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秦腔这一古老剧种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在当代面临的传承困境。通过对从业人员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等方面问题的探讨,揭示了秦腔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实际应用实例,提出秦腔传承中守正创新的具体路径,旨在为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艺术、推动秦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秦腔传承;守正创新;文化素养;艺术鉴赏力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5-0-03
秦腔作为中国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今时代,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和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秦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业人员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导致优秀青年从业者流失,文艺专业人员断代,节(剧)目匮乏,高质量作品减少。同时,部分基层秦腔院团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转入农村庙会,因条件所限和从业者文化素养良莠不齐,戏剧质量难以保证,优秀剧目难以传承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秦腔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以实现这一古老剧种的可持续发展。
一、秦腔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从业人员文化素养问题
文艺工作者大多从青少年时期入行,由于早期专注于专业技能训练,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投入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他们对作品及角色内涵的深入理解。例如,兰州戏曲剧院秦腔演员胡建龙曾观看某院团演出,其中《诸葛托印》一剧中,扮演诸葛亮的演员所念诗语与人物形象的契合度可进一步提升。此外,剧中二丑角上场时所念内容的艺术表现力也有进步空间,这从侧面表明,从业者在文化知识积淀和艺术表现力提升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1]。
(二)艺术鉴赏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秦腔舞台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部分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对剧情和人物的把握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在表演方式上,或许可以进一步优化,避免出现过度追求技巧展示而忽略剧情连贯性和人物塑造的情况。某些剧目的呈现中,在艺术表达的精准度和审美层次上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提示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艺术鉴赏力,以明确戏曲舞台上的艺术标准和审美追求,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演出。
(三)部分创新有悖剧种特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秦腔从业者在吸收外剧种优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某秦腔院团的《杨门女将》,前半部戏中王公大臣们的服装和唱腔在风格上与传统秦腔有一定差异,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后半部戏又回归传统,导致整部戏在风格的统一性上存在不足。这提醒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必须坚守秦腔剧种的特色[2]。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它们反映了秦腔行业在人才培养和传承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秦腔的艺术质量和传承发展。
二、秦腔传承中守正创新的必要性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秦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守正创新是传承这一优秀传统艺术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保持秦腔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继续传承下去。
秦腔的传统特色包括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音乐伴奏等。这些特色是秦腔历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守正,我们可以确保这些传统特色得以保留和传承,让后人能够领略到秦腔的原汁原味。
同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秦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就难以吸引年轻观众,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立足。通过创新,我们可以将现代元素融入秦腔中,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3]。
(二)适应现代都市生活潮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娱乐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秦腔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潮流元素,进行创新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推广秦腔艺术。通过制作精美的秦腔宣传片、短视频等,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秦腔。同时,也可以探索秦腔数字化演出模式,通过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秦腔演出。
此外,还可以在剧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情感,创作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在表演形式上,可以融入现代音乐、舞蹈、舞台设计等元素,使秦腔更加生动时尚,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三、秦腔传承中守正创新的路径
(一)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养
1.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戏曲院团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从业者创造丰富的文化体验环境。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开展文化主题的艺术展示等方式,提升从业者对文化的感知。邀请专家学者、知名艺术家进行分享交流,拓宽从业者的视野。组织从业者参与文化考察、艺术交流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4]。
2.鼓励自我提升
从业人员要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制定个人学习规划,合理安排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哲学书籍等,拓宽个人的知识领域。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从业者艺术鉴赏力
1.加强艺术理论学习
组织从业人员深入学习戏曲艺术理论,包括戏曲美学、表演艺术、导演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经典剧目和优秀表演的分析研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注重剧情和人物塑造,避免卖弄噱头和技巧。
鼓励从业人员结合自己的表演实践,撰写艺术心得和理论文章,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艺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优秀戏曲艺术家来进行交流演出或举办讲座,让从业人员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理念,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可以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国内外的戏曲艺术节、研讨会等活动,与其他戏曲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外的戏曲团体来交流演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创新剧目内容和形式
