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调: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化交融之声

2024-12-14 00:00:00叶雨馨
名家名作 2024年33期

[摘 要] 漫瀚调作为内蒙古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蒙古族和汉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体现。从民族融合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漫瀚调的形成背景,分析漫瀚调的旋律、歌词、表演形式与唱腔等方面交融的表现以及文化价值,揭示其作为文化桥梁在蒙古族和汉族之间架起的沟通与理解的纽带作用。

[关 键 词] 漫瀚调;民族融合;艺术特征;文化交融;旋律形态

后套地区作为黄河流域中一个重要区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成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舞台。而在这之中流传着这样一种民歌——漫瀚调。漫瀚调,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体,吸收汉族民歌晋北山曲儿、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等特点,其跨越了民族与地域的界限,深刻表现了蒙古族和汉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交融。漫瀚调作为蒙古族和汉族百年融合历史的见证,不仅仅是草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体现。

一、漫瀚调

漫瀚调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是以准格尔旗为中心,流传于鄂尔多斯高原一带的民歌。漫瀚调最开始也叫作“蛮汉调”。对于“蛮汉调”的解释,赵星先生在《蛮汉调研究》中提到,过去汉族贫民流浪准格尔旗谋生,受雇于蒙古族王爷、牧主和富牧民,雇主把这些雇工称作“蛮汉”,对于汉人唱的蒙古调叫作“蛮子调”(汉人唱的歌),其中有一些将蒙古民歌填进汉文演唱,慢慢地就称这些歌为“蛮汉调”。[1]后有学者认为“蛮”一词带有一定贬义,提出改为“蒙汉调”,认为这样更能体现蒙古族和汉族民族团结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而漫瀚调这一称谓,王世一先生在其著作《漫瀚调》中提到,漫瀚二字的发音与蒙语中的“芒赫”相似,“芒赫”原意为沙漠、沙丘,而漫瀚调起源地是准格尔旗,准格尔旗正是遍布沙丘的地区,且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就叫沙圪堵,因此将其转为汉语谐音“漫瀚”,以此命名。[2]在2008年6月7日,准格尔旗也以漫瀚调这一称谓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漫瀚调这一称谓也更加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漫瀚调形成背景

(一)历史背景

“在文化交融过程中,移民(无论是官方发起的还是民间自发的)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是文化交融的推动者,是异域文化之间从相互抵制到相互接纳的重要载体。”[3]漫瀚调正是在移民过程中,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过程中孕育而生。

汉族移民内蒙古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16世纪中叶逐渐增多,其中在蒙古族和汉族交融的过程中,清代具有重要地位。在清朝建立初期,为了巩固对蒙古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蒙古族和汉族隔离的政策。而随着清朝对蒙古各部的统一,以及内地人口增长和土地压力的增加,封禁政策逐渐松动,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朝虽规定不得开垦蒙古地区,但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严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蒙古贝勒松阿喇布上奏“启发边内汉人,与蒙古一同耕种”清廷俱如所请。[4]以此为内地汉民进入内蒙提供政策,但规定汉民不准定居蒙古地区,必须春去秋归。随着内地人口增加和剥削加重,破产农民开始流入蒙古地区,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这一现象。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首次规定了放垦地域与蒙汉租佃额度。乾隆年间,“陕省榆林、葭州、怀远、神木、府谷、靖边、定边七州县沿边农民,每遇春耕,出口种地”[5]。可见,此时移民人数已不在少数。随着移民潮的加剧,清朝统治者担心蒙古地区的草原生态和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受到破坏,于是加强了禁垦政策,但由于社会矛盾和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禁垦政策并未能完全阻止移民的进入。道光年间,黄河改道南行,因此灌溉水力得以发展,加之清朝实施了“借地养民”政策,促使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地。光绪年间山西、陕西等地自然灾害频发,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灾民背井离乡向西迁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随着清朝财政的困难和边疆危机的加剧,开始考虑通过移民实边来充实边疆、缓解内地人口压力。任命贻谷为垦务大臣,正式宣布以“国家名义”放垦蒙地。内蒙古全境进入“全面放垦时期”。伊盟(今鄂尔多斯)中仅准格尔旗、札萨克旗和郡王旗放垦13410.5倾,占黄河以南鄂尔多斯地区放垦面积的4/5。[6]这一时期内蒙古各地的汉族人口数量出现了暴涨的趋势,大量汉族农民涌入蒙古地区开垦土地。

这些移民与当地的蒙古族人民共同生活、劳作,形成了蒙古族和汉族杂居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为蒙汉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也为漫瀚调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交融

最初移民内蒙古的汉民仅有少数,迫于生存,汉民需学习蒙语,行蒙古民俗。而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交流碰撞中,蒙古族人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也受到汉族农耕文化影响,生产方式逐渐变成半农半牧。而蒙古族和汉族的影响是相互的,汉族人民“入境问俗”在潜移默化中受蒙古族人民习俗影响不自觉地改变生活方式。而蒙古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开始学汉语、起汉名,学习汉族文化习俗,汉族民间音乐文化也在内蒙地区得到传播,并与当地的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兼具蒙汉特色的漫瀚调。早期的漫瀚调多数是在蒙古族民歌曲调中直接填进汉语、蒙古语而形成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融合陕西、山西汉族民歌的旋法、润腔等元素的独特歌种。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跨越民族文化差异的地域认同,是漫瀚调形成的根源所在。

