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舒扬
(上海立达学院,上海 201608)
摘 要:《沂蒙山歌》作为经典山东民歌,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童声合唱改编提供了丰富素材。笔者通过对《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的艺术特征分析,探讨其在旋律、和声、歌词等方面的改编技巧,并结合实际演唱比赛实践,总结适合童声合唱团员演唱的表现技巧。研究发现,在保留原曲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童声合唱作品《沂蒙山歌》在曲式结构、旋律设计、和声变化、歌词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精致而巧妙的调整,既契合儿童声音特点,又传承了民歌艺术魅力。研究对民歌改编的童声合唱作品及其演唱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沂蒙山歌》;民歌改编;童声合唱;艺术分析;演唱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6-00-03
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沂蒙山歌》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作品,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童声合唱改编提供了广阔空间。本研究以《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为例,从艺术分析和演唱实践两个维度,探讨民歌改编童声合唱的方法和技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沂蒙山的回响:解读《沂蒙山歌》的音乐基因与文化魂
《沂蒙山歌》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音乐风格上,该曲采用民族调式,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缓而富有韵律感。歌词中运用了大量方言和衬词,如“吔”“那个”等,增强了作品的地域色彩和表现力。从文化背景来看,《沂蒙山歌》源于山东沂蒙山区,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歌曲描绘了沂蒙山区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喜悦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的感恩之情。在民歌艺术中,《沂蒙山歌》占据重要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优秀民歌,全曲的音乐风格舒展豪放,优美动听,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宽厚质朴的性格,成为展现中国民歌艺术魅力的重要作品。《沂蒙山歌》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续的音乐创作和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推动中国民歌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童声绘沂蒙:《沂蒙山歌》合唱版本的艺术重构
(一)曲式结构分析
张以达先生将其童声合唱版本《沂蒙山歌》改编成了一个“三部曲式”:
引子 A B A 尾声
7 4+6 4+4 4+6 6
在引子中,作曲家使用对位手法,三个声部先后进入,线条清晰、形象鲜明。呈示段由两句不等长的乐句组成,前乐句四小节,后乐句六小节。作曲家首先改造了节奏,并多次变换节拍,使之更适宜呈示段落中多声部对位的需要。所有声部同时进入,直接呈示主题形象,并在第9小节先后构成两个需要解决的延留音。呈示段第2句分别由三个声部用相同的开始音先后进入,又以不同的时间结束。主题在各个声部之间游走,不演唱主题的声部进行丰富的和声铺垫。展开段共8个小节,为两句方整型乐段。该乐段以主调写作手法为主,以弱声演唱为基调,强调音乐厚重的纵向和声效果。再现段与呈示段长度相同,两句不等长的乐句,前句四小节,后句六小节。前乐句中变化再现,增加了各声部的流动,音乐动力得到加强。在最后的尾声中,各声部由低到高依次进入(见谱例1)[1]。
(二)旋律设计分析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的旋律改编保留了原曲的主要旋律线条,但进行了适应童声特点的调整。曲中“沂蒙山好风光”的起始音程被缩小,以适应童声的音域特征。“青山那个绿水吔映朝阳”这一乐句的旋律线条被简化,减少了复杂的装饰音,使之更易于团员把握。结尾“沂蒙山的人民吔喜洋洋”的旋律走向被调整为更加明快上扬的线条,突出欢快的情绪。整体旋律改编注重保留民歌特色,同时增加了童声演唱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三)和声变化分析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的和声编排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声音特点。张以达先生的和声写法体现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体系的基础上,并加以变化,使西洋调式和民族调式能巧妙结合在一起,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不仅从纵向维度上丰富了主题发展,也彰显了张以达本人的创作特色。《沂蒙山小调》中原有的“沂蒙山”和“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等主题乐句,在不同声部轮唱的同时,呈现了和声铺垫的作用,整体和声编排注重层次感的递进,通过模仿复调和对比复调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声音比例以丰富整体音响的层次,既照顾合唱团员的演唱难度,又充分展现童声合唱的魅力。
(四)歌词改编分析
童声合唱版《沂蒙山歌》的歌词由纪清连先生根据山东蒙阴民歌《沂蒙山小调》改词配歌,在保留原曲一部分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原曲中“那个”等衬词的节奏被规整化,童声合唱团员演唱更容易把握。在歌曲的引子部分,以中低两个声部长音“呜”以弱音小三度先后进入作铺垫,营造出一幅烟雨朦胧、云雾缭绕的山水景色。随后高声部的两句“沂蒙山”,呈现一种幸福甜蜜的临沂地方生活背景,恰当地引出了主题,仿佛跟随着歌声来到美丽富饶、甜蜜幸福的沂蒙山中。“果儿那个熟了,五谷那个香”,这一段是主题的延伸,歌词与音乐相辅相成,描绘了沂蒙山欢乐的丰收场面,以及人们喜悦地唱出了丰收的赞歌。我们要理解“果儿”在当地方言中的含义实际是花生,山东临沂花生,尤其以莒南花生为代表,是知名特产。在中华文化中,花生也寓意为吉祥之物,“吉祥喜庆”的象征深入人心(见谱例2)[2]。
三、从民歌到童谣:《沂蒙山歌》合唱版的演绎之旅
(一)音准与节奏的处理
