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探讨了开封红色文化赋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重构与价值再造,政策驱动与机制创新,以及红色文化赋能红色旅游的新实践模式与路径选择,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路径,旨在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发现,科学的空间布局和深度的价值挖掘是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则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关键。此外,社区参与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加强地方社区的参与,能够有效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和实践模式,开封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有力支撑。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空间重构;社区参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3年度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开封市红色文化旅游地品牌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汴科文2304043)。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革命精神,是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1]。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封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记录了革命历史的光辉岁月,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2]。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重构与价值再造是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和深度的价值挖掘,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重构可能
开封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主要分布在市区及其周边的县域。这些资源涵盖了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多种形式,构成了以市区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重构的可能性在于运用GIS技术对这些资源点进行空间分析,以确定最优化的空间布局方案,确保资源点的分布既遵循历史脉络,又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此外,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点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利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网络,减少游客的旅行时间,增强旅游体验的品质[3]。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精确管理和高效运用,从而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iWYbX/NBti0t/Tzv/6pw7Q3tTlKP5il920NyFOEPfaU=与再造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提炼其精神内涵与历史意义,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所在。通过专家的深入解读和学术研讨,可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深度。利用现代科技,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从而提高旅游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通过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激发游客的购买兴趣,提升纪念品的价值。如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关北黄河堤顶,主要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焦桐林四部分组成,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干部德育教育基地。将焦裕禄纪念园的相关相册、书册、文创作品以及焦桐系列产品,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4]。
(三)红色文化资源空间重构与价值再造的协同效应
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空间重构与价值再造的协同效应。空间重构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价值再造则能增强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具体措施应包括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市场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为:
1.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机制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以及社会广泛支持,形成多方协同的合力。例如,可以成立红色旅游发展联盟,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共同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通过这种联盟,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推动红色旅游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为了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提升资源的保护水平和开发质量。例如,可以设立红色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项目。通过这种专项基金的支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
为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可以通过特定纪念节日+文旅研学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机制的创新。通过政策驱动和机制创新,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政策驱动下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政策导向是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一方面,通过制定特定政策,明确开封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核心任务及保障措施;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多元渠道,支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改善政策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红色旅游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此外,实施“一站式”服务,简化红色旅游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也是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
(二)机制创新与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
机制创新在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采用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到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中来。此外,还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创新管理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以提升红色旅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红色旅游项目的运营更加规范、高效,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此外,实施“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是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红色旅游的智能化管理和优质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率,还能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具体来说,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游客的偏好、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云计算则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确保旅游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客流情况,合理调配资源,优化游览路线,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提升整体游览体验。
为了确保这些举措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确保各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通过合同约定、收益分成等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方法。只有当各方的利益得到妥善处理,才能确保红色旅游项目的长期稳定发展,从而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政策驱动与机制创新的协同推进策略
政策的推动与机制的创新是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必须加强政策与机制之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与机制高效对接,构建政策引导与机制保障的良性循环体系。利用政策引导促进机制创新,再通过机制创新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政策与机制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机制的顺畅运作。其次,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利用策略不仅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更是对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综合考量。开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科学开发、深度挖掘与社区参与等多维度的策略,能够有效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
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必须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首先,制定系统的开发规划,结合环境、文化与市场需求,确保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封地区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应通过科学评估,确定其开发潜力与保护底线。建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机制,制订详尽的保护条例和实施细则,确保历史遗迹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管理与虚拟现实技术(VR),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的监测与管理。通过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实时评估资源的保护状态,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二)旅游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利用
开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不仅关乎历史和教育价值,还涉及如何将这些宝贵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深入分析历史事件、人物与背景,提炼出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创新性的旅游产品设计提升其吸引力。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展览的引入,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率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重现历史场景,使游客能够在参与中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结合地方特色,增强游客的购买意愿与文化认同感。这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红色文化的精神,使其更具时代价值。
(三)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地方社区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旅游发展,还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社区居民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传VfH+3yuvVZUlBjhUx9J57g==播者,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红色旅游的质量与深度。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红色旅游的认同感与参与感,激发其参与热情。实施社区发展项目,与居民共同策划旅游活动,可以在提升旅游体验的同时,增强社区经济的活力。例如,通过地方居民导游服务、手工艺品的展示与销售,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实现“旅游+社区”的良性循环。
同时,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保障居民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利益,使其能够分享红色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这种共赢的局面,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将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开封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本研究通过对开封红色文化赋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路径,旨在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发现,科学的空间布局和深度的价值挖掘是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则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地方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够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还能促进旅游与社区经济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和实践模式,开封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有力支撑。因此,应加强今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1] 赵冰波.加快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学习论坛,2014(11):63-66.
[2] 徐敏.开封文化旅游发展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98.
[3] 孙建国,张玮橦,田明甫.基于GIS的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及保护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6):101-107.
[4] 王爽.文旅融合背景下四平地区公共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J].嘉应文学,2024(5):122-124.
[5] 王灿.开封市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9):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