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国有金融资本主要集中在个别金融细分行业,金融行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较为突出,有必要通过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调整各金融细分行业比重。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有金融资本的作用和布局现状,提出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的策略。相关策略的提出对于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实现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国有金融资本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是调整和重新配置国有金融资本的过程,可以实现国有金融资本在各金融细分行业合理分布和高效利用,提高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增强国有金融机构的活力和影响力,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维护金融安全、推动金融改革以及提升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金融资本战略性、安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重要举措。
国有金融资本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现状,提出优化布局的措施,从而使国有金融资本更好发挥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国有金融资本的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属于国家全民所有,具有公有制性质。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增强了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主导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经济。通过国有金融资本,国家能够有效控制重点金融机构,从而引导金融行业、金融市场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对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采用国有独资或全资方式进行运营;对于重要金融机构,国有金融资本通过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参股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和主导。
(二)政策导向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职能,对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第一,国有金融资本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国有金融资本推动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多政策性、长期性资金支持,如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资金支持;第三,国有金融资本践行金融为民的宗旨,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资金支持的作用。
(三)防范风险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通过监管国有金融机构,实现对国有金融资本的统一管理、穿透管理和统计监测,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一,国有金融资本注重长期稳定发展,强调风险控制和金融安全,不单纯追求盈利;第二,在金融关键领域和重要金融机构中,国有金融资本进行必要控制,便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四)保值增值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是国家对金融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和在投资中形成的权益,国有金融机构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实现国有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在保障国有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前提下,确定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与国有金融机构的收益分配,规定国有金融机构上缴利润比例,保障国有金融机构运营的同时,实现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
(五)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国有金融资本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31f813922bcd22192dc76ac15b3e10cc结构调整。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有金融资本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信贷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增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现状
(一)行业分布
1.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分布
根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截至2022年末,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总额27.6万亿元。在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参股金融企业中,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分别为26.9万亿元、0.7万亿元,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352.3万亿元、48.5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和国有金融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金融企业。从在各金融细分行业所占比重来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分别占64.4%、3.5%、3%。 由此可见,国有金融资本权益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其他金融行业占比很小。
2.金融业机构资产负债统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末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61.09万亿元,同比增长9.9%。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分别为417.29万亿元、13.84万亿元、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5.6%、10.4%。银行业总资产占绝大多数,并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机构所有者权益为40.31万亿,同比增长8.1%。其中,银行业34.16万亿,同比增长8.8%,证券业3.42万亿,同比增长6.1%,保险业2.73万亿,同比增长1.2%。金融机构所有者权益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同比增长速度大于证券和保险行业。
通过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和金融业机构所有者权益数据比较,我国金融业机构主要由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金融机构资产集中在国有金融机构,金融各细分行业发展不均衡,银行业规模“一枝独大”,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行业规模偏小。
(二)资金成本和效率
1.资金成本
从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方式可以将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直接从资金供给方筹集资金,没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参与,如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从资金供给方筹集资金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保险等。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融资成本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市场利率、政策环境、企业信用等多方面因素。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因此企业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进行。对于信用良好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较为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从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难度和成本,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需要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对金融市场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支持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发展。由于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需要从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的层面进行优化调整,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完善。
2.资金效率
由于金融资产和负债过度集中在银行业,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扭曲风险定价,导致金融资产风险明显向银行业集中,部分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资金配置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其他金融行业发展不完善,金融资产需求和金融资产供给不平衡,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途径受限,加重了高储蓄率和金融资产短缺的状况,进一步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的方式,健全金融市场、丰富金融产品,为资金供需两端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从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国有金融资本分布集中的原因
国有金融资本集中在银行业,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在金融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银行作为最主要的金融中介,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资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地位。银行在资金中介、信用创造、支付结算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加上资本充足、监管严格、风控成熟,银行业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容易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青睐。证券等行业由于风险相对较高,容易产生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风险,同时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利率变化、通货膨胀、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相对不可控。同时,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时,资金供需两端对证券等行业的需求相对不足,此外,金融市场的缺陷容易产生消极效应,抵消证券等行业本应能够发挥的积极效应。因此,从风险和效益两个角度看,证券等行业并不占优势,难以获得政策支持,进而加剧了金融行业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优化金融行业结构是改变现有不均衡状况的主要途径。随着金融监管能力提升和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增强,证券等金融行业的风险趋于相对可控,可以从政策上给予证券等金融行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依然需要注意,金融市场不规范、金融市场缺陷对证券等金融行业产生不利影响,避免由于个别消极因素阻碍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从国有金融资本视角来看,需要思考如何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各金融细分行业布局,适应经济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统筹协调金融行业发展,深化金融改革,为金融行业均衡发展创造政策条件和实践空间。
三、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的措施
推进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通过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各金融细分行业的比重,实现金融行业结构的改变,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金融资本做大做优做强和更好发挥作用。
(一)构建国有金融资本补充机制
针对证券、保险等行业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偏少的情况,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构建国有金融资本补充机制,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制定国有金融资本补充方案,通过资本补充、利润转增等方式补充国有金融资本。
(二)制定国有金融资本出资标准
国有金hLuI3LtblGtLqyGPXJzYqA==融资本出资既要发挥国有金融资本的主导作用、政策导向作用,又要能够保证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促进金融行业合理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因此,需要制定国有金融资本出资标准,对国有金融机构、金融行业进行综合评判,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效益,使国有金融资本出资更加科学、客观、合理。
(三)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综合效益评价
从国有金融资本的角度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应当根据国有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各金融细分行业发展规律、市场需要,建立经营业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职能发挥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为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提供参考指标。
(四)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监管
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需要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从全市场、全产品、全业务、全数据、全口径五个维度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对国有金融机构的控制力,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按照各类国有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依法合规开展经营。
(五)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与金融市场建设密不可分,金融行业的均衡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其必要条件之一。需要从金融制度、金融政策、市场结构上,加强金融市场建设,防止金融市场的缺陷降低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是国有金融资本适应市场变化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进行的调整。通过梳理国有金融资本的作用和现状,分析目前资金成本和资金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的策略,包括构建国有金融资本补充机制、制定国有金融资本出资标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综合效益评价、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监管、加强金融市场建设。这些策略的提出对于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提升国有金融资本的效率、稳定性和公平性,保障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具有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政府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政策协调,研究出台国有金融资本优化布局指导意见,从机制、标准、效益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国有金融资本监管和金融市场建设,推动金融行业均衡发展,提升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和企业融资难度,使国有金融资本更好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作者简介:魏彬,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国有金融资本、国有资本、地方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