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聚焦体育学科深度学习“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教学要素,从什么是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如何制定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素养导向学习目标制定有哪些等常见问题的三个方面,阐析学习单元设计起点的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要义。
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单元;教学要素;素养导向;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11-0007-04
要保障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就需要运用以学习目标为起点的思维过程,学习内容能够满足主要的学习目标,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可见,学习目标是深度学习教学设计“逆向设计”的起点,展现了学生“学会什么、达成什么和最后达到什么”的具体表现。
一、什么是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一)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内涵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经由单元学习应当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后获得的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学生能够应用相应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与策略对相关情境或问题的应对,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调控,对单元学习内容有关的人、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评判,还有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身心感受等。可见,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是多维度、相关联的一系列目标,在体育深度学习中,多维素养目标实现协同发展。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可落实和可评价等特征。整合性体现在包含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习和迁移应用的知识技能,参与深度学习的动机、体验和策略,还包括决策反思、态度变化和价值评判等;关联性体现在单元学习后要达成的目标,也包括每个课时要实现的学习目标,都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可落实体现在关联挑战性学习获得,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融于学习活动载体中;可评价体现在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上,可以通过测试或者活动表现来评价,最终体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二)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要素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包括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从单元和课时层面呈现了对学生深度学习在“各个阶段达成什么和最后达到什么”过程和结果的预期,是基于引领性学习主题,指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定向、定标功能,决定着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有助于明确学习任务,确保学习到达“最终目的地”。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内部要素包括条件、行为与表现、结果三个方面(表1)。
(三)素养导向学习目标例析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是学生经由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符合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和学生基础需求,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指明方向,为体育教师组织学习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也为学习效果检验提供评价标准。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可以是按照核心素养维度逐条陈述,也可以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逻辑,整合多维核心素养,以文字条目的方式呈现。如高中篮球单元围绕“特定位置篮球核心技能在1-3-1比赛中的组合应用”学习主题,要求学生在1-3-1基本进攻体系下,不同程度掌握应用内线和外线的核心技能,因为当掌握了这些核心技能目标,学生在球场上可做的事情更多,攻击的范围更大,比赛就会更有乐趣,更能体现水平。单元学习目标的具体表述是更为细化的分解(表2)。
二、如何制定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aee94669a6689038a3a0c0089ca5cf07efb7776f5820c040ae35d1af0ffe5649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关联引领性学习主题,综合分析学生学情,关联挑战性学习活动和持续性学习评价,充分参考课程标准和教材,通盘设计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在此基础上要综合论证单元学习目标是否指向核心素养,是否符合深度学习要求,是否指向学生深度学习全过程,将单元学习目标合理分解形成初步的课时学习目标,再根据素养导向学习目标要素进行表达和条目呈现(图1)。
(一)关联引领性学习主题,确定应然的核心素养表现性要求
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是在引领性学习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关联学习内容核心知识与技能,将核心素养表现和挑战性学习任务进一步细化转化为表现性的要求,描述学生能做什么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也就是在引领性学习主题下,明确强调的要求和素养,以此确定应然的核心素养表现性要求(图1)。如足球项目水平四内容,教材中体现的是运球、传接球和射门等组合技战术,课程标准学业要求中强调了运用足球项目技战术参与教学比赛、承担班级内比赛的裁判工作、学会安全参与运动等相关要求。确定的“足球组合技战术的灵活应用与赛季角色体验”引领性学习主题,其应然的素养表现为“能说出运球、传接球和射门在足球比赛中的组合应用价值以及足球基本比赛规则;能完成两人相距4~5米30秒连续对传球20次,距离球门7米,射门成功率达到40%;在足球比赛中全队能运用所学技战术获得进球;重点发展耐力、灵敏、反应等体能,对所有参赛队伍进行鼓励,文明观赏小组比赛,从双方击球次数、成功率进行评价”。此外,在真实日常问题解决和赛季比赛活动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能在校内外体育锻炼时自主学练足球技能,与亲友分享所学技能;正确选择足球的场地、器材与适宜方法;面对失误或比赛发挥失常,能自我调控情绪,主动交流,与同伴友好相处;在团队比赛中,互相协作,出现失误不推诿责任,胜不骄败不馁”等。
(二)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水平
核心素养表现性要求体现了学生的应然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水平差异大,制定学习目标需要关注学习起点,精准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学习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习目标的确定,要了解学生在运动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学习基础、发展进阶和困难需求,要基于学生已有生活、运动等经验,进行已知点、发展点和困难点分析,以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水平。学情可以是学生基本情况、身心特点、运动能力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可以是相关教学研究文献分析,可以采用问卷量表、访谈或测试等方式进行调研,也可以是教师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图2)。
