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和活态传承土壤。从社会面和传承人群体的角度对苏州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并廓清苏州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现状、优势和困境。聚焦量多面广难度大、区域差异大伴随冷热两极化、主体单一力量弱、传承人流失及“伪非遗”现象等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立足存量聚焦内核、瞄准重点精准政策、理性引导保护发展、多维利用数字助推、搭建平台提高收益、开拓渠道塑造品牌六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旨在明确苏州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提供工作实施路径参考,助推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苏州范式。
[关 键 词] 苏州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对策;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在新时代肩负着全新的发展使命。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25年、2035年两个节点阶段中国非遗保护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苏州是我国拥有各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城市,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遗名录的43个项目中,苏州列入7个项目。苏州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整体基础好、质量高,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二十大以来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要求下,对发展观念和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系统审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现状优势、瓶颈问题和发展机遇,以推动苏州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开展。
一、开展调研情况
通过对社会面、传承人的问卷调研以及对主管部门政策导向、相关动态数据等的咨询和收集,结合非遗保护相关理论,组织实施了本次调研工作。
(一)社会面调研
问卷设计涵盖非遗普及、推广、认知和生产消费等方面,重点突出苏州非遗调研情况,设置相关问题25个。采用客户端在线调研形式,面向社会群体发放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511份,其中35岁(含)以下403人,36岁(含)以上108人,满足数据统计需求。
(二)传承人群体调研
以苏州市非遗传承人为调研对象,问卷设计涵盖生存与传承情况、生产情况、市场情况、资助及需求情况等方面,设置相关问题27个。经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协助组织,采用客户端在线调研形式,面向传承人群体发放问卷94份,回收87份,有效问卷81份,其中男性61人,女性20人;年龄结构方面,70 — 79岁12人、60 — 69岁25人、50 — 59岁21人、40 — 49岁14人,20 — 39岁9人,人员涵盖全部十个非遗门类,达到采样分析需求。
二、发展现状优势
(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有绝对优势
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收录清单看,截至2023年底,苏州市列入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项,约占全省160项的20.6%;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1项,约占全省736项的17.8%(见图1);传承人方面,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人,约占全省159人的31.4%;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2人约占全省815人的17.4%;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4人(见图2)。苏州市拥有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在江苏省内占据绝对优势。
(二)文旅融合助推苏州非遗强劲的发展活力
借助苏州古城文旅资源优势,将非遗传承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针深度融合。拙政园和沧浪亭入选江苏省首批20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单位[1]。政府搭台,非遗唱戏,文旅融合为苏州非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土壤和发展活力。
(三)政策资金帮促苏州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存续
自2013年以来,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定与管理办法》等10多个非遗保护法规和文件,并就濒危非遗出台专门保护办法。通过建设传承示范基地、逐年提升财政保护基金等方式,确保苏州非遗整体趋于良性发展。对于保护价值大、传承重要性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出台针对性实施意见,如《推动苏州市“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实施意见》,从技艺保护、人才培育、产业发展和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帮扶指导,有效保障苏州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活态传承和存续。
(四)宣传推广有效加强苏州非遗的对外传播
