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古城新韵打造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

2024-12-13 00:00:00冯毅松陈李峰
农家书屋 2024年11期

巍巍太行山上,奇崛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绵绵时间长河中,底蕴深厚的文化传承亘古至今。山西省长治市是文化大市,文脉悠长,底蕴深厚,是浓缩历史积淀的千年古城,是孕育太行精神的梦想圣地,是凝聚民众期盼的精神家园。

文化历史的厚重文脉

赋予这座城市无限魅力

长治坐拥山水胜迹,历史厚重、人文璀璨,是一座文脉丰厚的品质之城、山水绝佳的诗画之城,也是古建精华的荟萃之城、红色浸润的英雄之城,更是开放创新的活力之城、生机勃勃的魅力之城。

擦亮“中国神话之乡”品牌。经考古证明,在距今一万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片大地繁衍生息,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生存条件,战天斗地、顽强抗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诸多神话发源于此,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均有记载。走进长治,就走进了中国文化的记忆深处。在这里,可以探究历史文化的深远博大,见证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可以感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擦亮“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长治辖区内古建筑超3500处,其中2000多处经唐至清,历七朝而不朽,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有189座,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且珍品、孤例众多。比如,平顺龙门寺是中国唯一一处集五代至清代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大云院的弥陀殿壁画是我国古代寺观壁画中仅存的五代时期作品;法兴寺十二圆觉像和崇庆寺十八罗汉像,被专家誉为“宋塑之冠”“436c58b2997c6efc9403654b6df166090660bd5ab2984e6d3aacf52a858b7239东方彩塑一绝”;潞州观音堂的明代悬塑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被誉为“海内悬塑之冠,明代悬塑珍品”。走进长治,可以探寻文明古迹、触摸历史沧桑,聆听历久弥新的古建筑讲述这片土地所见证的历史浮沉。

擦亮“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品牌。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在这里驻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太行,创建了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部署指挥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等一系列著名战役,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革命战争时期,仅136万人口的长治市就有12万人参加八路军,46万人随军参战,17万人为国捐躯。孕育了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长治,就走进了太行红色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处处可以缅怀英烈忠魂、聆听英雄赞歌,体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擦亮“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坐拥八百里太行最壮美的一段,苏东坡的一句“上党从来天下脊”享誉古今。走进长治,就走进了太行地质博物馆、太行文化体验地。在这里,可以观览山川形胜、感悟历史文脉、领略风物奇观。这里拥有5A级景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八泉峡,以及板山、通天峡、太行水乡、太行溶洞、天脊山等众多自然风景区。在太行山上,山因水而传神、水依山而成景,长治人民的母亲河——浊漳河三源汇聚,逶迤东西,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天工凿成。登山望远、心旷神怡,临水驻足、悠然自得,顿生“好水好山看不足”的无限流连。

擦亮“中国康养福地”品牌。长治气候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000米,正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黄金人居带”北纬36度至37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无扇之城”;盛产的小米、杂粮、红枣、核桃、黑木耳等各类食品,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拥有600多种野生中药材,被誉为“中药之乡”,2023年获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走进长治,就走进了人间仙居、洞天福地,在这里可以畅享冬温夏爽,静心颐养安康。

当前,长治正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长治篇章。

文化艺术的璀璨夺目

赋予这座城市无限活力

长治是戏曲的根祖之地。从“梨园始祖”唐玄宗李隆基在潞州初创“梨园教坊”,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等一路传承至今,长治地区现有明清时期戏台730座,遍布城乡各地,它们像散落在村落里的遗珠,诉说着梨园春秋的盛景、传达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见证着中国戏曲历史的发展轨迹。长治曲艺孕育于两晋,产生于盛唐,成熟于明清,是全国首个“中国曲艺名城”,形成了潞安大鼓、襄垣鼓书、长子鼓书、武乡琴书、沁州三弦书、屯留道情等33个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浓郁鲜明的民间曲艺曲种,产生了“县县有曲协组织、乡乡有曲艺队伍、村村有曲艺演出”的浓厚氛围。

长治杂技独树一帜。长治杂技在全国同行业中是佼佼者,也是长治市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外宣品牌,近年来,先后组织长治杂技团赴韩国、印度、加拿大、阿联酋、德国等10余个国家演出交流20余次,足迹遍布亚非欧美等各大洲,在海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丰富厚重

