(49-53)

如何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以“众人划桨开大船”一课为例 蒋静/9月(54-57)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高效实施 谭顶良/9月(58-60)

全阅读:初中阅读育人的实践探索 冯霞/10月(46-49)

基于“全阅读”理念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冯霞/10月(50-54)

培养学生成为终身阅读者

—冯霞“全阅读”教学主张的实践意义

刘恩樵/10月(55-57)

观念统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牛献礼/11月(48-51)

“平均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牛献礼/11月(52-56)

系统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要点 刘琳娜/11月(57-58)

“三生”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课堂落地

林英/12月(42-46)

基于“生动·生智·生命”的“三生”生物学课堂

—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

黄锦丽/12月(47-50)

践行“三生”教学,回归教育本质 吴一非/12月(51-52+118)

课程与教学

“儿童模拟博物馆”项目:让深度学习真实而自然地发生

谢金土 倪建东/1月(55-59)

新课标视域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探索

夏云飞/1月(60-63)

中学历史结构教学的路径探讨 王春茂/1月(64-66+109)

劳动项目教学中学习支架的设计

—以浙教版劳动教材五年级上册项目三为例

李青/1月(67-7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困境与策略

应锐/1月(71-74)

“生长语文”的理念建构及表现特征 陈升旭/1月(75-77)

基于趣用理念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探索

徐建明/1月(78-80)

“双新”背景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探究

赵晨晨 陈国民/2月(60-64)

从碎片化到结构化: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

俞子恩 相丽佳/2月(65-68)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策略

吴钰/2月(69-72)

高中思政课跨学科教学的“四维”评价量表设计

彭婧婷 吴涯/2月(73-76)

小学体育专项运动技能表现性评价设计策略与思考

—以水平三篮球专项为例 张刚 何倩倩/2月(77-81)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李艳红/2月(82-84)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刘红/2月(85-87)

中学图像史料教学运用的困境诠释与风险破解

乔丽军/3月(55-58)

引·议·联·结: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议题式阅读教学范式建构

陈岳夫/3月(59-63)

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以“设计汉语键盘”项目为例 刘春江/3月(64-69)

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

杨聪 张艳/3月(70-74)

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策略的建构与实施

—以“未来的建筑”单元主题教学为例

王荣/3月(75-77)

小学科学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刘兰杰/3月(78-80)

三频共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发展评价新样态

陆勤/4月(60-64+107)

小学数学“联结课堂”的三个基本要素特征 陈力/4月(65-69)

给初中语文读说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廖翠英 冷永/4月(70-73)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施

—以“校园辅助照明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穆丽花/4月(74-76)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张晶/4月(77-79)

写作教学中的“逐步让渡责任” 何捷/5月(61-65)

长周期作业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样态

—以小学数学为例 周敏/5月(66-70)

意象贯穿下的古诗整体教学

—以《古诗三首》为例 杜霞 赵萌/5月(71-75)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王建利/5月(76-78)

从课程目标到单元教学目标的分解路径

—以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例

朱晓宏/5月(79-82)

生命美学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策略

—以甘肃武威研学课程为例 陶维军/5月(83-86)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赋能型”作业设计策略

黄友芹/6月(64-68)

基于高阶思维的单元学历案评价任务设计

—以初中历史“百家争鸣”一课为例

王之剑/6月(69-71+128)

建构项目化学习对话性实践:是何、为何与如何

刘欣悦 金志远/6月(72-76)

聚焦主题意义建构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复习实践探究

—以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 7单元复习课为例

李萍/6月(77-81)

学习任务群与“三板一线”教学范式 陈升旭/6月(82-84)

指向书写素养的小学写字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拓展课程“习得硬笔好字”为例

李催华/6月(85-88)

基于“复杂运动情境”的小学体育课堂微变革

俞向阳 王康/7月(50-53)

语文学思课堂的内涵、实施路径及实践策略

孙洪伟/7月(54-58)

体验学习圈:聚焦“素养可视化”发展的小学音乐学科实践

王雄云/7月(59-63)

基于历史文化认同的初中文化史教学理路

代彦武 刘波/7月(64-67)

初中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课后服务的研究

庞孝瑾/7月(68-71)

从记录到思维:科学思维的外显与内化路径探究

郑美宏/7月(72-75)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满洪文/7月(76-78)

语文课堂教学失焦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杜少凡 张武进 孙渊/8月(58-62)

一驱四链: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

4g9R5baKfTivnHmBQFnJNEZr+CGAxnGgU2KSA0s57Ds=王超/8月(63-67)

心理活动课意象载体的设计及进阶策略

邱细荣/8月(68-70)

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劳动课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

