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

2024-12-23 00:00:00徐天择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12期
关键词:核心家庭小家庭李银河

家庭,如同一棵生命之树。每一代人都是树干上的一环,彼此紧密相连,同时又各自独立,彰显着独特的生命力。而枝叶则象征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在这棵树的庇荫下生长,互相交织、碰撞、扶持,彼此间的关系和纽带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演变。

李银河在《一爷之孙》中,以北京一个六代百余人的林姓家族为切入点,通过访谈揭示了这个典型家族人际关系的变迁,进而反映了中国家庭模式的转变——从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结构,到逐渐转向以夫妻关系为主。

李银河首先对核心家庭与扩大家庭作了定义,清晰区分了两者的不同,指出现代家庭正经历从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尽管林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却映射了时代的发展。随着个体独立性增强,家庭纽带逐渐从大家庭的亲属关系转向小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李银河还分析了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夫妻关系逐渐取代亲子关系的趋势。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揭示了家庭模式、功能和地位的转变。最终,李银河总结了家庭与社会、家庭与个人、大家庭与小家庭的关系,指出家庭小型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对于作者总结的趋势,我有些认同也有些疑问。虽然中国家庭确实在从超核心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型,但我对于“家庭主义将不再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以及“中国家庭与西方家庭的区别将不再明显”的观点存有疑虑。家庭主义是否真的会在中国文化中消失?中国家庭与西方家庭真的会趋于一致吗?

我认为,中国家庭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不会轻易消失。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始终独特且重要,家庭文化与西方家庭的区别将依然存在。中国的家庭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等传统的影响,家庭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因此,家庭主义可能会经历时代性与社会性的转变,但绝不会消失。

尽管中国家庭和西方家庭之间的差异在缩小,但两者不会趋于一致。中国人对于家庭的理解与西方人不同,尤其在面对个体与家庭的关系时,中国更强调家庭的影响,西方则偏向个人的独立性。在中国人眼中,家庭是一棵生命之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洗礼,树木的年轮不断增生,家庭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每一次的风霜,每一次的更替,都在这棵树的肌理中留下印记,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变。

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家庭的根基依然深深扎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家族的精神与情感始终在这棵树的每一片叶子中延续、滋养,传承着无尽的力量。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西米绘图)

猜你喜欢
核心家庭小家庭李银河
“小家庭年夜饭”吃出别样“年味”
江淮法治(2022年2期)2022-03-17 08:54:12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海峡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18
王小波的情话
北广人物(2018年28期)2018-07-30 03:41:38
古人并非多子多福
读者(2018年6期)2018-03-01 15:35:17
安冈章太郎文学探源
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
对Hmongb从“家”到“村”的形成研究
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影响与政策建议
中州学刊(2014年9期)2014-10-20 08:07:59
原谅,但不要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