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2024-12-13 00:00:00王啸云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12期
关键词:轴对称三角形教学内容

新课改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实践作为核心素养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不可或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跨学科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及生活中各种问题,就是以创新实践能力拓宽文化视野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时,要运用独到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数学天赋,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进而为培养数学人才奠定基础。

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传统,往往只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斯坦福大学有研究表明:学生成功和失败的差异在于思维方法。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认知过程和感觉、知觉相比,具有很强的自动性和主观性,是基于客观事物和主观经验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创新思维,指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得出不一样的、具有创造性结论的思维模式。教师要用良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春风化雨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数学教学为例。数学学科是从数形结合、逻辑论证的角度出发,具有很强的思维分析、推理、判断等特征,因此,数学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思维活跃的大脑,注重对课堂掌控,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设计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放松心灵,在接触社会、感受人文中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上课时指导学生拉动两种形状,从而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课后带学生观察建筑物、自行车、三角形梯子等,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在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从而懂得数学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

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思维养成。学生创新动机,往往来自教师的引导。古语有云“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学相长的辩证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整合利用,把社会生活当作课程资源,给予学生以丰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自己适应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提问:“生活中最有感触的大数据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再引导学生设计统计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进行总结。由此,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书本之中跳出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拥抱新技术,引导用真功。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就教育的现状来看,网络新技术,既影响教师的“教”,也渗透着学生的“学”。对于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属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范畴。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教育能力,学会使用积极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创新动力。

例如,学习“轴对称”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课堂上带学生发现身边的轴对称物体,引导学生充分发言,总结轴对称的特点。之后,教师利用电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组合与创新,设计具有艺术气息的轴对称图案、建筑,让学生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进一步发现生活中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王啸云:安徽省和县乌江中学数学教师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轴对称三角形教学内容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三角形,不扭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三角形表演秀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三角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