—以“劳动里的中国风”课程为例 王元玲/8月(71-75)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策略

齐淑芬/8月(76-78)

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文化建构 张栋新/8月(79-81)

微写作成为课堂主业:再追问与再确认 王立华/9月(61-66)

割裂与弥合:以历史解释系统建构学科核心素养

徐峥/9月(67-70+78)

创设任务情境,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汪磊 刘萍萍/9月(71-74)

大单元视野下小学科学学习目标设计与实践优化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玩磁铁”单元教学为例

冯凯 陈彩云/9月(75-78)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刘德明/9月(79-81)

以思启智 以辨开悟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施路径初探

张林芬 董正祥/9月(82-84)

解构·结构·建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概念提取实践探究

陈岳夫/10月(58-61)

举轻若重,国学小古文读诵译写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张福生 安杰/10月(62-66)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教学逆向设计实践

张小明/10月(67-71)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增强学生深层记忆的策略初探

朱佳娴/10月(72-75)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土资源融入历史教学实践探索

刘波 孔陈萍/10月(76-78)

学生问题行为“德心应手”式干预模式研究

冯永辉 王敏之/11月(59-64)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与优化方案

刘露 何捷/11月(65-68+73)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实践

—以“真理的力量”主题学习为例

华银亚 胡婷婷/11月(69-73)

体用合一: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深度学习

—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例谈

王祥连/11月(74-77)

深度学习视域下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蒋凤清/11月(78-8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于宗玲/11月(82-84)

审辨思维视域下的中华传统经典阅读路径探微

——以《论语·八佾》前四章阅读指导为例

黄园袁/12月(53-58)

“引·联·创·演”:素养指向的初中音乐任务驱动教学路径

叶丽宝 王雄云/12月(59-63)

以过程性评价实现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一致性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

曾琦 张卓群 杨宏/12月(64-68)

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建构

——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菁干营陕西研学旅行为例

马书恒/12月(69-73)

教师与发展

课程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宋世云/1月(81-84)

教师的具身领导力及其发展研究 邱伯聪/1月(85-89)

在期刊文献阅读中走向教育经验的专业表达 杜玥/1月(90-93)

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的区域推进策略

—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 李洪兵 朱君涛/1月(94-96)

以提升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严星林/2月(88-91)

理论、结构、实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逻辑

熊伟荣/2月(92-96)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吴洪祥/2月(97-99)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路径

金志远 徐璐/3月(81-85)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基于山东省11所学校教师的实证调查

韦英 成积春/3月(86-91)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之源 李文送/3月(92-95)

教师区域有效研修进路:问题与循证

邹植阳 邱伯聪/4月(80-84)

扎根·涌现·精进: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场

李竹 吴浩/4月(85-89)

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乐进军/4月(90-93)

教师继续教育之跨区域联合师训模式探索

周敏华/5月(87-90)

乡土文化教育融入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路径探索

黄俊丽 司玉/5月(91-93)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支持体系建构 俞珺/5月(94-96)

教师教学成长的六条路径 李文送 许占权/6月(89-92)

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策略 陈磊/6月(93-95)

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校本策略 汪国坚/6月(96-98)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初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组建策略

刘洪翔/7月(79-81)

逆向·卷入·表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项目研修机制构建

王存/7月(82-85)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校本教研实践路径 蒋承国/7月(86-88)

基于文化建构的中小学教研组建设 宣沫/7月(89-91)

人工智能助力教师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

郭德侠 王玉 刘晶/8月(82-85)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教研转型的浦东实践

—以“浦融研”立交桥项目为例 徐宏亮/8月(86-90)

基于情境的班主任校本研修的必要性与内在机制

李秀萍/8月(91-95)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师新型负担探究 李阳杰/9月(85-88)

教师过程评价能力的内容与结构探析

贾瑜 李佳丽/9月(89-92)

中小学教师教育问题意识养成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张春桐/9月(93-97)

教育家精神指引下价值驱动型高中校本教研实践

陈锋/10月(79-83)

长时程工作坊:区域教师研修模式的创设与实践

王洁/10月(84-87)

从“跟跑”到“并跑”: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样态

陈洁/10月(88-91)

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构建策略探究 邢攸辉/10月(92-94)

基于学习领导模式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

靳静 薛正斌/11月(85-89)

“生活·实践”融合视域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价值引领与实践路径

朱佳琪 胡少明/11月(90-93)

指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师素养结构探究

钱华/11月(94-96)

以教、学、研、评激发教师专业自觉 林向翀/12月(74-7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践与探索

周家举 罗从忠/12月(77-79)

优质均衡视域下城乡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李锦泽/12月(80-83)

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教育家精神落实机制

罗生全/12月(84-88)