1.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秦腔传统剧目中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进行改编和创新。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剧目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可以组织专业的编剧团队,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梳理和改编。在改编过程中,注重保留原剧目的核心价值和艺术特色,同时加入现代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例如,可以将现代的社会问题、人性思考等融入传统剧目中,使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上的启迪[5]。
2.创作现代题材剧目
关注现实生活,创作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社会热点问题的现代题材剧目。通过秦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增强秦腔与观众的共鸣。
可以组织编剧深入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题材剧目。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秦腔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使现代题材剧目既具有现实意义,又不失秦腔的艺术魅力。
(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秦腔
1.多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媒体平台,加大秦腔的宣传力度。制作精美的秦腔宣传片、短视频等,展示秦腔的魅力,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可以组建专业的宣传团队,负责秦腔的多媒体宣传工作。制作高质量的宣传片和短视频,内容可以包括秦腔的历史文化、表演艺术、名家风采等方面。通过在各大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上发布,提高秦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数字化演出
探索秦腔数字化演出模式,通过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秦腔演出,扩大秦腔的影响力。
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秦腔数字化演出平台。通过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技术,将秦腔演出实时传输到观众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观众可以通过在线观看、互动评论等方式,参与到秦腔演出中,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秦腔传承与创新的实际应用实例
(一)新编秦腔剧目《大秦之魂》
该剧在保留秦腔传统表演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舞台技术和表现手法,讲述了秦国崛起的历史故事。剧中演员身着传统秦腔服饰,同时运用多媒体投影营造出宏大的历史场景。音乐方面,既保留了秦腔的经典曲牌,又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感人。该剧的成功上演,为秦腔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6]。
(二)秦腔进校园活动
通过开展秦腔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秦腔、喜爱秦腔。专业秦腔演员走进校园,为学生表演经典剧目,并进行秦腔知识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青少年对秦腔的兴趣,也为秦腔的传承培养了后备人才。
(三)秦腔文化旅游项目
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秦腔文化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参观秦腔博物馆、观看秦腔表演、参与秦腔体验活动等,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这种方式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秦腔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些实例充分证明,秦腔在传承中守正创新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秦腔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传承与创新:守正固本,融合焕新
在秦腔的传承与创新中,守正意味着坚守秦腔的根本,包括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创新则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求和特点,为秦腔注入新的活力。
传承方面,除了对传统剧目的保护和传承,还可以通过建立秦腔博物馆、举办秦腔文化节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秦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秦腔老艺人是这一艺术瑰宝的活化石,加强对他们的保护和扶持至关重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创作环境,鼓励他们传授技艺,让年轻一代接过传承的火炬,培养更多的秦腔传承人,确保秦腔艺术薪火相传。
创新方面,可以在音乐上进行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如电子音乐、摇滚音乐等,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秦腔音乐。在舞台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投影、激光特效等,打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在剧情上,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题材剧目,让秦腔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跨界合作是拓展秦腔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与电影、电视剧、动漫等领域合作,推出秦腔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电影的宏大叙事、电视剧的细腻情感、动漫的奇幻想象,与秦腔的艺术魅力相结合,扩大秦腔的影响力,让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认识和喜爱秦腔。与时尚界合作,更是别出心裁。推出秦腔主题的服装、饰品等,将秦腔的艺术元素融入时尚设计,让秦腔走进时尚领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时尚与传统的融合,不仅为秦腔带来新的生机,也为时尚界注入独特的文化底蕴。
六、结束语
秦腔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升艺术鉴赏力,保持秦腔原有风貌及风格。同时,要结合实际应用实例,不断探索秦腔传承与创新的新途径,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秦腔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秦腔传承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更在于它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提升、对社会和谐的促进和推动。通过秦腔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秦腔也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王正强.秦腔艺术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
[2]周传家.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3]路应昆.戏曲艺术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王小红.秦腔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5]李大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6]张卫国.秦腔传承与发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胡建龙(1975-),男,甘肃天水人,本科,三级演员,从事戏曲表演研究。
艺术大观202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