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创新

2024-12-15 00:00杨文艺
艺术大观 2024年25期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包括其历史沿革、动作技巧、音乐伴奏、服饰道具以及主题与情感表达;随后探讨了现代审美趋势、技术融入、表演空间及观众需求对双人舞的影响。通过具体作品《家》与《惊蛰》的案例分析,展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在动作技巧、音乐伴奏、服饰道具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最后总结了这种融合创新对舞蹈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舞蹈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舞;双人舞;现代审美

中图分类号:J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5-00-03

中国舞的源远流长,奠定了它文化土层深厚、养分充足的基础,从周代的宫廷乐舞到秦汉、唐宋的乐府等,根据历代史书记载描绘,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庞大厚重的中国舞舞蹈体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舞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双人舞作为中国舞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元素是双人舞的灵魂,包括古典的舞蹈动作、音乐、服饰及舞台布景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双人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观众的审美需求日益多样化,对舞蹈艺术的创新性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成为推动中国舞双人舞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借鉴现代舞蹈的编排手法、科技手段及音乐元素,双人舞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种融合创新不仅丰富了双人舞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中国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

(一)历史沿革

双人舞的历史发展脉络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的融合。早在先秦时期,双人舞便作为祭祀、庆典等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崇拜。随着历史的演进,双人舞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离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宴乐、庆典的必备节目。唐宋时期,随着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交流,双人舞在技巧、编排上均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清以降,双人舞更是融入了更多的民间元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重要历史节点如唐代《霓裳羽衣舞》的辉煌、宋代《采莲舞》的清新雅致,均是双人舞发展历程中的璀璨明珠。

(二)动作与技巧

传统双人舞的基本动作与技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动作设计上,注重身体的内在力量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如“云手”“托掌”等动作,既体现了舞者身体的柔美与力量,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技巧方面,双人舞强调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与相互借力,通过“托举”“旋转”“对舞”等技巧,展现出双人舞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动作与技巧不仅考验舞者的身体素质与舞蹈技能,更要求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双人舞《梁祝》以中国古代传说“梁祝化蝶”为背景,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舞蹈中融入了中国古典舞蹈元素,通过双人舞的形式,将这段美丽动人的传说以舞蹈的形式呈现[1]。

(三)音乐与伴奏

传统音乐在双人舞中的运用,是构成其艺术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民族音乐与古典乐作为双人舞伴奏的主要形式,不仅为舞蹈提供了节奏与旋律的支持,更赋予了舞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色彩。如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使得双人舞的音乐伴奏充满了东方韵味与民族特色;而古典乐的庄重与典雅,则与双人舞的高雅气质相得益彰,也使得双人舞在表现上更加生动、感人。例如,现代双人舞作品《韵律双人舞》,强调舞蹈的韵律感和表现力,通过双人之间的默契配合,展示了现代舞蹈的动感和韵律之美。

(四)服饰与道具

传统服饰与道具在双人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舞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舞蹈情感与主题的重要载体。服饰与道具的象征意义与审美价值,在双人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挥。传统服饰如汉服、旗袍等,以其独特的款式与色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观念与审美追求;而道具如扇子、手绢等,则通过舞者的巧妙运用,为舞蹈增添了更多的表现手段与情感层次。例如,《雨后》以“伞”和“团扇”为道具,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特殊的信物,还是寓意性的符号,有伞下禁锢的隐喻之意。

(五)主题与情感

传统双人舞常表现的主题如爱情、家国情怀等,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主题通过舞蹈的形式得以生动展现,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例如,以武侠为背景的《绝代双骄》双人舞作品,通过舞蹈展现了两位江湖侠士之间的恩怨情仇,作品中融入了武术元素,动作设计新颖独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在情感表达上,双人舞注重舞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通过眼神、肢体等细微之处,传递出真挚而深刻的情感,不仅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也使得双人舞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审美对双人舞的影响

(一)现代审美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审美观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审美多元化成为时代的主流,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而是更加开放地接纳和欣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艺术流派的多元美学。个性化表达也日益受到重视,每个个体都渴望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自我,寻求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这种审美趋势对双人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舞蹈创作者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内容,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二)现代技术融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双人舞的表演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舞蹈的每一个细节,增强了舞蹈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智能服装的出现,则让舞者的服装与表演融为一体,通过灯光、投影等技术的辅助,创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双人舞的表现手段,也拓宽了其艺术边界,使得双人舞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期待[2]。

(三)现代表演空间

现代剧场、街头、网络等不同表演空间的兴起,为双人舞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现代剧场以其专业的舞台设施和灯光音响效果,为双人舞提供了完美的表演环境;街头表演则以其自由、随性的氛围,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而网络平台的兴起,则让双人舞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共享。不同的表演空间不仅丰富了双人舞的传播渠道,也促使舞蹈创作者根据空间特点进行创作调整,以适应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四)现代观众需求

