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阅读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更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阅读空间。2021年6月,文旅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推进公共图书馆功能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升级,拓展与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本文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汕尾市发展规划与汕尾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现状,探析共享共建模式下汕尾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服务融合、多元参与、协同创新”的建设发展思路,提出“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共享共建 公共阅读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融合
共享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等人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的专业术语:“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新型的公共阅读空间正在演变为城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形式之一,“文化+服务”融合模式的探索广泛开展,尤其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率先开展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已有的公共阅读空间主要是面向公众开放,以提供场地和图书资源为主。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数据信息铺天盖地呈碎片化形式向公众袭来,传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空间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需要在突出文化需求功能的基础上,强化参与者的体验感。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笔者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与汕尾市发展规划,结合学界当前研究成果,从汕尾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出发,研究共享共建模式下汕尾市公共阅读空间“服务融合、多元参与、协同创新”的建设发展思路,提出“政府+社会+市场”的合作形式。
汕尾市公共阅读空间服务现状
汕尾市公共阅读需求分析。笔者在图书馆、学校、商业中心等公共场域面向汕尾市居民发放问卷,并进行实地访谈和观察。2024年6月3日—7月21日,笔者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共采集324份有效问卷和20份访谈资料,随后采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0~40岁的占64.5%,10~20岁的占17.3%;周均课内阅读时间达1~5小时的占57.4%,达16小时以上的占5.2%;周均课外阅读时间达1~5小时的占61.7%,暂未有课外阅读经历的占9.8%(见表1)。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其所在家庭阅读氛围一般,但99.4%的受访者认为阅读有益,有必要进行课内外阅读。调查发现,汕尾市居民普遍有阅读需求,但同时面临着沉溺电子产品、工作压力大、缺乏阅读时间等问题。
汕尾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现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汕尾市各图书馆、商业书吧、社区图书室等公共阅读场所,笔者有如下发现:汕尾财政支持建设1座市级图书馆、4座区县图书馆,以及若干依托社区(村镇)活动中心建立起来的阅览室;商业性质的大型书店有愈欣书店、新华书店、聚阅书吧等。近两年,受文化潮流影响,“咖啡+书屋”的模式在全国开始流行,汕尾也陆续出现此类运营模式的阅览场所。以汕尾市图书馆为例,全馆占地1200余平方米,一楼二楼面向公众开放5个阅览室,其中借阅室1个、少儿阅读室1个、自习室1个、无人自助借阅室2个。其他公共阅读场所空间较小,商业性阅读空间环境较好,但价格较高。汕尾居民大多认为当前汕尾的公共阅读场所不够多,现有场所书籍也比较少,希望能够增设面向市民的图书馆、咖啡+书吧、电子阅览室等公共阅读场所。通过整理矩阵文本,笔者归纳了受访市民的建议:一是在政府层面,希望能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各类阅读硬件资源,加大阅读公共服务购买力度,扩建、新建智慧图书馆,并大力宣传和鼓励公众进行阅读,邀请名作家开展读书讲座;二是在社会层面,鼓励商业书店进驻汕尾商圈,加强社区阅读场所建设。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有益经验。各种形式的公共阅读空间为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汕尾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海滨城市,近年来侧重打造自身的特色文旅名片,而“书香汕尾”的构建对于汕尾市的整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汕尾市经济文化水平相较于一线城市来说较为初级,因此,在借鉴先进案例时,笔者选取了与汕尾市人口密度、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发展需求相近相似的三个国内城市——温州、江阴和张家港,进行了重点分析(见表2)。
共享共建模式下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发展建议
目前,汕尾市城乡居民的阅读需求逐渐增多,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作为知识交流、文化传播、休闲交友的书香空间,兼具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笔者从汕尾当前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出发,借鉴其他先进案例的建设、发展、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供给能力,提出共享共建模式下新型汕尾市公共阅读空间“服务融合、多元参与、协同创新”的建设发展思路。通过这种共享共建模式,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不仅能够丰富城乡文化设施,还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协作,形成公共阅读空间的多元共建模式。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功能定位,共同协作,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政府作为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主体不仅在组织和服务管理层面发挥作用,而且在连接市场和社会资源层面具有协调作用。多元化主体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助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发展:第一,增加财政预算,建设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确保覆盖范围更广,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第二,为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激励其探索“图书室+咖啡/花店/茶楼”的商业合作模式;第三,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将学校图书馆、单位图书室等阅读场所适时向公众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第四,加强数字化公共阅读平台建设,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有声读物资源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服务内容“业务混搭”,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多样化功能。公共阅读空间大多从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出发,以提供场所和图书资源为主,在空间设计和服务内容上考虑较少。现代人在繁重的工作与学业压力之下,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需求更加广泛,除阅读需求外,还有休闲、娱乐、社交等功能需求。基于此,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功能“混搭”: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阅读空间除提供图书借阅、场地等服务外,还应增加电子阅览室、文化知识讲座等功能;第二,以市场为主导的公共阅读空间除提供图书展销和相关商品服务销售服务外,还应考虑用户的文化体验和精神需求;第三,利用社区和小区现有的公共空间,号召居民捐赠书籍和废旧设备,建立“小阅读角”。
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新型特色公共阅读空间服务。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的集阅读场所、图书资源与其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共享空间。汕尾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强区域文化资源统筹调度,推动辖区内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群团组织等单位参与“共享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因地制宜深入推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结合汕尾市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汕尾特色”的多功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第一,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文化资源,带动居民参与“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汕尾”、全民读书的文化氛围;第二,依托文旅资源建立公共阅读空间,例如,在保利金町湾、红海湾等热门景点建立“咖啡+书吧”“茶馆+书吧”等类型的商业性阅读空间,同时,政府部门完善周边配套,做好服务保障;第三,在重点村镇依托乡村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阅读室,实现共享公共阅读空间的“广覆盖”和“易使用”。
结语
在汕尾市城乡公共阅读服务供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公共阅读空间本身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更要关注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功能和服务需求,为城乡居民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共享共建过程中,汕尾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总结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区域文化发展需求和文化资源禀赋,打造了具有汕尾特色的海滨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汕尾文旅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本文系2024—2025年度汕尾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共享共建模式下汕尾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WSKYF-2024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概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10).
[2]侯凤芝.城乡融合发展中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建构模式研究[J].中国出版,2018(5).
[3]戴西伦.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研究现状及反思[J].中国出版,2020(10).
[4]司新丽.北京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特点、价值与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21(06).
[5]王勋荣.面向全民阅读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界,2022(08).
[6]金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在地性研究[J].中国出版,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