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旅视角下的传统技艺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2024-12-25 00:00:00王永清
旅游纵览 2024年9期

摘 要: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传统技艺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有关部门重视的问题。当前,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存在对传统技艺保护不善、过度开发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在强化对其扶持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依托文化旅游,加强对传统技艺保护与继承,并强调传统技艺原始性,切实彰显传统技艺的魅力。从发展战略上看,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技艺对观光体验的功能、采取保护与开发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增强游客体验和营造良好游览环境。

关键词:传统技艺;文化旅游;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问题,如部分传统技艺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传承和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技艺的继承与保护构建了新的舞台。然而,如何在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技艺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文旅视角下传统技艺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并针对保护策略与开发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基于文旅视角下传统技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

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当前,基于文旅视角下的传统技艺保护与旅游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多元化的态势。一方面,传统技艺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部门的关注,部分地方部门认识到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传统技艺的传承、传承人才培养和保护名录体系的建设等。一些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通过举办展览和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传统技艺的认识并增强其保护意识。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技艺成为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很多旅游景点都将传统技艺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如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体验、民间表演等,这些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从而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1]。例如,一些古村依托民俗文化与传统建筑审美,打造了特色古镇,既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能保存传统技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年轻人已经对传统技术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加入传统技术的研究和传承之中。另一方面,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的商业化倾向。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传统技艺旅游资源,导致传统技艺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属性与特点。

二、基于文旅视角下对传统技艺的保护

(一)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

从旅游行业的角度考虑,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传统工艺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保护基金,对传统技艺进行调查、记载、梳理,并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保障传承人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这项技术的传承工作。对传统技艺进行专题研究,发掘民间工艺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和技术特征。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有利于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政策保护传统技术。比如,给予税收优惠和鼓励企业在与传统技术相关的产业上进行投资,推动这些技术进入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有效保护的根本保障。此外,制定对传统技艺保护的法律,确立该传统技术的保护范围、保护主体、保护方式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法保护传统技艺的传承、开发和使用,防止其被不当的商业行为滥用和破坏。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传统技术的保护监管体系,保证相关制度的实施,加强对传统技艺的法律保护,依法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传统技艺不被破坏。

(二)培养传承人,注重技艺传承

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培养和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要重视对传统技艺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的认证和保护制度,给予管理人应有的生产、生活保障,为管理者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他们收徒传授技艺。设立传承基地,给传承人提供相应的教学场所和设备,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此外,应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技术和创造力,对他们进行多样化训练,让他们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二是把传统技艺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让孩子们幼年时期就可以学习和体验这种技术。通过举办“非遗进校园”和“非遗展示”等活动,展示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校与传承人合作,为其创造教学实习的场所与机会[2]。

(三)依托文化旅游,推动保护传播

在文旅视角下,以文化旅游为载体,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旅游为展示传统技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景区内可以设置一些传统技艺的展示区,让游客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工艺,如陶瓷、绣花、木刻。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韵味,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传统技艺与旅游节庆活动的联动,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展览、民俗文化演出、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将传统的技艺元素,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向游客展现,提高传统技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工艺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如手工编织饰品、传统工艺生活用品等,既能满足游客的购物需要,又能为传统技术的传承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景区内还可以引进传统技艺的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自参与到传统技艺的生产过程中去。比如,学习陶瓷、剪纸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进而加深其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和认知。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将自己参与体验的传统技艺与亲朋好友分享,并通过口口相传扩大传统技艺的知名度。

(四)注重原生态保护,呈现真实魅力

从文旅视角出发,注重对传统技艺的原始保护,才能体现其工艺的独特魅力。“原生态”的保护,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工艺特征和生产过程。因此,在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时,要防止对其进行过度的商业转型和现代化的革新,要保持并采用传统生产材料、工具和技术方式等。例如,对于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来说,要保持造纸原材料和人工制造程序等,不应使用化学助剂和自动化的生产装置,以确保传统技术的完整展示。强调“原始”的保存需要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环境加以保护。传统技术是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和人文气氛中诞生和发展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不仅要保护好传统技术的发源地,还要保留传统村庄、社区和其他的空间形式,开展与之有关的文化旅游活动。这样可以为传统技艺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使其在原有的文化生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3]。

