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不仅关乎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增强.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通过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数字化改革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此推动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基础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教学内容的形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积极发挥数字化时代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正确运用数字化技术,使高中数学更具吸引力与实用性.
1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1.1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在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教育亦如此.高中数学改革不仅可促进学科进步,更可助力学生素质提升和国家竞争力增强,数字化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同时,推动教学方法与内容现代化,如引入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可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2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在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改革核心在于利用科技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字化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资源、互动平台等,让数学教学更直观生动,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改革实现个性化学习,大数据分析指导教学策略调整,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升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
1.3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的数字化教育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改革后的高中数学课程,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工具,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和效率.高中数学课程的数字化改革,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无论是进度快的学生还是需要额外辅导的学生,都能在数字化环境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这种灵活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2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教育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许多教育工作者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观念,未能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价值和潜力.部分教育工作者仍然恪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未能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方法,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需求,使得课堂缺乏活力和互动性.此外,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仍持保守态度,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非学习的引导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2.2教学方式陈旧
多媒体数字教学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就目前阶段而言,许多学校与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板书与讲解的形式,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动交流性,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大大压制[2].教学方式的陈旧在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上也有体现,许多教师未能将多媒体工具、在线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得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依旧比较抽象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陈旧的教学方式通常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关注,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3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设备不完善
在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设备的不完善成为了一个显著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许多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缺乏系统化、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如互动式课件、在线题库和模拟实验等,这些资源的缺失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选择空间,使得教学内容难以与数字化手段有效融合.其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存在更新换代不及时的问题,陈旧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剧了教育不公平问题.
2.4部分教师数字化技术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数字化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进程的加速而愈发严重,无疑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阻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不仅应牢牢掌握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面对新兴的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显得手足无措,这些教师将精力全部用于提升专业能力上,对于如何有效整合数字化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缺乏清晰的认知与实操能力[3].许多教师无法熟练地操作如,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教学观光片等数字化软、硬件,或者不熟悉各种教学软件的功能,甚至求助于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3.1更新数字化教育理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抓住改革的契机以摆脱以往教学存在的困境.首先,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数字化多媒体系统,将其视为教学的有效工具,恰当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正确地运用数字化工具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加直观生动,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式教学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被具象化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运用几何软件可以动态演示几何图形的变换,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几何学的深层逻辑思维.其次,在线学习平台和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正确地运用数字化工具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在线上学习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创新数字化教学方式
创新数字化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整合在一起,并加以改进,构建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将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探索和解决,如通过编程软件让学生验证数学定理,或使用数学建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导学生如何有效检索、评估和使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中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批判性地思考.
比如,在教授数学中的“圆锥曲线”单元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来创新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如GeoGebra)展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些曲线的定义和性质.然后,设计一个基于实际问题的项目,如“设计最佳声学效果的音乐厅”,要求学生运用抛物线的焦点反射特性.学生可以使用3D建模软件设计音乐厅的结构,并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声波传播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圆锥曲线的性质.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并进行同伴评价,真正实现数学知识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3.3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设备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设备是教育数字化的基础,为完善数字化教学改革,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投入,如建立系统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互动式课件、在线题库、模拟实验和教学视频等,用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应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更新与维护,保证资源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同步发展.学校还应定期检查和升级数字化教学硬件,完善数字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和移动教学设备等,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操作便捷,以支持数字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公平分配,尤其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技术与硬件支持,缩小数字化鸿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4].同时,政府和教育部门还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中,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3.4针对性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技术能力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数字化技术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性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技术能力,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实践操作和同行交流,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数学教学软件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整合,以及线上数据分析、在线互动等数字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此外,培训方式也应包罗万象,如线上学习、线下研讨和实地考察等,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实践和研究,将数字化教学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和教学创新精神.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数字化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4结语
本研究对数字化时代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时代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现代化,缩小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健.贯彻落实新课改,打造优质新课堂——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J].高考,2024,15(29):24-26.
[2]陈永芳.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4,22(43):88-89.
[3]张欣.基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2,16(19):107.
[4]陈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育投资问题的若干研究”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23,27(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