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统计数据看,2021 年至今,政府、行业协会主办的苏州市级以上非遗宣传推广活动29次,常态化活动9次(见表1)。通过打造品牌活动、主办展览,举办非遗展示等形式扩大地域影响,组织非遗项目参加中日韩工艺文化展系列活动、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及非遗走出国门等国家级展览展示活动,持续加强苏州非遗的海外传播和影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门类全、项目多,非遗保护工作面广、难度大
截至2023年底,苏州市除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外,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3项,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非遗全部十个门类(见表2)。一方面,说明苏州非遗资源丰富、保护传承工作有成效。另一方面,如此众多的非遗项目,面面俱到无疑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尤其是一些脱离传统社会生产土壤、难以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但又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项目,长期处于艰难维持状态,其保护和传承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传承人方面问题更为突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传承人自身的活态传承,而年龄、生计等诸多原因,造成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人流失、技能水平下降等诸多困境。苏州市市级非遗传承人达464人,政府的资助与投入再大,也仅限短期扶持,很难持续性发挥作用。
(二)区域差异大并伴随冷热两极化,培育、创新面临困境
苏州绝大部分非遗项目都集中在姑苏区、吴中区,区域差异很大。而相比区域差异,更突出的是非遗项目的冷热两极化(见表3)。诸如苏绣、昆曲、苏州评弹、玉雕等,在文化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依托苏州古城优势和文旅产业背景,再加上项目自身价值易开发、经济效益大、民间资本介入早等因素,消费市场异常活跃,且产业化趋势明显。反观数量众多的价值难挖掘、开发投入大的非遗项目,因为没有市场消费需求和社会生产作支撑,长期脱离生产生活,偶尔靠政府搭台“亮亮相”。这些活在过去的非遗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影响和社会认知度越来越低,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仅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困境,培育和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单一、力量薄弱
从政府保护主体层面看,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在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主体的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各种沟通协调及事务性工作占据大量人力和精力,在面对繁杂的统筹协调等具体工作时,尤显力不从心。虽然各行业协会、文化艺术机构、民间团体及传承人也承担着一定的保护责任,但毕竟不是保护的主体角色,而非遗保护工作大多体现为宣传推广等常规性、同质化活动事项。从传承主体层面看,有生产经营能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既要履行好自身作为项目传承人的职责,又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等市场因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承项目的专研上;而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仅是依靠家族传承、个体经营甚至临时召集团队来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力量微薄。
(四)重非遗形式传承,轻文化内核坚守
作为受保护的非遗项目,其基本特征、文化内核和代表性技艺或绝技的秉持和承继是首要前提和立身之本[2]。如何挖掘、保护和培育好这份历史遗产和文化根基,是新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现实起点和价值依据。但从现状来看,许多非遗项目的内核特质正在弱化,甚至变异、消亡。
非遗项目的内核特质弱化现象:社会变迁下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客观影响,非遗技艺内核特质随着时代演进所进行的正向变化,弱化主要体现在缺乏原有社会结构土壤的“原生态”方面。
非遗项目的内核特质变异现象:消费需求和利益驱动下,曲解非遗传承和创新要义,主观地对非遗项目进行解构、嫁接、改造,造成原生基因被破坏,产出大量有其形无其神的非遗产品。
非遗项目的内核特质消亡现象:缺乏对历史遗产的敬畏心和虔诚的品质坚守,逐利求新、简化流程、肆意改造,完全抛弃非遗项目“技”与“艺”的底蕴积淀,将形式剥离而肤浅、片面地进行照搬照抄。
(五)非遗传承人流失现象严重,面临传承危机
在传承方面,目前主要还是以“师带徒”“人传人”的方式为主,正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多种挑战[3]。从参与调研的82位苏州非遗传承人看,60岁以上38人,占比约46.34%(见图3)。“靠手艺没法生活,年轻人不喜欢”是当下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也是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除了部分市场化程度高、有较好消费需求的非遗项目之外,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才短缺、部分非遗项目濒危,“人去技亡”等问题在当前最为突出(见图4)。非遗传承不需要全社会参与,但需要少数有情怀的人执着坚守,只有解决了这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有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作保障,才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价值追求。而现状是高龄传承人群日渐退出,壮年非遗从业者空余坚守,年轻传承人或是技艺不精,或是想法过多。非遗传承缺少一批稳定且长期专注的优秀人才。守护技艺难和培养人才难,带来的是保持品质难和活化创新难,致使非遗人才流失和匮乏进一步加剧。
