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时,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是一堂很特别的课,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首先,徐老师为我们揭开了龙文化的神秘面纱。他告诉我们,龙也许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我们的祖先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各种动物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我仿佛看到了远古的先民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动物,一边用手中的木炭在岩石上勾勒出龙的轮廓。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龙的形象绵延万年,从千奇百怪走向统一,龙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从漫天星辰走向多元一体的,某种程度上,龙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接着,徐老师又为我们讲述了月面国旗背后的故事。徐老师告诉我们,这可不是一面普通的五星红旗,为了制作这面国旗,科学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不仅要考虑月球上的极端环境,还要确保国旗能够完好无损地展开。为了做出符合条件的五星红旗,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和月壤类似的石头做一面国旗。乍一听,石头和布料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在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玄武岩被熔解拉成丝,80根约5.5微米的细丝绞成一根比头发丝稍粗的线,再用这些线纺成国旗。听到这里,我不禁对那些默默付出的科学家肃然起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最让我难忘的是深中通道和西人工岛的建设。普通的沉管隧道无法满足深中通道那样超宽、深埋的技术要求,于是科学家们大胆创新,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那时,外国也在进行沉管隧道建设,我国的科学家曾三次赴外国学习,皆铩羽而归。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只能自立自强。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讨论和试验后,我国科学家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办法,竟做出了长度有55层楼高、宽度达15层楼高的钢管,堪称“巨无霸”!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为祖国创造了一张崭新的“中国名片”。
《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开始明白,自己不仅要上好“开学第一课”,也要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