如《跑的组合》单元学习前,通过测试和调查问卷诊断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对单元知识、方法、态度的已知点和困难点。调查结果显示:17.4%存在肥胖问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体现速度、耐力和下肢爆发力的50米跑、1000米跑和立定跳远项目,达到满分水平的分别只有11人、3人和2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速度、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爆发力、协调性、反应时的认可度不高,其中对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自我评价最低;对学生进行了跑的相关知识5个判断题和5个选择题测试,题目涉及跑速、接力跑、起跑口令、极点处理、计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测试结果显示,10题每题以答对1分计算,学生的前测平均分为5.5分;学生认为每节课技战术学习、体能练习和游戏比赛合理比例认知分别为34%、30%和36%;学生最期待学习排在前四项的项目是短跑、接力跑、中长跑和跑的基础练习。
(三)预设挑战性学习活动,具体化素养目标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不仅强调学习结果,也强调学习过程,具体化素养目标就是对学习过程的预期。也就是对挑战性学习活动的初步预设,进一步具体化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将单元学习目标拆分成课时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根据单元学习的学理程序切分和设计目标,体现出知识、技能、思维和态度等多维度的融合进阶发展。同时,学习目标也可以参考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和项目真实情境,设计为单元核心知识与技能结构的逐步建构和学习过程的展开过程,拆解为解决学生学习难点和问题的学习活动,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水平相对应。
如《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练习、创编与展示》学习单元,“基本动作组合”是健美操形体、步伐、手臂等基本技术动作整合起来的组合,是健美操造型、队形和动作创编的基础,承载单元核心知识与技能结构,动作串联创编并与音乐配合、团队展示是学生学习难点。单元学习中的手臂动作组合目标可拆分为5个课时,第1课次掌握“举、屈、伸”手臂动作,通过反复多次动作学练和组合进行的体能练习;第2课次掌握“摆”和“绕”为主的手臂动作组合,做到动作协调、快速到位、及时制动,动作能与音乐充分融合体现美感;第3课次掌握以“绕环”为主的手臂动作组合,做到动作准确、路线清晰和协调连贯,逐步提升动作审美能力和展现能力;第4课次能够准确连贯地完成动作串联,并与音乐协调配合;第5课次通过团队创编与展示任务,提高健美操术语与动作的转换能力,掌握运用手臂和步伐基本动作创编4×8拍动作组合,提高手臂动作与基本步伐的运用能力。
(四)表达呈现、论证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以文字条目的形式表达呈现,结合条件、结果一般涵盖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水平、学习重难点、活动任务等,描述了深度学习的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通常为多个条目,不同条目表达可以是核心素养达成的逻辑,可以是核心知识、技能、态度形成的逻辑,指向情感态度维度的目标,一般贯穿整个单元学习,可以通过独立条目集中表达,也可以分散到各个活动中。如跑的接力单元,通过追风少年游戏、集体闯关接力挑战赛、跳跃小栏架接力等课课赛或游戏挑战活动,感受队友的激励力量,敢于直面内心恐惧不畏挑战,在集体闯关挑战中努力奋斗,体验全力以赴、永不放弃。
学习目标是否体现素养导向、是否符合深度学习要求,可以综合核心素养表现性要求和学生的困难点,审视课程标准和关联教科书,论证学习目标具体表述是否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生成和进阶过程,论证能否有效解决学生学习难点,在逐条逐句阅读后,反思学习目标是否体现学生真实的核心素养表现,能否作为学习评价内容体现一致性。
三、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制定有哪些常见问题
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制定,体育教师在理解、表达和呈现方面,常见问题或困惑主要体现在基于学情和核心素养表现多维度整合、单元学习目标与课时学习目标关联不足、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检验等方面。
(一)基于学情和核心素养表现多维度整合表述存在问题
学习目标表述以学生为主语,一般包含具体的素养维度、相应的学习内容、可观测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或条件等。体育教师在表述学习目标时,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能分析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过程,难以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等,学习目标的设置难免套路化或有偏差。同时学习目标的条目一般可以做到逐条对应核心素养维度,但缺少多维度核心素养表现的整合;还有的体育教师在模仿学习借鉴他人案例中的用词,但与学习单元主题和内容关联不大等。具体的表述方法,可以借助学情分析诊断确定核心素养表现水平,可以关注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表现的动词或程度类的词语,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表现,分别针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一一撰写各条目标,也可以采用素养整合方式描述学习目标,也就是一条目标对应一个核心素养或多个核心素养,也可以对核心素养编码细化表示某个单元核心素养的水平。
(二)课时学习目标与单元学习目标的关联不足
学习目标的确立不仅需要整体考虑单元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也需要结合学习主题和学习过程做贯穿设计。体育教师制定课时学习目标时,往往将单元学习目标的条目简单拆分,缺少细化过程,或是多个课时学习目标间的逻辑与单元学习目标不一致,或是课时学习目标没有聚焦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或是课时学习目标的螺旋递进性和单元学习目标的整体进阶性缺失或不当。体育教师在诊断和修改单元和学习目标时,可以将课时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的逻辑,与知识技能结构的建构过程相互论证以保持一致。如“在多种形式的短跑练习中体验扒地送髋的技术,感悟进取与超越”的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对应拆分可以分别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完成追风挑战提升最大速度、“助力跑”练习促进力量素质向速度的转化、行进间跑提高最大步频、运用“小栏架”发展弹性跑的能力、在集体闯关挑战中发展速度和力量、不同姿势下的起跑发展反应速度、多种形式站立式起跑与加速跑相结合增强起跑速度及加速跑的能力、蹲踞式起跑增强起跑速度及加速跑能力等。
(三)素养导向学习目标检验存在问题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一般体现了核心知识技能、素养表现、活动任务等内容,包含了条件、行为表现和结果要素,描述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表现的具体内涵。其检验可以看是否体现核心素养的整合性,是否有教学场景或情境要素、选择性和学生努力因素等具体表现,是否可操作、可监测以及评价达成度如何等(表3)。
(1.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100009)
(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00048)
(E-mail:pann2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