(六)非遗产业化下“伪非遗”市场现象日趋明显
在消费需求旺盛的物质性手工非遗产业领域,市场上大量工业化产品一味模仿与复制,存在明显的隐患。各等级产品良莠不齐,极易对受众的消费需求造成干扰,进而形成警惕性消费心理。非遗的产业化不是简单的工业化、批量化,不尊重非遗的历史形态,抛弃传统秉持的匠作技艺观念,不坚守、不尊重非遗区域文化根基的无序开发……想要做好非遗的新时代传承和产业化发展,阻碍可想而知。
四、建议对策
(一)立足存量,聚焦内核,开展复盘普查和系统评估工作
突破级别高就是价值高、级别低就是价值低、濒危就需要重点保护的观念,强化国家对非遗复兴重要性的认知,从规模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把握核心要义开展具体工作。聚焦非遗项目的历史基本特征、民俗伦理内涵、最高技艺或绝技三个核心要素,细化具体内容指标,制定并出台分类发展评价标准或细则。在此基础上,依据分类发展评价标准对现有存量非遗项目进行复盘普查,系统评估哪些项目在历史基本特征上保持好、在民俗伦理内涵上继承全、在最高技艺或绝技上传承好,或者哪些项目在上述三个核心要素上已出现缺失、断裂甚至异化,最后进行系统评估,梳理和明晰重点领域和瓶颈问题,为针对性开展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主责,瞄准重点,推进非遗保护政策的精准落地
针对苏州非遗面临区域差异大并伴随冷热两极化的现实困境,应强化政府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非遗保护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保护、宣传推广、教育普及责任分工,重点聚焦保护工作。瞄准重点领域瓶颈问题,对于有价值、有规模、有市场的非遗项目,重点做实文化内核保护,确保规模发展不变味;对于有价值、无规模和市场的非遗项目,在做好内核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做实区域宣传推广和教育普及工作;对于活跃度低、无规模和市场的非遗项目,应加快数字化记录工作,优先保存其价值、内涵、技艺等。同时,统筹区域差异化发展,苏州市下辖十个区市,除了易开发的非遗项目之外,数量众多的已认定非遗项目还游离在非遗保护的边缘,其生存质量和未来发展需要政府去分层分类进行保护和引导。
(三)合理规划,有效开发,构建利于非遗保护的产业生态
非遗的产业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既要遵循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非遗的本质属性,即应充分考虑非遗项目自身是否具备产业化要素,做好合理规划,确保非遗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审视不同类型非遗项目的可开发程度,评估效益产出对保护和传承的贡献度。从苏州非遗产业化现状来看,即便是昆曲、苏绣、玉雕等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非遗项目,也面临着利益驱使下对原生态系统的冲击,所以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开发,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手段,依托文旅消费场景促进非遗在古城文旅、乡村休闲、农旅融合等产业链上的叠加和渗透,形成集聚效益、示范引领效应和传承传播效果,赋能传统 文化传承与文旅深度融合[4]。差别化寻求成长契机,避免简单化、同质化、低质量的破坏性开发,系统构建利于非遗保护的产业生态。把保护工作贯穿开发过程,做好政府、文化机构、开发商、传承人、商户及受众群体在非遗资源开发、生产、消费过程中的预测和引导,合理、有序进行开发利用,避免非遗项目原生属性遭到破坏和异化[5]。
(四)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加强非遗数字化资源传播力度
2023年,苏州市先后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各种形式的非遗数字化开发实践项目见诸报端,非遗数字化建设成绩显著。在实现并做好苏州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同时,非遗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传播也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手段、新途径。数字技术改变了非遗项目的传统保存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构建了非遗传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新型关系,重塑了保存的模式,重构了传承的场景,创新了产业形态,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能[6]。同时,需要在现有数字化资源记录存档保护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传播载体,提升数字化资源制作技术手段,从传播推广功能出发,制作系列化主题数字资源、开发数字化出版物等。对于市场上非遗数字化资源碎片化、低劣化现象,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整合代表性传承人、专业数字化资源开发团队、媒体传播平台等资源,并进行系统开发,以提升数字化资源整体水平。在传播渠道方面,应深化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的节日性、活动性宣传推广模式,设计常态化、体验性传播形式,渗透、融入城镇化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使非遗项目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当下的文化地景、文化场域紧密联系,进而激活和重构,实现非遗项目文化层面的“非遗变现”,成为当地文化自我生长的价值内驱力[7]。
(五)搭建平台,提高收益,增强传承人获得感和传承信心
