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住的凤仙大楼,坐落在繁华小镇的深巷中。巷子外车水马龙、很是热闹,巷子里却少有人来往,一场秋雨落下,更增添了几分安静。顺着楼梯向上爬,登上六十七级台阶后,一扇贴着年画的红漆木门映入眼帘。敲响房门,外公外婆会伴随着笑声,争先打开门,拉着我的手走进屋内。
电视机里放着南腔北调的戏曲,外公会把我搂在怀里:“乖娃,想看什么频道的节目?”看着外公饱经沧桑的面容,我都会顺着外公的心思:“一起看戏曲频道。”因为我的到来,外婆心情很好,唱着她那个年代的老歌,房间里热闹起来。
午后,雨停天晴。外公麻利地穿起外套,拿着电瓶车钥匙和手套,准备出门。“外公,您岁数大了,不要骑电瓶车出去。”“乖娃,你在家听话,外公一会儿就回来。”外公边说边扶着楼梯栏杆慢慢下楼,我紧紧跟在外公后面,看着外公骑着电瓶车驶出狭窄的巷子。而我,静静地坐在台阶上,望着巷口,等外公回来。
银杏树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花猫在屋顶悠闲漫步,巷子的地面还是湿漉漉的。抬头看见几根电线横在半空,群鸟飞过,偶有几只在上面歇脚。我喜欢看凤仙大楼和另一座大楼两边搭起的空中阶梯,那里早已绿藤遍布,花猫在那里安了家。
从巷外向街上看,烧饼又挂了一炉,行色匆匆的过路人正为生活忙碌着。有小孩正拿着纸飞机扔向蓝色的天空,我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的孩童,来巷中看望外公外婆。我穿着背带裤,在餐桌下跑来跑去,外公坐在沙发上看着我,满眼都是宠爱;外婆弯着腰,紧紧跟着我,怕我磕着碰着。
夕阳快要落山,晚霞映红了天边,熟悉的电瓶车声音越来越近,外公回来了,他拎着两大袋子东西下了车。
看到我站在巷口,外公心疼地说:“乖娃,帮外公拿菜和河虾上楼,外公给你做饭吃。”我们爷孙俩慢慢上楼,开门后听到了外婆的歌声。爷孙俩相视一笑,好温馨的画面。
青年路的凤仙大楼,我的大街小巷,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和青春梦想。我的成长岁月已在这条小巷生根发芽,外公外婆给了我最深沉的爱,我会将这些爱拾掇起来,永远深藏在心间。
周嘉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高三(5)班学生
指导老师:黄雅新
编辑"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