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趋势下沉浸式旅游发展面临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4-12-25 00:00:00张映秋
旅游纵览 2024年9期

摘 要:近年来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趋势。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结合科技创新与文化体验的旅游新形式,凭借沉浸感强、互动性高、体验感丰富等特点,逐渐受到游客青睐。随着文旅融合政策的出台,沉浸式旅游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高效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提升沉浸式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与市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沉浸式旅游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沉浸式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沉浸式旅游;文旅品牌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生机,还能增强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打造身临其境的体验项目,使游客深度参与到当地的文化活动中,从而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因此,探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的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发展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发展对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沉浸式旅游使游客能超越传统的观光模式,与旅游地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产生深入的互动。例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事件,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使传统艺术或民俗活动在现代旅游中焕发新生,从而提供不同于传统观光的教育与娱乐价值。技术与创意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也能让游客的感官体验更为全面、深刻。沉浸式旅游设计会更关注游客参与性,使每位游客都能根据个人兴趣与旅游需求经历独特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与旅游地的重游率。因此,沉浸式旅游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不仅可以丰富游客旅游体验,也可以为旅游地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有利于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沉浸式旅游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可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这种旅游形式通过整合当地文化资源与先进科技,如整合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AI)等先进科技手段,不仅可重新定义游客旅游体验方式,也可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例如,通过虚拟技术复现的历史场景或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打造的文化遗址游览项目,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从而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此外,沉浸式旅游发展也可带动文旅产业链的创新,包括数字内容创作、智能硬件开发、旅游服务模式的革新,从而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这种创新不仅可帮助旅游业突破传统框架,更能通过提供深度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联系,促进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力

沉浸式旅游引入对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创造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体验,沉浸式旅游使目的地能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广泛的游客群体。沉浸式旅游模式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深化游客的体验深度,例如,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使游客能“穿越”至历史上某个时期,从而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同时,沉浸式旅游还能延长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深度的文化体验需要较多时间去探索,以此来提高游客旅游体验。从区域经济发展维度出发,不仅能增加区域旅游经济收入,提升目的地品牌形象,也可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因此,沉浸式旅游通过创新性、独特性,为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

沉浸式旅游在文化传播与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为游客提供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可以促进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沉浸式旅游模式通过创造互动与体验深度环境,使文化元素不再是被动地展示,而是活跃在游客视线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承。例如,通过模拟传统工艺制作过程或重现历史事件,游客可直观地感受当地文化背景,增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此外,随着游客沉浸式的旅游心得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沉浸式旅游文化内容也可得到推行。因此,沉浸式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文旅资源整合不足,沉浸式旅游场景单一。部分地区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整合,造成沉浸式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层次感,难以为游客提供深入、丰富的文化体验。部分旅游景区未能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造成沉浸式场景设计过于简单,无法充分体现文化的深度。

二是多方合作不力,沉浸式旅游产品创新性不足。沉浸式旅游发展需要文化、科技、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紧密合作,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政府、企业、技术提供方和文化资源持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造成文旅资源分散,沉浸式旅游产品开发与运营缺乏创意。

三是文旅品牌认知度低,城市沉浸式旅游IP形象模糊。现阶段部分地区旅游目的地缺乏具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未能充分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旅游IP形象,造成旅游目的地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游客对城市文化特色的认知度、认同感较低。

四是市场营销方式传统,沉浸式旅游推广力有限。尽管沉浸式旅游依托科技创新、文化体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部分地区在沉浸式旅游产品市场推广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旅游目的地仍采用传统营销手段,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化传播工具,造成旅游产品的推广力有限,市场覆盖面不足,使得沉浸式旅游产品难以起到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挖文旅资源价值,构建多样化沉浸式旅游场景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深挖文旅资源价值,构建多样化沉浸式旅游场景,关键是利用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景观,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体验。首先,文旅部门可联合文旅产业企业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包括历史、民俗、艺术、手工艺、自然景观等。基于文献研究,设计出与地方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结合的故事线,例如,通过重现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穿越与思想文化的交互。其次,可利用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多媒体互动技术,将文化故事转化为具体旅游产品,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让游客在真实的景观中体验虚拟的历史事件,或在博物馆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与展品互动,增加文化元素传播效果。最后,文旅产业企业可开发与地方特色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烹饪体验、民族音乐和舞蹈表演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能使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文化,还为当地手工艺人、艺术家参与文旅融合提供平台。通过构建多样化沉浸式旅游场景,不仅可深挖地方文旅资源,还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与竞争力。

