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唱中气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歌唱的质量。由于气息的运用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是,这成了教学的难题。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儿童歌唱教学经验,把科学的歌唱方法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转化研究,总结出适合儿童的歌唱气息教学法。本文详细阐述了气球呼吸法、排骨控气法、小蚕吐丝用气法,并以原创歌曲《请到我们羊城来》为例讲解如何应用气息教学。
关键词:儿童歌唱;气息教学法;气球呼吸法;排骨控气法;小蚕吐丝用气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6-0-03
歌唱中气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运用好气息,基本不能好好歌唱。气息的运用比较抽象,又受个体差异影响,所以成为一个教学难题。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声乐教育家的不懈努力,其摸索出了科学的歌唱教学方法,并在各大音乐院校应用,其中就包括气息的教学法。然而,在儿童歌唱教学中气息教学依然较为困难。因儿童年龄较小,受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学习应用在高校的歌唱方法时很困难。为儿童讲解人体器官时,他们可能会被吓到,导致惧怕学习,从而出现一系列因气息问题导致的歌唱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气息训练的重要性,并能识别因气息问题引发的歌唱问题。将科学的歌唱方法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转化研究,总结出适合儿童的歌唱气息教学法。
一、儿童歌唱气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气息教学包括呼吸、控气及用气,需要操控身体内的多个器官及肌肉群来完成。在儿童歌唱气息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比较迷茫,不知如何进行教学。一是教师本身掌握不到位。一方面,教育家提炼出的科学歌唱方法,在各大音乐院校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音乐院校的声乐技能课大部分是一对一教学,推广的速度较慢。音乐院校的学生歌唱基础都不错,气息掌握得尚可,专业课上需演唱作品,气息被分解出来专门练习的时间不多,容易与其他技巧混在一起,学生厘不清气息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就业后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从事儿童歌唱教学的教师的毕业院校较多,包含师范类、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等。此类学校声乐技能教学的课时量受限,同时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能分配给气息训练的时间就更少,因此学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气息,掌握没有,就业后不知如何教学。二是受个体表达能力的影响,每位教师讲解气息的措辞不一样,千人千面,学生不知道该听哪个。例如,有的教师的方法是示范,让学生模仿,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地学,不知如何执行,正确与否。还有的教师只讲器官及相关理论,学生学得云里雾里,不知如何运用。三是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儿童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别,不懂儿童化教学,直接把高校的气息运用方法运用在儿童教学中,这显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四是教师不会判断气息导致的声音问题。普遍的问题有高音不稳定、演唱乐句虎头蛇尾等,至于身体僵硬、咬字不张嘴等,有的教师认为这是身体不放松的原因,其实不然,歌唱时没有控制好气息,又要完成乐句的时长时就会“绑架”身体从而僵硬起来。五是教师不会调整气息。单一地为学生解析概念,学生貌似听懂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执行,但就是不到位达不到效果。
综上所述,研究出一套系统而方便检验的儿童歌唱气息教学法非常重要。
二、提炼看得见摸得着的气息训练方法
(一)气球呼吸法
呼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项技能,孩子从分娩出来之后就会呼吸,导致很多人会忽略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这个环节。其实不然,在歌唱中呼吸为控气、用气及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讲解呼吸器官的口、鼻时他们还能接受,但讲到咽、喉、气管等他们就理解不了,因为这些器官看不见摸不着。经过实践总结,笔者将这些器官的名字“童化”为他们平时能接触到的玩具或者食物等名词,如咽、喉、气管等童化为“小管道”①,肺童化为“大气球”②,肋骨及肋间肌童化为“小排骨”③,膈肌及腹肌童化为“小肚子”④等。这些呼吸器官大多用一个“小”字,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叫法会更有亲和力,也更容易接受。只是在讲肺这个器官时,我们强调了一下气息的容量,所以用了一个“大”字。
气球呼吸法是将呼吸规范起来,吸气时从口鼻吸进气体通过“小管道”将气吸到“大气球”的底端,呼气时放松回原位。这个练习强调“大气球”的容量及功能,因此命名为气球呼吸法。教学时可让学生把双手放在“小排骨”的底部,吸气的时候“小排骨”向外扩张,呼气的时候回到原位,这种方法不抽象,方便检验。然而,这个练习看上去简单,要做到吸快、吸慢、吸浅、吸深都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大脑对肌肉群的控制。以笔者创作的一首
儿歌作品《请到我们羊城来》为例,分析气球呼吸法在歌唱中的应用。