从本次对非遗传承人的调研结果看,超过70%的传承人认为,传统的宣传展示形式很少甚至不能带来实质性受益。政府搭台更侧重保护主体的责任义务,忽略了传承主体的实际收益。非遗的活态化传承,首要的是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光要靠情怀和热爱,更要靠激励和回报。通过“手艺”实现“受益”,提升获得感。通过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保护等方式推动“非遗”原生物理空间融入生产生活空间,保护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存土壤和长期以来“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8]。首先,需要搭建可收益平台,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渠道。例如,搭乘苏州文旅资源、乡村旅游快车等,提供展示销售机会和跨境电商平台。其次,应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配套完善的非遗交易生态圈。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交流交易构建群聚效应,借助产品销售、直播、流量分成等多种方式变现,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最后,做好组织推介,遴选优质传承项目和成熟的非遗产品,组织开发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高质量非遗衍生品,树立典型、带动引领非遗传承人提升市场开发能力。此外,应持续关注和培育社会受众群体的需求和价值认同,为非遗长期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非遗保护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将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非遗保护好、传承好[9]。
(六)凝聚力量,增强共识,力促苏州非遗品牌塑造和高质量发展
非遗品牌的塑造既需要自身内部的良性发展做保障,更需要政策、资金、平台等外部力量作推手,涉及传承人群、项目原生优势、产业链支撑及政府规划等因素,以此关照苏州非遗整体情况,有的放矢进行重点培育和政策扶持。一方面,应做好现有非遗品牌形象的常态化维护。既包括苏绣、江南丝竹等苏州非遗项目,也包括“非一般”等系列非遗活动品牌,充分发挥项目原生优势和产业链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质量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集聚资源和力量。针对具体策略成立专项工作联络组,协调推进各责任主体在非遗品牌建设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的责任落实。同时,注重各区域非遗品牌战略的差异化发展。品牌核心价值的高度差异化是获得较高溢价的重要前提,而非遗又是最具地域差异性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内核是外在感官和视觉信息的重要载体。各区市应加强协作沟通,在最具区域代表性非遗项目上寻求差异化发展,重视和防止市场要素对非遗项目品牌的同质化冲击。
五、结束语
新时代,国家对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苏州历史底蕴丰厚、经济发达,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土壤得天独厚,需要系统复盘非遗工作基础,结合现状厘清保护工作和传承工作的不同侧重点,加快非遗政策引导和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建设,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构建基于保护和利于传承的产业生态,借力数字化技术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传播和推广。搭建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平台,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和体验场景,增强非遗传承活力,进而扎实做好苏州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工作,为其他区域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苏州经验,助推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苏州范式。
参考文献:
[1]苏州市文广旅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EB/OL].https://www.suzhou.gov.cn/szsrmzf/sjzfbm/202307/f22e54ba9eb54b079f59a575b10c99fb.shtml.
[2]王燕.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39(1):8-15.
[3]姚国章,刘增燕.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借鉴[J].东南文化,2022(6):179-185.
[4]夏杰长,刘睿仪.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际经验及政策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63-73.
[5]高艳芳.新世纪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转向与成因[J].理论月刊,2023(3):83-91.
[6]谭志云,李惠芬.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1):142-150.
[7]郭永平,贾璐璐.全球在地化到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2):125-133.
[8]王秀伟,李晓军.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与传承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23,36(4):144-151.
[9]王晨阳,刘魁立,朝戈金,等.“非遗保护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笔谈[J].民俗研究,2023(6):5-25.
作者单位: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2.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