现代观众对双人舞的期待与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不仅关注舞蹈的技巧与美感,更希望从中获得情感共鸣与心灵触动。因此,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和主题的深入挖掘,以触动观众的心灵。现代观众也更加注重参与感和互动性,他们渴望通过舞蹈与舞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促使双人舞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与沟通,以实现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创新

(一)融合路径——以《家》为例

在中国舞中双人舞的创作实践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是一条不断探索与尝试的道路。以经典作品《家》为例,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动作技巧与现代舞蹈元素,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1.动作技巧融合

在《家》中,创作者对传统动作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提炼,如“云手”“托掌”等经典动作,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同时,这些传统动作被巧妙地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如融入现代舞的自由流畅、力量对比等手法,形成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舞蹈语言,不仅保留了传统动作的精髓,还赋予了其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体验到现代舞蹈的活力[3]。

2.音乐与伴奏创新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家》中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创作者选取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作为基调,同时融入现代电子音乐、爵士乐等元素,通过节奏的变化、音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音乐氛围。音乐上的创新不仅丰富了舞蹈的情感层次,还增强了舞蹈的视听效果,使观众在音乐的引领下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3.服饰道具创新

在服饰与道具的设计上,《家》也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传统服饰如汉服、旗袍等被赋予了现代设计元素,通过剪裁、面料、色彩等方面的创新,使传统服饰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道具在舞蹈中的应用也令人眼前一亮,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的LED灯光道具,不仅为舞蹈增添了视觉亮点,还增强了舞蹈的叙事性和表现力。

(二)表现形式创新——以《惊蛰》为例

1.互动形式多样化

现代双人舞在互动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惊蛰》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共享空间等多种互动形式,展现了双人舞独特的艺术魅力。身体接触不再是简单的托举或扶持,而是充满了力量与情感的传递;眼神交流则成为情感沟通的桥梁,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共享空间则让舞者在有限的舞台上创造出无限的可能,通过身体的移动与变化,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K+QlwQFxN6L4I+irPSSvQ5krqhHrUw36Q1eLjBJXtrI=觉效果。

2.主题与情感的表达

双人舞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也超越了传统范畴,更加关注广泛的社会、自然及人类内心探索。《惊蛰》这部作品便以自然界的节气变化为引子,通过双人舞的形式探讨了生命、成长、变化等深刻主题。舞者在舞蹈中不仅展现了身体的力与美,更通过情感的细腻表达,引导观众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主题与情感的拓展不仅丰富了双人舞的内涵,也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心灵需求[4]。

四、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创新的启示

(一)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对中国舞中双人舞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风格变化上,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双人舞单一、固定的艺术风格,使得双人舞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面貌。传统动作的精髓与现代舞蹈的自由流畅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感的独特风格,极大地丰富了双人舞的艺术表现力。在表现力提升方面,融合创新使得双人舞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和表达情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和表现形式的创新,使得舞蹈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共鸣,并且不仅增强了双人舞的艺术感染力,也拓宽了其受众群体,使得更多年轻观众开始关注和喜爱这一艺术形式。

(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的需要,就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追求,提供人民群众喜爱的精神食粮,就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而在国际竞争中,体现民族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更是文艺工作者的长远目标。融合创新在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双人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双人舞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的精髓,还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这种创新不仅有助于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创新还使得双人舞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舞蹈创作的启示

对于舞蹈创作者而言,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建议。一是创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作为创作的重要源泉和灵感,创作者还应关注现代审美趋势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积极吸收现代舞蹈元素和表现手法,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二是创作者应注重创新与实践的结合,勇于尝试新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不断探索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路径。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实践,创作者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三是创作者应注重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经验和表现手法,为舞蹈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5]。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创新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历史沿革到现代审美趋势,再到具体作品如《家》与《惊蛰》的案例分析,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不仅为双人舞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还拓宽了其艺术表现空间,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动作技巧、音乐伴奏、服饰道具等具体层面,更深刻地影响了双人舞的主题表达与情感传递,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展望未来,中国舞中双人舞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创新将继续成为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更多创新性的融合尝试将不断涌现,为中国舞中的双人舞乃至整个舞蹈艺术领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这种融合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国舞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璨.浅析当代中国古典双人舞《思兮长相忆》的创作手法[J].作家天地,2024(10):166-168.

[2]李嘉欣.论中国双人舞的多元融合与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22.

[3]刘钰.双人舞作品表意功能及趋势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2.

[4]周欣怡.中国古典双人舞中托举技术的运用——以《萋萋长亭》为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07):104-106.

[5]谢思.浅析双人舞技法在舞蹈《亲亲荷包袋》中的体现[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128-129.

作者简介:杨文艺(1990-),男,河南南阳人,本科,国家二级演员,从事舞蹈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