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大学生职业理想为因变量,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对信息化视域下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大潜变量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产生影响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基于研究结论,笔者针对上述四个层面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视域;大学生;职业理想;结构方程模型
一、概述
“信息化”[1]这一概念在许多国家颇受重视,在此背景下,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需培养一大批有理想、能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2],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信息化视域下,科学崇高的职业理想对于培养高素质、适应性强的人才队伍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理想通常指个体对未来工作行业、工作种类及事业成就等方面的向往和追求[3],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职业目标等的具体体现[4]。有研究[56]认为,职业理想具有阶段性、个体差异性、时代性等特征。
当前,我国对职业理想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研究鲜少从信息化视域进行考虑,且多侧重于高职院校,对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深入。
二、模型构建
(一)理论模型构建
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因素众多,可归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
个人因素: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是影响职业理想的重要因素,通过个体性格特征、个体职业偏好、未来规划等来反映。
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体的重要生活空间,家庭成员的支持度、家庭期望值、家庭经济条件均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因素:对于大学生,学校是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之一。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受到学校所开课程、实习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除获得收入满足需要外,还需获得社会地位、社会价值[7]。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大学生职业理想为因变量,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对信息化视域下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大潜变量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产生影响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二)研究假设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个人因素对职业理想有正向影响。
假设H2:家庭因素对职业理想有正向影响。
假设H3:学校因素对职业理想有正向影响。
假设H4:社会因素对职业理想有正向影响。
所构建理论模型最终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及预调查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职业理想定位五个维度,共26个问题。
(二)预调查及其结果
为确保问卷合理有效,在开展正式调查前,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以在读大学生为对象展开预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3%。
1.问卷信度分析
为保证量表内部一致性,本文运用SPSS进行信度分析。经分析,各题项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8,表明问卷具有高信度。
2.问卷效度分析
由于问卷为自编问卷,故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1)KMO和巴特利特检验。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KMO值为0.788>0.7,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为0.000<0.001,拒绝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零假设。故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效度结构较好。
(2)主成分提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前五项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403%,说明能较充分地反映原始数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以在读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57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14份,有效回收率为83.3%。
四、模型检验
(一)测量模型检验
从信度、效度、相关性三部分出发,对测量模型进行检验。
1.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运用SPSS进行检验,得到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和Cronbach’α,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组合信度及平均方差抽取量。
如表1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α均大于0.7。经计算,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大于0.5,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
2.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对各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职业理想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且皆为正相关关系。
(二)结构模型检验
运用AMOS对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以卡方/自由度(χ2/df)、GFI等值为主要参考评价指标,检验模型适配度。模型修正后的拟合结果见表3。
由此可见,模型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临界值,模型拟合效度较好。最终模型如图2所示。
五、结果汇总及分析
运用AMOS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假设1~假设4均成立(C.R.>1.96,p<0.05),具体结果见表4。
如表4所示,在信息化视域下,个人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作用最大,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647;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作用次之,为0.644;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分别为0.277和0.256,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由图2可知,大学生职业理想的部分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间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信息化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理想受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且大学生职业理想的部分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
(1)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2)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
(3)个人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作用最大,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影响作用次之。
(4)大学生职业理想的部分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建议
1.个人:深化自我认知,完善职业规划
正确且深刻的自我的认知、科学完备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作为职业理想的主体,大学生需要深化自我认知,完善职业规划[8],从而树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家庭: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家庭是大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有着深远影响[9]。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引导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其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
3.学校:提供教育支持,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生形成制约力学的过程中,学校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这启发高校在学生职业发展工作中,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提供帮助,辅助学生探索和认识自我,明确自身职业定位,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4.社会:增大宣传力度,重视网络信息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通过网络,大学生能够了解到各式各样的职业信息。同时,由于网络信息十分繁杂,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其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主流价值观。
研究表明,社会主流观念也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从这一角度出发,学校通过将主流观念和优秀文化融入网络建设中[10],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11]。同时加强对于网络环境的把控,对不良网络信息予以整治,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EB/OL].(20060319)[20240128].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15999.htm.
[2]赵凌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EB/OL].(20221208)[20240128].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12/08/nw.D110000gmrb_20221208_106.htm.
[3]张继延,万勇华.试论职业理想及其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7778.
[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学院组编.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宋长生.职业理想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6]张继延,万勇华.试论职业理想及其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7778.
[7]陈岩.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认知影响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8]任伟.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理想培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21.
[9]牛丽鸽.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0]张亮.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引领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20.
[11]刘柯欣.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与择业取向[J].青年发展论坛,2023,33(04):344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化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理想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cx202332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舟(2003—),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学;王洋(200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费杉杉(1981—),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