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革命对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使专业知识的传递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和更具挑战性。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课程为例,以研练融通为目标,将软、硬件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融为一体,依托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轨道实训中心车站机电实验设备,运用OBS(视频录制和视频实时交流软件)制作教学实践内容可视化教案,实现技术与课堂之间无缝衔接,突破传统教学法的单一性和理论性,提升信息化职业教育水平,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革命;计算机虚拟仿真;可视化教案
ExplorationofClassroomRevolutioninthe
"ApplicationofUrbanRailTransitElectromechanicalEquipment"
inVocationalCollegesBasedonInformationTechnology
DongMeng*
TianjinTransportationTechnicalCollegeTianjin300380
Abstract:Classroomrevolu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thereformofvocationaleducation.Withthehelpofinformationtechnology,thetransmissionofprofessionalknowledgecanbecomemorediverseandchallenging.Thisarticletakesthecourse"Application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inUrbanRailTransit"asanexample,withthegoalofintegratingresearchandpractice,integratingelementssuchassoftwareandhardwaretechnology,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organizationform.Relyingoncomputervirtualsimulationtechnology,thephysicalequipmentofthestation's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intherailtrainingcenter isused.OBS(VideoRecordingandRealtimeCommunicationSoftware)isusedtocreateavisualteachingplanforteachingpracticecontent,achievingseamlessconnectionbetweentechnologyandtheclassroom,breakingthroughthesingularityandtheoreticalnatureof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improvingthelevelofinformationvocationaleducation,andimprovingtheeffectivenessofcourse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zation;Classroomrevolution;Computervirtualsimulation;Visuallessonplans
一、课程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的认知和运用,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正确规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管理和操作能力,解决运营中出现的乘客出行、交通安全、运行效率等一系列问题。
在传统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训设备有限,教学载体多样性不足
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组进行,教师分别对每组进行实训现场指导,教师讲授时间长,小组人均实操时间较短,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好。
(二)企业需求未融入日常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整体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不能进行有效互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校内教学无法真实呈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地铁站务工作项目内容。课程教学缺乏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未能把企业需求融入日常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企业实践能力提升没有明显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
大部分教学活动是在教室中,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互动少,学生缺少参加指定课程活动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事先确定的教学模式。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5%)、课堂作业(10%)、实训操作(15%);期末测评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开放性、实操性等主观试题较少,考核手段较为传统,无法考查学生面向工作岗位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总体而言,该课程对学生的企业实践能力考核不够,学生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
二、课程教学目标确定
(一)素质目标
侧重职业责任感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车站岗位上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指挥,注重配合;具备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职业安全、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具备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职业素养;具备沉着冷静、灵活应对各类机电设备突发状况的素养。
(二)知识目标
了解车站机电设备的设置要求与构造,熟悉车站机电设备(AFC、站台门、FAS、环控、电扶梯、低压配电、给排水等)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运行监控模式;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操作方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基础维护保养程序。
(三)能力目标
能够依据车站机电设备操作程序完成车站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等相关工作;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管理能力;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基础维护保养能力。
三、基于课堂革命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OBS软件自助做课,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
OBS(OpenBroadcasterSoftware)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视频录制和视频实时交流软件,其有多种功能并广泛使用在视频采集、直播等领域。OBS软件降低了教师自助做课的技术门槛,教师自己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调整在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软硬件要求低、操作简便,能够让每一位具备技术能力的教师投身于信息化教学。
通过视频录制和视频实时交流软件OBS自助做课,将传统PPT演示教学法与手机、在线课程相互结合,打造实训课程为“课堂面授+在线自学+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训教学,实训课前,学生在线学习,教师根据本次实训内容预先录制好视频(动漫助教式微课、手绘动画式微课等),了解本次实训课程涉及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操作使用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实训课时,学生总结在线自学内容,参照岗位标准操作实训设备,缩短教师频繁指导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练习操作时长,夯实学生就业技能,自主练习后小组互评,师生共同探讨实操的易错点和难点;实训课后,学生总结实训过程,撰写实训报告。
(二)对接岗位需求,优化课程实践项目
依托“1+X”证书制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中级考核内容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运用”课程教学内容相融通,以任务为主导进行实训教学。“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是一体的、融通的、相辅相成的。课堂革命的实施过程要把职业技能融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企业的需求,掌握企业实践操作的技能,实现“X”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三)搭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平台
依托产教融合项目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拟实训平台”,创设虚实结合学习环境。学生先在虚拟仿真平台完成实训练习,熟悉设备操作过程,再在实训机电设备前进行岗位模拟训练,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实现技能学习和岗位训练的衔接(见图2)。
四、教学实施情况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常见机电设备共六个实训项目为主线,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实训教学研练融通(见图3)。
(1)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动漫助教式、手绘动画式视频课程,了解本次实训课程涉及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操作使用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探讨梳理设备操作方法。
(2)课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操演练,强化技能,以行促知;在实际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任务研究,找出小组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教师梳理此次课程涉及的设备操作技能知识,总结重难点。
(3)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遇到的操作问题修订快课资源,标注易错点和难点,重新发布视频资源,修正学生操作问题。
五、课程评价体系
以实训操作技能为考核点,实施全过程评价。
考核注重学生车站机电设备运用和操作综合能力,由虚拟平台智能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组成,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大赛、“1+X”技能证书和地铁站志愿活动等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1)调研评分。针对小组课前调研成果分析由其他各组对汇报小组的成果进行平台打分。
(2)虚拟任务评分。虚拟任务演练由计算机仿真平台系统根据操作流程对学生打分。
(3)实操任务评分。实操任务演练由教师结合学生实操任务演练过程和学生总结的实训工单进行评分。
(4)增值评价。根据学生参加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大赛、“1+X”技能证书和地铁站志愿活动情况,根据学生能力提升情况酌情给分。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快课教学法:Elearning与HyFlex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2]张煜雪,赵国栋.韩国高校“翻转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以CHANGE模型为例[J].教学研究,2020,43(04):814.
[3]王晶心,原帅,赵国栋.混合式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国内一流大学MOOC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5):3947.
[4]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5]郭善新,林旭云,李小燕,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电子工程制图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01):9095.
[6]纪凯.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8386.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快课技术的“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24H088;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模式变革研究,课题编号:2024H084
*通讯作者:冬萌(1989—),女,蒙古族,内蒙古锡林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