赋予这座城市无限吸引力

长治是潞商文化的孕育地。潞商作为晋商发展史上的一支劲旅,曾经的潞麻、潞党参、铁货等享誉海内外。

非遗资源丰厚。潞麻、潞铁、潞煤、潞琉璃等驰名中外。隋唐时期,又增加了潞酒、潞墨、潞绸、潞党参,再到明清时期,出现了潞铜、潞锡、潞堆锦。

——潞麻在唐朝前后,畅销四海,被誉为“一熟天下贱”;

——潞铁以上党区荫城镇为代表,被誉为“铁器之镇”,素有“千里铁府,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说;

——潞酒始创于北周,曾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之说;

——潞绸是中国三大名绸之一,与杭缎、蜀锦齐名;

——长治的八义窑瓷器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次将色彩运用在瓷器上,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第一抹彩虹”。

截至2023年5月,长治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9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2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08个,市级非遗传承人323人。

民俗文化丰富。长治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的小盆地,也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保留了许多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长治村村都有古庙会,比如农历七月初一的古庙会,被誉为“上党第一会”,源于明代,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闻名于晋冀鲁豫四省。近年来,古庙会也与时俱进,成为承载和传播地方文化的有效形式,是实施“旅游+”战略的重要文化载体。

吃在长治,文化元素厚重,县县都有特色,形成了长治烩菜、长子炒饼、潞城甩饼、沁县枣糕、荫城猪汤、壶关羊汤、屯留煎饼等上百种特色地方小吃。

长治手艺门类众多,形成了长治面塑、襄垣手工挂面、剪纸、沁源木雕、刘氏老鼓、黎城银器、潞城布艺等特色产品。

产业形成集群。深化产业引领,通过突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非遗”“文化+康养”“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文化休闲、影视动漫、文博展览、艺术培训、工艺美术等,涌现出类通堆锦、乾圆文化、雅瑞地毯、祥潞文化、八义窑红绿彩、太行陶瓷等多个文化产业企业。目前,全市有文化市场主体6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处在全省第一阵营。

长治是“中国神话之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中国康养福地”,文旅康养资源丰富,值得体验。

围绕气候、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长治在太行山大峡谷、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神龙湾、黄崖洞、灵空山、老顶山等生态环境优越的景区打造了一批以森林康养、山地康养、温泉康养、文化康养、中医药康养、运动康养、乡村康养等为主题内容的多元化、多类型休闲度假康养区。

沁源县、平顺县是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以潞州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潞城区、上党区、屯留区同城一体化发展,共筑了环城生态游憩圈。漳泽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成为长治都市旅游新高地和游客认识长治的“第一窗口”。一批与周边环境协调、地方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设施设备完备、总体品质较高的特色民宿改版升级。

环漳泽湖马拉松赛、平顺通天峡国际山地马拉松赛、黎城攀岩赛、沁县龙舟赛、沁源森林健走、八路军文化节等赛事节庆活动品牌越来越亮。

同时,长治将丰富、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方式空间平移至乡村,打造了丹泉小镇、壶山温泉、五龙川、岳家寨、张家凹、大河村、小南村、张祖村等临山、林、湖、谷的村镇等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耕民俗、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康养度假村和康养度假镇,为游客提供“来一日、住一夏、记一生”的候鸟式服务。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技术,对文旅康养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一大批景区增加沉浸式数字化设施,为游客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亲近历史、感悟文化。

今年10月18日,历时7年建设,投资近1000亿元,总里程达1.3万公里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这条天堑通途将山川、河流和人类历史的遗迹紧紧相连,通过路游融合、运游融合、数游融合,打通了山西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动脉,在全国率先构筑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其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主线全长277公里,支线及连接线710公里,主线贯穿壶关县、平顺县、黎城县、武乡县,连通多个旅游景点及特色旅游村庄,基本形成了“红色记忆文化、峡谷山水旅游、古色遗风体验、康养休闲度假”的特色旅游圈。这条蜿蜒曲折、翻山越岭、串景通村的旅游公路正在化作美丽的自然风景道、驰名的文化旅游线、崛起的乡村振兴路,成为长治的又一条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