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角色定位和培养策略

2024-12-22 00:00:00罗巧
传播与版权 2024年23期

[摘要]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编辑队伍中的新生力量,还是编辑队伍中的主力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出版融合进程不断加快,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工作要求、业务分工以及职业素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角色定位和培养策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编辑必须立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能力,明确编辑角色定位,扮演好选题策划的执行者、学术质量的把关者、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者、作者和读者的服务者、学科发展的观察者和国际化发展计划的实施者等角色。在青年编辑的培养策略方面,出版单位应着力构建完善的青年编辑培养体系,始终坚持以学术型编辑为核心,突出以新媒体型编辑为支撑,重点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

青年编辑人才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须要大力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青年编辑人才。编辑是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居于出版业的核心位置。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的科技革命让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切实体会到科技的重要性。而在这其中,人才将起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1]。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高素质人才供给远不能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般性人才较多,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较少;具备单方面特长的人才较多,但具有跨行业、跨学科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掌握传统出版技术的人才较多,但熟练运用新媒体、全媒体技术的人才较少;单兵作战型人才较多,领军型人才较少;立足国内的人才较多,国际性人才较少[2]。青年编辑人才是建设和实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在角色定位、能力建设、培养策略上都有其时代特色和要求变化。本研究探讨青年编辑在新时代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总结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策略,为科技期刊培养适应新时代变化,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青年编辑提供参考。

一、青年编辑在新时代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近年来,随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步伐的加快,青年编辑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层次青年人才加入科技期刊编辑队伍,这些人员多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科研背景[3]。但由于这些人员入行时间较短,对编辑出版行业认识不够深刻,普遍缺乏对自身清晰的职业认知和角色定位。与国际出版机构的集约化办公、规模化运营、精细化分工不同,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都是以非独立法人的单刊编辑部的形式运营,人员较少、结构单一,学术编辑、文字编辑、技术编辑、新媒体编辑、数字出版编辑等多个岗位无法实现准确分工,编辑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这就要求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准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一)选题策划的执行者

选题策划是科技期刊获得优秀稿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质量和读者吸引力。青年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的生力军,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青年编辑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这使得他们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学术热点,为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二,青年编辑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敢于尝试新的选题方向和编辑方式。他们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选题策划思路和方法。这种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不断优化的重要动力。因此,青年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主动作为,勇于尝试,有意识地通过策划专题、组织学术会议、组稿约稿等方式,汇聚学术热点,引领学术方向,促进学术交流,吸引优质稿源,推动期刊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

(二)学术质量的把关者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提升学术质量,科技期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身的学术品牌,获得行业领域的认同。在目前编辑学者化、专业化的人才建设共识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都具备硕士、博士学历背景,同时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对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术,在科研设计、实验操作、图表制作、数据分析等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从专业角度把握稿件的学术价值,发现稿件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因此,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积极发挥自身作为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把关者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科研经验,在稿件筛选、编辑加工等环节对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严格的审稿和规范化的编校加工,以提高论文质量,维护科技期刊的学术声誉和权威性。另外,青年编辑应熟练掌握学术出版规范和伦理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杜绝论文出版过程中的抄袭、伪造数据、图表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出版的纯洁性和公正性,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

(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者

青年编辑思维活跃,行动力较强,对新媒体、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能够迅速掌握并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学术传播。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传播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纸刊发展到电子版、网络版、在线版等。青年编辑应密切关注出版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传统出版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渠道,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将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传播推广工作中,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提升学术论文的传播速度,助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切实推动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四)作者和读者的服务者

基于精准的数据为读者、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于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4]。编辑是期刊与专家、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5]。青年编辑应该主动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以新媒体、新技术为支撑,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数据分析、润色加工等服务。首先,在论文的编校加工方面,青年编辑可以借助期刊的优质资源,主动为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引,如将期刊既往已发表的同研究领域论文发送给作者,供作者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论文的规范性。其次,在论文的传播推广方面,青年编辑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优先出版、精准推送等形式丰富论文的传播渠道,扩宽论文的传播途径,提高论文的显示度。最后,青年编辑要做好论文发表后针对作者的后期服务工作,如主动将已发表论文的电子版发送给作者,供作者后期使用;将论文的引用情况反馈给作者,增强作者的科研和写作热情;将后期同研究领域论文发送给作者,为作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等。总之,青年编辑应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构建全流程、全链条的服务体系。

(五)学科发展的观察者

学科发展方向是科技期刊开展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制订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引导。高质量的科技期刊是能够及时捕捉学术热点,展现学科发展前沿动向,与学科科研整体方向一致的平台。青年编辑属于复合型人才,追求优质的出版内容始终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成长的着力点[6-7]。加强优质出版内容建设,不仅要求青年编辑具备围绕出版优质内容的全链条、全流程工作业务能力,而且要求其具备洞察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和全局性的能力,能够做好学科发展的观察者,提升学术鉴别能力,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精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8],进而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将学科发展融入期刊的内容建设中,确保期刊能全面反映学科发展,发挥期刊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青年编辑应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品牌学术会议、与科研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学术共同体和学术网络等方式,紧密跟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了解学者们的关注点和研究方向,以便在编辑工作中更好地把握稿件质量和学术价值,为期刊的学术定位和内容策划提供参考。