县域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安伟 周科/12月(89-91)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

宋树祥 黄 坚 黄 令 /12月(92-94)

学前教育

解识力·育弹力·营合力

—幼儿园园长教师压力管理之策

秦旭芳 武怡君/1月(97-99)

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建议

解会欣 谢志东/1月(100-103)

核心素养视域下垃圾分类与民间体育游戏多维融合策略研究

杨芳 钟念桃/2月(100-102+106)

破界·赋权·联结:构筑幼儿园生活劳动生态圈

贝蓓/2月(103-106)

STEM背景下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

—以“倒立小人”活动为例 郭金明/3月(96-98+105)

幼儿园主题项目式课程评价策略研究 陈丽华/3月(99-101)

生命教育与班级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张丙丽/3月(102-105)

在游戏工作坊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以“彭城美食街”为例 董欣然/4月(94-97)

基于绘本开展体验式生活课程的实践探索

杨钰琳/4月(98-100)

三驱赋能:幼儿教师“进阶培优”的研修实践

朱沈燕/4月(101-103+119)

马赛克方法在混龄项目活动中的运用 房丽娜/5月(97-99)

学前教育中情境体验游戏的实践探索 斯玉玲/5月(100-102)

假装游戏促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基于户外活动的个案研究 肖倩/6月(99-102)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户外游戏研究

—以“野战”游戏为例

张喆颖 季琴 孙冬晴/6月(103-105)

幼儿教师“教·研·写”一体化成长密码 陶燕/7月(92-94)

马赛克方法在混龄项目活动评价中的应用 黄司殷/7月(95-97)

体育活动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干预 杨梅/7月(98-101)

生成·整合·提炼:课程班本化实施中的儿童经验建构

陈明/8月(96-98)

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的开展策略 周岸琳/8月(99-101)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基本要素、组织过程与实践策略

金卫国 汪晔/9月(98-101)

幼儿园积木游戏存在问题及对策 章群弟/9月(102-104)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6所幼儿园为例

浮梦捷/9月(105-107)

基于儿童友好理念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优化策略

斯玉玲/10月(95-97)

建构游戏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 陈慧芬/10月(98-101)

提升幼儿园前书写教育的“三看”行动 张琼/10月(102-105)

“我的实习场”课程实践与探索

金学英 隆春燕/11月(97-100)

四点追踪:STEM视角下支持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李雨轩/11月(101-104)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孙飞燕/11月(105-108)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高雁潇/12月(95-97)

臻于自主劳动的“儿童劳动日” 周蜜/12月(98-100)

探索与回声

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教师精神画像

—以康定中学教学改革实验为例 孙昕/1月(104-106)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以小学高段“读行徽州”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于佼月/1月(107-109)

智慧教学,数字技术应用模式赋能数学课堂

方园/1月(110-112)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的“江夏实践”

艾智亚 叶青/1月(113-115)

协同视角下区域推进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探索

黄旭升/1月(116-118)

任务·情境·活动: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施路径 黎桂宁/2月(107-109)

探“微续写”技能,助高考读后续写

—英语“微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刘雅萱 刘翠肖/2月(110-112)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策略

李密/2月(113-115)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李增美/2月(116-118)

基于导行教育提升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探索

—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为父母分担”单元为例

郁海燕/3月(106-108)

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共同体建设 刘守强/3月(109-111)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闫彩红/3月(112-114)

以文化人:小学阶段古诗文育人的价值及教学策略

杨春芳/3月(115-117)

英语绘本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周雪梅/3月(118-120)

区域整体推进项目学习实施质量的调查研究

—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 张丽莉/4月(104-107)

“双新”背景下初中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七年级“篮球”为例 孔令坤/4月(108-110)

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秦萍/4月(111-113)

基于作业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实践

张伟斌 张芳/4月(114-116)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体验性作业的设置

张俊/4月(117-119)

小学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 张茂/5月(103-105)

亲子有效沟通“镜影荟ke”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洪晶晶/5月(106-108)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叶本胜/5月(109-111)

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郭维/5月(112-114)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探究

邢吉霜/5月(115-117)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孙立涛/6月(106-108)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段存真/6月(109-111)

“双减”背景下,对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刘庆伟/6月(112-114)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黄颂/6月(115-117)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王凤菊/6月(118-121)

“加减乘除”助“双减”有效落地

—重庆市璧泉小学校“双减”工作实践

王琴/7月(102-104)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以《逍遥游》教学为例 田芸/7月(105-107)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曹清华/7月(108-110)

以三张课表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质量 曾宣伟/7月(111-113)

学校阅读生态系统构建的愿景、价值及保障

卢芳芳 张雅丽/7月(114-116)