三、基于文旅视角的传统技艺旅游开发策略

(一)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从文旅视角来看,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发展传统技艺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项传统技艺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都值得被深度发掘,创造出独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对传统刻瓷技艺可设计瓷文化主题旅游路线,引导游客到瓷窑遗址、博物馆、刻瓷非遗工坊等地参观烧制瓷器的历史发展脉络、烧制工艺技巧、刻瓷艺术等特色内容,使游客切身体验瓷器烧制工艺,领略刻瓷的艺术魅力。结合游客旅游需求对传统技艺表现形式进行革新。比如,在刻瓷中引入激光雕刻技术,刻瓷精度和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为刻瓷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或结合传统技艺和时尚设计,研发现代家居装饰、时尚饰品等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购物需求。应强化品牌建设以提升传统技艺旅游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品牌是旅游产品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塑造有影响力的传统技艺旅游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提升传统技艺在旅游体验中的地位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技艺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应充实传统技艺旅游体验的内容。传统技艺不应只是静态的文化展现,而应成为动态的旅游体验,可通过提高游客参与度使其切身体验传统技艺魅力。在体验陶瓷制作技艺的传统模式下,游客不仅可以参观陶瓷工坊,学习陶瓷制作工艺流程,还可以亲身参与陶瓷制作过程,由揉泥、拉坯至绘制和烧制,使游客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陶瓷制作带来的快乐。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进行多种主题活动,如举办传统技艺比赛、文化讲座、亲子互动等活动,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应提升传统技艺的旅游体验质量。应强化传统技艺旅游体验项目管理与服务,增强体验项目专业性与安全性。可请专业传统技艺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对游客进行专业指导与解说,同时加强体验项目安全管理以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4]。

(三)注重保护性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文旅视野下,传统技艺旅游发展必须重视保护性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保护性开发需要先厘清传统技艺的核心价值与保护重点。对传统技艺进行全面深入调查与评价,识别它特有的技艺、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核心元素。例如,对古代木雕技艺来说,应该清楚地认识它高超的雕刻手法,对木材的具体选择和承载着的地域文化象征等。以此内容为基础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以保证传统技艺不会在旅游开发中遭到损害。旅游开发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因过度开发使传统技艺丧失其原真性与独特性。结合物联网技术,设置最大承载量,控制游客人数,避免大批游客的涌入给传统技艺传承环境带来过大的压力。对传统技艺展示与体验项目做合理的设计,确保不会破坏传统技艺核心工艺。在对传统染织技艺进行旅游开发时,可设立参观区域、体验区域等,使游客能够近距离地观察染织过程,感受制作环节。重视与地方社区进行合作,是保护性开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传统技艺通常与地方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地方社区在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中,居民参与传统技艺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增强其保护意识,还可以为旅游开发带来更具本土特色与人文元素的保护。例如,鼓励本地居民创办传统技艺家庭作坊等,在给游客带来更多真实感受的同时,也能提高居民收入。

(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增强游客体验

从文旅视角来看,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传统技艺旅游发展的关键,能大幅提升游客体验。在传统技艺的旅游景点中,应保证交通便利,标志明显,便于游客抵达参观地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为游客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干净的卫生间和舒适休息区。同时优化旅游景点环境,使其整洁、美观。此外,在手工艺小镇可栽种花卉绿植点缀街道、建筑等,营造一种温馨惬意的氛围。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服务意识与专业水平。大到导游讲解,小到景区工作人员接待,均应热情周到,专业到位。对游客进行个性化服务以适应不同游客的需要。例如,对传统技艺有着深入学习要求的游客可为其安排专门讲解员进行讲解;对亲子游客而言,可为其提供传统技艺与亲子活动相结合的体验项目[5]。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技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有关部门、企业、传承人及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采用加强政策支持、培养传承人、依托文化旅游、注重原生态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传统技艺。同时,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实施保护性开发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技艺的保护,还可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石宁,赵紫伊,刘倩倩,等.基于文创视角下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互联网+”创新研究[J].明日风尚,2023(7):185-187.

[2] 樊海佳.文旅融合视角下河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6):104-107.

[3] 王群,许婧,袁宏瑞,等.传统与复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特征与路径——基于符号学视角[J].中国生态旅游,2023(1):138-151.

[4] 王兰,吕伯峰,于月.文旅融合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以美岱桥村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3(4):111-113.

[5] 刘沛林,李雪静,杨立国,等.文旅融合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数字化监测预警模式[J].经济地理,2022(9):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