(六)国际化发展计划的实施者

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应该体现在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显示度方面。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就是要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更快更强地展现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树立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品牌。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是我国科技期刊重要的发展方向,青年编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期刊国际化发展计划的实施者,青年编辑要拓展国际视野,追踪国际出版行业发展动向,明确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包括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国际优质稿件、扩大国际作者和读者群体等,并且分析竞争对手及国际同类期刊的优劣势,制订并实施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计划。同时,青年编辑要主动加强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学者建立广泛的联系,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期刊编委或审稿人,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或数据库建立合作关系,以提升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在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青年编辑还应不断学习国际出版业的学术规范、伦理要求和出版标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编辑能力;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和期刊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和优化国际化发展策略,了解国内外出版政策的变化,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二、面向新时代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培养策略

(一)坚持以学术型编辑为核心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编辑工作归根结底始终应该以做好学术论文的编辑加工为核心,这也是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做好科技期刊的“把关人”,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始终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本职工作[9]。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而言,做好稿件的编辑加工,不能仅停留在对稿件的格式框架、标点符号和文字表述等外在形式的修改,还要对稿件的内在学术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目前,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依然是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专家外审在稿件取舍、专业把关方面发挥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但目前诸多优秀的审稿专家会参与国内多个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工作,审稿专家数量和待评审论文不成正比[10],

并且还存在少数专家消极评审、不按时评审、非本人评审等情况,部分审稿专家返回的审稿意见可能只有对稿件采用与否、实验设计是否科学的大体意见,没有逐一指出稿件存在的专业问题。学术无小事,稿件中任何一点学术上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学术成果的不可信、被质疑。这就要求责任编辑在稿件的学术质量把关方面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审专家,自身要懂专业、精专业,能从稿件的专业性、学术性方面对稿件进行审查,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如实验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队列纳入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具有可比性,结果呈现是否完整,数据统计方法是否正确等。因此,在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培养过程中,科技期刊要以“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为培养目标,坚持学术型编辑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动摇[11]。

(二)突出以新媒体型编辑为支撑

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12]。近年来,精准推送、虚拟专辑、网络首发、人工智能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出版形式凭借传播形式多样、传播渠道广泛、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目标人群定位准确等优势成为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新兴传播形式。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壮大数字出版产业,大力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具备增强服务意识、掌握新媒体运营技术的新媒体型编辑成为当前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编辑是出版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的转型发展[13]。青年编辑要立足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主动为期刊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手段与期刊出版有机结合,优化出版环节,搭建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但受限于当前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小而散”,且多依托于科研院所,不具备独立人才引进资格的运营模式,科技期刊要运营新媒体,多需要从内部现有人员着手,挖掘和培养掌握新媒体运营技能,具有一岗多能的新媒体编辑,以适应和满足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打造多维度的传播渠道和运营体系。

(三)重点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提升国际化水平也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具备国际视野,能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精准把握学科热点,掌握现代化办刊技能,能够带领期刊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的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是推动科技期刊走上国际化办刊道路的重要资源。作为新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其不能仅停留在稿件的编辑工作上,更多的是要走出去,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同行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眼界,掌握学科发展动向,追踪学术研究热点,同时要与相关专家、学者建立友好的关系,加强沟通,一方面为期刊争取优质的稿源,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期刊在专业领域的显示度和活跃度,带领期刊走出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可以借鉴“光学期刊联盟”“材料期刊联盟”的发展经验[14-15],依托省级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或行业协会,探索将来自不同期刊的同学科领域的出版人员汇聚在一个学术平台上,该平台汇聚国内外最新期刊出版行业的学习资源,所有人员能够共享国际化办刊实践经验等,并达成行业共识,推动各刊协同发展。同时,该平台可以通过在线上和线下举办专题研讨、信息交流或学术沙龙等活动,鼓励青年编辑进行编辑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以进一步开拓青年编辑的办刊视野,提升其业务能力,促进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背景下,出版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及生存挑战,这是每一位出版人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青年编辑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变革的重要节点,青年编辑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明确角色定位,强化职业素养,增强自身能力,紧跟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时代步伐,勇挑时代重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国际化、复合型编辑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庆辉,于淼,郭述金.科技期刊人才队伍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4):204-207.

[2]魏玉山,范军,李晓晔,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8(02):32-36.

[3]杜焱,邓履翔,刘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4(06):87-94.

[4]林松,于洋,段桂花,等.重视作者需求 依托互联网络 拓展期刊服务: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7(S2):122-124.

[5]刘静雅,刘惠琴.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天津科技,2024(01):52-54.

[6]熊力.青年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培养方向与路径[J].采写编,2023(05):143-145.

[7]闫秀莹.数字时代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职业素养的培养向度[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2(05):112-115.

[8]李晓濛,韩鹏煜,刘媛.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自我培养路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06):248-251.

[9]李绍云.新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传媒论坛,2023(18):98-100.

[10]王治钧,贺颖.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及其区块链技术防范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09):1138-1145.

[11]王妮,蒋永忠.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19):71-74.

[12]罗巧.科技期刊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7(12):17-18.

[13]周畅.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8.

[14]胡冰,段家喜,杨蕾.光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新思路[J].传媒,2015(17):15-17.

[15]迟美,刘冬,周海燕,等.材料期刊社集约化办刊的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09):79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