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技艺

2024-12-13 00:00:00
农家书屋 2024年11期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丹寨县、安顺县和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按照苗族的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状况下,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的衣饰装束、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

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提包以及丧事用的葬单等。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这两种技艺,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张力,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则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

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蜡笔)、瓷碗、水盆、大针、骨针、谷草、染缸等,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往布上点画。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确认布料已经完全染好,即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再放进锅里加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于水面,回收后备用。之后,再将蜡染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即算完工。丹寨蜡染在这之后还要涂上红色和黄色,涂红一般用茜草根,黄色则用栀子提取。为了避免褪色,一般要待蜡染品制成后才着色。

随着科技发展,纺织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蜡染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伴随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已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粗劣的蜡染制品大量涌现,对技艺的有序传承构成了一定威胁。由此可见,苗族蜡染技艺亟待得到保护和开发。

(来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