“羊城”是广州的另一个别名,来自五羊传说,寓意五谷丰登,喜气洋洋。这首作品是一封邀请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羊城;也是一封介绍信,介绍了广州宜人的气候,快速发展的城市,热情的生活态度和人们美好的未来(见谱例1)。
如谱例1所示,为了呈现欢快、热情、激情的音乐风格,《请到我们羊城来》选用的F大调、四四拍,速度为每分钟138拍,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八分音符以及附点、切分、三连音等节奏。从结构上分为主歌和副歌两个段落,主歌段落分为四大句,句与句之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句接一句,四大句要一气呵成。副歌段落主要分为两大句,第一大句有两个句读,第二大句有三个句读,环环相扣。这种速度快、音符多的作品,从演唱技巧上来看有难度,呼吸是歌唱的基石,非常关键。根据作品的需要和自己演唱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案头工作标好换气记号,在每一个换气符号处运用气球呼吸法保障快速、稳定地演唱。
(二)排骨控气法
排骨控气法顾名思义是控气练习,把吸进“大气球”里的气有效地控制好,为我们用气做准备。在周小燕先生的声乐演唱艺术理论中经常称之为:把气“抓住”[1]。在练习排骨控气法时,吸气膈肌收缩下沉、胸腔增大;控气时尽量保持住不动,根据作品的需求坚持一段时间,但不是僵住,这是一个放松的持续扩充的状态;呼气时与吸气相反,膈肌放松舒张,胸腔缩小。在这里,其实强调的是“小排骨”的控制保持作用,也就是肋骨和呼吸肌肉群发挥的调节气息和控制气息的作用,为强调“小排骨”的功能所以命名为排骨控气法。
如谱例2所示,主歌第一大句为低音区,有一个短句和一个长句。如“开一扇窗”为短句,“我看到了火红的木棉”为长句。短句的气息不能因为低音区就可以随意用气息,短句要为长句服务,第一句为第二句服务,环环相扣,以此类推。吸气时运用气球呼吸法迅速吸好气,尽量保持住进入胸腔直到唱完都需要保持着积极的扩张状态,直到换气记号时将大气球的气全部呼出,紧接着进入长句的气息周期。唱长句时,句子有三个小节,需要每个小节都保持均等的气息量,不能出现前几个字气量很充足、声音很响亮,后几个字就没有什么气息支撑没声音等情况。这样,学生都能清楚地感知气息的存在,以达到控气的效果。后两句如“漫步小路,我遇见了开不败的紫荆”等气息的处理方式跟这一句相似[2]。
(三)小蚕吐丝用气法
小蚕吐丝用气法是用气练习,是气息训练中最难的一个部分,也是支撑演唱最关键的环节。在气球呼吸法和排骨控气法的基础上,找到“小排骨”下方的“小肚子”,用气时原本微微张开的“小肚子”会向“大气球”挤压,“小肚子”会缩小,这是一次用气。用气后“小肚子”回到原位,准备下一次用气。练习用气时,牙微微张开,气流通过口腔跟牙齿等部位发生摩擦会发出“si”的声音,非常像小蚕吐丝时发出的声音,为方便孩子理解,故采用小蚕吐丝来命名用气法。演唱时“si”会被具体的歌词代替,用气的方法不变[3]。
《请到我们羊城来》的具体教学应用见谱例3所示。
如谱例3所示,该部分为高音区,句子较长,音乐风格对声音的情绪和力度要求都很高,是这首歌比较有挑战性的段落。演唱中一句接着一句没有休息的时间,要一鼓作气完成,所以对气息的要求非常高。这部分为两大句,“请到我们羊城来,这里有四季花开,这里有笑语满怀,这里有激情澎湃”为一大句,接下来到段尾是第二大句。从第一大句来看,“请到我们羊城来”的旋律,是级进上行,然后紧接着是一个三拍半的长音,快速的半拍休止用来换气后又紧接着“这里有四季花开”,音较多速度很快。然后紧跟着一个四拍的长音,迅速换气后“这里有激情满怀”是非常有激情的句子,节奏中用到了三连音,后面接着长音,要起到强化的作用。在这句的用气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气球呼吸法”,这是整首歌演唱的基石,换气记号处需要快速吸到“大气球”,唱完之后迅速呼气,接着就进入下一个呼吸周期。“请到我们羊城来”的“来”字长音有三拍半,在控好气后“小肚子”要持续给力,做到每一拍都要向“大气球”微挤压一次,这样能保持气息的流动,声音更加稳定。“这里有激情澎湃”这句,就如歌词表达的一样,要演唱出激情澎湃的效果,要表达出激情澎湃就要唱得有持续的力度,力度就是从用气这来。唱三连音时“小肚子”要在保持向“大气球”挤压的情况下继续跟着节奏弹动,“澎湃”二字也同样处理。第二大句“请到我们羊城来”的气息运用与第一句时一样,从“这里有四季花开”开始进入整段最难演唱的部分,旋律一直在高音区且在最高音时演唱四拍的长音,唱长音时“小肚子”要向“大气球”挤压,给声带输送更多的气息并持续输出。短暂的换气后进入有三连音和长音的“这里有笑语满怀”,控气时需要小排骨的肋间肌辅助继续扩充,这个对抗是很大的,演唱时“里”和“有笑语”要格外跳动挤压来用气。“这里有幸福未来”这部分再次添加了三连音的节奏,来渲染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音乐效果,气息的处理上一刻不能松懈,“幸福”后面换气为“未来”做准备,“来”有八拍,“小肚子”要稳步挤压,保持每拍挤压一次,气息量由小变大,最后一拍力量最大然后停止[4]。
三、结束语
在儿童歌唱气息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案头工作以及自身的应用工作,将身体的每一个感受都记录下来并反复实验论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转化提炼出适合儿童的歌唱气息教学法。教学中放慢脚步像初学钢琴一样分解到每一个细节再固化,时刻检验,方可有真正的效果。气息训练复杂且多变,目前笔者只是将气球呼吸法、排骨控气法、小蚕吐丝用气法做了阐述,还有大量的气息教学内容需要研究再总结。在未来的日子里,笔者将继续深耕在这一领域,将问题气息教学法的内容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建彬.周小燕声乐艺术理论及其思想研究:纪念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
[2]胡凤霞.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创新路径的探索[J].进展:教学与科研,2019(07):137.
[3]董静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2(06):3.
[4]赵彬.浅谈歌唱中气息训练对声乐教学的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4):2.
艺术大观2024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