三、音乐本体上交融的具体表现

(一)旋律形态

民族融合对漫瀚调旋律形态流变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收集的漫瀚调曲目来看,漫瀚调旋律多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漫瀚调歌曲大多直接运用蒙古族短调民歌曲调,在其基础上填充汉语歌词进行演唱。例如,漫瀚调《妖精太太》便是从蒙古族短调民歌《妖精太太》发展而来,《打鱼划划》的民歌旋律曲调来源于蒙古族短调民歌《扎明扎罕》。由于演唱者的差异性,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会对个别音符与节奏进行即兴创作,但二者旋律大体相同。以漫瀚调歌曲《王爱召》为例(见谱例1),其母曲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十五岁的少女》(见谱例2)。从两首歌曲谱例的对比可以看出,歌曲旋律虽在节奏与音高上有些不同,如第1、7小节的节奏,第2、8、9小节的音符等有所改变,但主题旋律仍保持着短调民歌的风貌。也有小部分漫瀚调由汉族民歌旋律改编而成,如漫瀚调歌曲《海莲花》的曲调原型为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漫瀚调的发源地准格尔旗与晋北、陕北紧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漫瀚调吸收了陕西爬山调、信天游以及山西山曲儿的一些标志性节奏和旋法。如晋陕民歌中常运用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在漫瀚调中常能体现,漫瀚调歌曲《打鱼划划》也体现了陕北信天游标志性四、五度旋法特征。因此,通过对旋律的分析不难看出,漫瀚调的形成是蒙古族和汉族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

(二)唱词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维系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纽带与桥梁。在蒙古族和汉族杂居的过程中,居住在准格尔旗的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学会了彼此的语言,形成蒙古语和汉语混用的特点。所以,在演唱漫瀚调时蒙汉语间插使用,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为“风搅雪”。例如,漫瀚调《达楞朗》的歌词:“花日太塔日其克,烟花(那)抽子妹妹那不会缝,就把你那烂(呀烂)羊皮将就两天吧。”其中的“花日太塔日其克”为蒙语词汇,意思是“绣花的烟荷包”或“毛日呀呼奎,拿上鞭子打……”“毛日呀呼奎”汉语译为马儿不走。歌词中运用了个别蒙古语词组,同时歌词的平仄关系以及对格式韵律的保留,形象地描述了漫瀚调中两种语言或文化元素交织、融合的状态,就像风雪交加的自然景象一样。这种歌词形式不仅体现了蒙古族和汉族在语言上的交流与融合,还赋予漫瀚调歌词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在演唱中,蒙古语和汉语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使得歌词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此外,漫瀚调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既有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也有描绘风土人情的。这些歌词不仅反映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体现了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三)形式与唱腔

漫瀚调的唱词结构基本由两句构成,上句比兴、下句抒情的结构安排占据了主流地位。部分歌曲可以划分为四个乐句。漫瀚调的曲调虽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但歌词却与原曲歌词没有任何关系,漫瀚调吸收了晋陕汉族民歌即兴性的特点。演唱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兴编词填曲演唱,所以常出现一曲多词等现象,这也使得每一次的表演与聆听都充满新意和惊喜。

漫瀚调的演唱为男女同腔的唱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陕晋民歌信天游、山曲儿的影响。男女同腔,意味着男声女声采用相同的音高、音调,男声的音域通常比女声低一个八度,所以男演唱者演唱漫瀚调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演唱中,男生演唱很少使用这样的高腔唱法,晋陕汉族民歌信天游、爬山调等常常体现。汉族民歌的高腔唱法与蒙古族民歌短调旋律相融合,形成了独具风格魅力的漫瀚调。

从漫瀚调的音乐本体分析来看,蒙古族和汉族的长期交流是基础,地域特色是催化剂,民族融合是核心动力,而音乐形态的创新则是其生命力的体现。漫瀚调不仅丰富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写照。

四、漫瀚调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传承的桥梁

漫瀚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演形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不仅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更连接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血脉。漫瀚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漫瀚调作为蒙古族和汉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既包含了蒙古传统音乐的辽阔、深沉,又包含了汉族音乐的细腻与婉转,展现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通过漫瀚调,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而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社会功能的体现

鄂尔多斯被称为“歌海之乡”,很多仪式程序、感情交流都以歌为载体。因此,漫瀚调在这里不仅仅是民歌,更是当地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人们以歌叙事、以歌代言,通过旋律与歌词,抒发对亲情、爱情等美好感情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当地人民独特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面貌。因此,漫瀚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劳作的田间地头、牧场,人们也常在空闲时凑在一起弹唱漫瀚调,亲朋聚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漫瀚调更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和色彩。漫瀚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文化、增进友谊、促进团结的重要载体。同时,漫瀚调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通过歌词内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民族观。

(三)民族融合的见证

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民族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分化、融合。漫瀚调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体现了蒙古族和汉族在音乐审美、情感表达和文化传统上的异同与交融。通过学习和传承漫瀚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蒙古族和汉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漫瀚调作为蒙古族和汉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产物,反映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在长期共处、共同劳动与生活中形成的深厚友谊和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漫瀚调,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结束语

从古至今,民族融合都是历史发展的普遍现象。不同民族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推动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漫瀚调作为蒙古族和汉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漫瀚调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让漫瀚调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星.蛮汉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世一,柳谦,张皇.漫瀚调[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李建军.漫汉调的文化交融性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

[4]王来刚.清代内蒙古地区的汉人移民史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04.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