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心理课堂教案设计的个案研究

刘莉/7月(117-119)

基于“善·耕”文化的项目化空间研创 张苾菁/8月(102-104)

生态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探究

戚军/8月(105-107)

统整“3+X”:小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的创新建构

王小军/8月(108-110)

高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落地

—从函数应用到函数建模

王霞 钟竺 李梁/8月(111-113)

“书信体”读书笔记让心灵与思维互通共鸣

王秋莹/8月(114-116)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为例

黄帆/8月(117-119)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策略

束小娟/9月(108-110)

幼小衔接适应性课程的实践探索

—以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XIN七天”入学周课程为例

徐瑛 倪晓华/9月(111-1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 马波/9月(114-117)

集团化视野下的教育微治理实践探索

刘悦栋 刘涛/9月(118-120)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主题教学策略探究

蔡楚洁/10月(106-108)

初中生法治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孙春勇/10月(109-11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元素的融入策略

崔玉霞/10月(112-114)

游戏故事与格子画的相遇

—大班格子画的尝试与探索 余晶伟/10月(115-117)

园所文化和园本课程融合的探索 李艳妮/10月(118-120)

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趣慧课程 慕振亮/11月(109-111)

运用智慧评价系统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石元元/11月(112-11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路径

尹爱芳 彭学彬/11月(115-117)

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路径

张跃国/11月(118-120)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路径探究

朱月霞/11月(121-123)

循证·变革:基于系统大数据的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

陆韵/12月(101-103)

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微

黄利刚/12月(104-106)

南小范儿90秒:德育课整合为“双减”做乘法

林霞 任咪/12月(107-109)

教育戏剧在小学一年级适应性课程中的作用与实践探索

史守娉/12月(110-112)

博览与叙事

大先生

理论的品格 儒雅的风范

—怀念鲁洁教授 顾明远/9月(121-122)

爱在严中的大先生 顾明远/10月(121-122)

教育的智者,学者的风范 顾明远/11月(124-125)

扎根西北的教育胡杨 顾明远/12月(113-114)

博览

日本高中:从综合学习时间到综合探究时间

罗朝猛/1月(119-122)

从美国中小学学业测评看中国中小学学业测评改革新出路

—以美国SBAC学业评价体系为例

王剑锋 童倩贝 刁雪莹 等/2月(119-121)

加拿大整体教育对我国“五育融合”实践的启示

程琳/3月(121-123)

荷兰课后服务:目标、教育质量评估及启示

严月娟 秦文茜 高雨薇 等/4月(120-123)

在工作中“做平衡”

—英国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研究

苏日古嘎/8月(123-125)

“双减”视域下日本课后服务经验的转译与应用

钟浩/10月(123-126)

读书

指向真实自我认知与完善的教学省思

—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邱佳业/2月(122-124)

“学、行、信教育模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为例

雷路阳 王雅琪 杜雪晶/3月(126-128)

要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评《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乔卫丽/4月(124-126)

用哲学的视角观照教育

—评《教育哲学新论》 李辉/5月(118-121)

谁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汤爱民/6月(122-124)

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应从深度学习开始

—评《探究更深层的学习之道——重塑美国高中的追求》

任杰/7月(120-122)

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探索“固本强基”

—评俞国良教授新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六卷)》

闫嵘/8月(120-122)

教师编制制度的变革形势与经验审思

—评李廷洲研究员新作《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1—2022年)》

宁波/9月(123-125)

叙事

三个“秘密”:家访中的看见与实践 杨晓琦/1月(123-125)

学于斯、教于斯的女师情缘

—常琬玉老师口述史 姜思羽/1月(126-128)

非常“5+1”

—从结业式到毕业典礼 李鹏/2月(125-126)

班主任的“接、化、发” 杨洋/2月(127-128)

拯救“霸王龙”行动 吴曼曼/3月(124-125+128)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怀念成有信先生 乔锦忠/4月(127-128)

叛逆学生改变记 魏凤燕/5月(122-124)

戎马倥偬:在对外汉语教学之路上奋力狂奔的年轻“老兵”

—李戎老师口述史 袁丽/5月(125-128)

自负·迷茫·曙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意象演变

宝日/6月(125-128)

“以柔克刚”制胜“刺儿头” 李学海/7月(123-125)

认识自己的“不能” 龙悦/7月(126-12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张舟舟/8月(126-128)

这一次,我拖堂了 陈夕佳/9月(126-128)

李吉林:扎根中国大地的人民教育家 王灿明/10月(127-128)

安静的小凡,勇敢“不凡” 赵霞/11月(126-128)

五季大学梦 李鹏/12月(115-118)

总目录

《中国教师》2024年总目录 本刊编辑部/12月(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