(二)构建多方主体协同机制,创造丰富多样的沉浸式旅游产品

为提升沉浸式旅游发展空间,政府部门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多方主体协同机制,创造丰富多样的沉浸式旅游产品。首先,政府需做好担当引导角色,制定有利于沉浸式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等。政府还可协助建立标准化框架,确保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游客安全。其次,推动旅游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围绕当地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旅游产品。例如,创造历史重现、传统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传统文化。企业可以与技术供应商合作,开发定制的应用程序,增加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再次,文旅部门需侧重内容研究与开发,确保旅游产品在文化传承上的精准性。包括对本地历史、艺术、传统习俗的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解说[1]。最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沉浸式旅游产品开发与运营中,通过激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产品的创建与运营,不仅可保持产品的地域风格,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当地手工艺人、表演艺术家可直接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展示传统文化技艺,社会可提供工作坊或现场表演,使游客得以真实体验当地文化。通过多方协同,每个参与者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共同推动沉浸式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可成为推动地方文化传承、提升旅游体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三)培育特色文旅品牌,打造城市沉浸式旅游IP品牌形象

培育特色文旅品牌,打造城市沉浸式旅游IP品牌形象是提升沉浸式旅游发展质量的关键举措。首先,文旅部门可制定支持政策,提供必要资源支持,如资金、政策便利、市场推广援助,以鼓励品牌发展。政府部门需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确定能代表城市特色,吸引旅游者的独特文化元素[2]。其次,发动文化机构为城市沉浸式旅游IP品牌的打造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容支持,以确保旅游品牌文化真实性与历史准确性。例如,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特色艺术等元素,形成独特的故事线与文化符号,将其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最后,文旅产业企业需做好运营角色。可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科技团队的合作,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具体的旅游产品与个性化服务,如主题公园、文化体验区、互动展览等。例如,企业可以与市场营销专家合作,通过创意广告、社交媒体、影视作品等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增强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与吸引力。例如,成都通过大熊猫的独特文化符号,成功打造了“熊猫之城”的城市品牌,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还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再如,杭州利用西湖文化IP,通过各种文化节庆活动、数字化体验,成功塑造了浪漫文化旅游的城市形象。通过打造城市沉浸式旅游IP品牌形象,不仅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还能增强其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四)优化市场营销推广策略,增强沉浸式旅游的吸引力

为增强旅游目的地沉浸式旅游的吸引力,政府部门需起到主导作用,联合相关产业企业、民间组织做好市场营销推广工作。首先,文旅部门围绕当地文旅特色,精准定位沉浸式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明确游客目标群体。如深度文化体验的游客、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游客等。基于人群定位,制定具体的营销计划,如通过定向广告、参加旅游展会、通过合作旅行社推广等方式。其次,营销团队可以利用数字营销工具,如社交媒体、直播推广、视频营销等,来吸引潜在游客。例如,可制作引人入胜的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旅游体验视频,发布在国内外知名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上,展示沉浸式旅游的独特体验与文化深度,激发观众的兴趣。例如,文旅产业企业可利用社交媒体广告的定向功能,精准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群体,提高沉浸式旅游营销效率。再次,文旅产业企业可与当地的商业伙伴如酒店、餐馆、交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旅游套餐,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游客的旅游过程,以此来增加旅游产品吸引力。例如,文旅企业可与酒店合作推出“住宿+文化体验”套餐,不仅可方便游客,也可通过合作伙伴的渠道共同进行市场推广。最后,文旅部门需定期收集旅游市场数据反馈,不断调整营销策略。例如,文旅部门需监测营销活动的效果,可通过在线问卷、客户回访了解游客的满意度与改进意见,并根据游客建议来动态调整沉浸式旅游产品与营销计划,确保市场推广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这些综合策略的实施,不仅可有效地提升沉浸式旅游产品的市场可见度与吸引力,还能持续优化市场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旅游市场环境。

四、结语

文章深入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的特征、价值及发展路径,充分展现了沉浸式旅游在丰富游客体验、推动产业创新、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深挖文旅资源、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培育特色品牌、优化市场营销策略等策略实施,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也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沉浸式旅游可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推动力,推动旅游产业向高质量、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莹,唐雍云,杨婕.乡村沉浸式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以广西崇左市卜花村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4):81-87.

[2] 马欢.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旅游产品的开发[J].市场周刊,2023(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