在《沂蒙山歌》的演唱实践中,音准训练重点关注“沂蒙”“风光”等带有方言特色的词语,通过反复听音模仿来确保准确性。对于“青山那个绿水”中的六度音程跳跃,可以采用寻找经过音的方式练习帮助团员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处理上,特别注意“那个”“吔”等衬词的精准节奏感,通过手势动作、下蹲等肢体动作辅助内化。对于“果子儿那个熟了”和“五谷那个香”这样的描述性歌词,强调节奏的轻重变化和逻辑重音的规律,以体现画面感。
(二)气息支持与换气技巧
童声合唱作品《沂蒙山歌》的气息训练中,针对引子部分几句“沂蒙山”的长乐句,可以让合唱团员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保持稳定的气流支持。在“青山那个绿水吔”处,练习气息的均匀输出,避免因气息不足导致音高不稳。在高声部“幸福那个生活”的连续高音区,特别强调充分的气息支撑,避免喉部用力。尾声“bom”的长乐句采用循环呼吸的方式,确保音乐尾声的完整与连贯,帮助合唱团员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气息技巧,提高演唱的持久性和表现力[3]。
(三)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
在《沂蒙山歌》的情感表达训练中,引导合唱团员理解“沂蒙山”“好风光”等歌词所蕴含的对家乡的热爱。在演唱“青山那个绿水吔映朝阳”一句时,训练合唱团员通过明亮的音色和舒展的表情展现美好的自然风光。在“果子儿那个熟了”和“五谷那个香”处,引导合唱团员联想丰收的喜悦,用自豪的语气和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对歌词的理解。唱到“幸福那个生活”时,强调温暖而感恩的情感表达。
(四)方言发音与咬字归韵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在演唱实践中,方言发音与咬字归音是体现作品地域特色的关键。通过系统的方言发音训练,帮助合唱团员掌握山东方言的特殊音韵。重点练习歌词中的方言词和衬词,如“哎”“那个”等,确保发音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咬字方面,强调声母的清晰和韵母的圆润,特别注意山东方言中的儿化音的处理(见谱例3)。通过朗诵练习和慢速演唱,提高合唱团员的咬字清晰度。在歌词咬字归韵的处理上,注意保持方言特色的同时,确保尾音音色的统一和谐。同时,采用录音视频回放和互相纠正的方法,不断提升发音的准确性与合唱的整体效果[4]。
四、传承与创新的交响:《沂蒙山歌》童声改编的多维价值
(一)对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的改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将传统民歌以童声合唱的形式呈现,既保留了原曲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又赋予了作品新的艺术生命。改编过程中对结构、旋律、和声与歌词的巧妙处理,在保持民歌本质的同时,增添了更丰富的音乐层次和表现力。这种创新不仅使传统民歌更易为现代儿童接受和传唱,也拓展了民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空间。通过童声合唱这一载体,《沂蒙山歌》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传承和发展,展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和适应性[5]。
(二)对合唱团员音乐素养的培养
童声合唱作品《沂蒙山歌》在合唱团员音乐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演唱这首改编作品,合唱团员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歌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感、声音尤其是气息的控制能力,还能培养对多声部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在合唱实践中,团员学会倾听他人、协调配合,增强了音乐的整体意识。作品中蕴含的民族调式和节奏特点,丰富了合唱团员的音乐语言,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同时,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充分表达,培养了合唱团员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这种综合性的音乐实践,全面促进了合唱团员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通过演唱这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合唱团员得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作品中所蕴含的乡土情怀和爱国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形成。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合唱团员不仅学习了山东方言和民俗文化,也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种文化浸润有助于培养合唱团员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集体演唱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增强了合唱团员的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6]。
五、结束语
《沂蒙山歌》童声合唱版本的改编和演唱实践,展现了民歌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我们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和演唱技巧的探讨,不仅丰富了民歌改编的理论研究,也为童声合唱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未来,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民歌改编童声合唱的研究,探索更多优秀传统音乐与合唱团员合唱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立山.民歌改编混声合唱曲目《龙船调》探析[J].当代音乐,2023(11):26-28.
[2]李欣.“种子”——“大树”——论民族合唱《沂蒙山歌》的创作特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1):118-120.
[3]郝峰.《沂蒙山歌》——对位的技法与魅力[J].音乐创作,2018(04):89-91.
[4]弓丽,王洪涛.谈中国合唱作品中的咬字吐字特点——以张以达无伴奏混声合唱《沂蒙山歌》为例[J].北方音乐,2011(04):14-15.
[5]唐明军.张以达的童声合唱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2.
[6]费娅.瞿希贤几首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探究[D].西南大学,2012.
艺术大观2024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