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蒙
随着歌曲《郭源潮》的婉转低回,一句歌词引发了争议。“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不少人感叹真是说到心坎里了,一股白云苍狗的世事沧桑之感扑面而来。然而,层楼真的会误少年吗?辛弃疾曾吟唱:“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倚层楼,他手持长戈守护心中故园;倚层楼,他挥毫泼墨诉说心中执念;倚层楼,他踏长歌,踽踽独行,不忘英雄本色。他有层楼吗?有!他是英雄吗?是!层楼从不误英雄。
如果宋冬野的歌以现实的残酷击碎了你的心理防线,那么我愿意用另一个人的一句话来重燃你心中信念的火花:“愿所有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话是鲁迅先生写的。
瘦削的脸庞,方正的面容,眉头紧蹙的一字眉,着一袭破旧的布衣长衫,指间淡淡的烟草熏迹,一股威严自然散露。他为唤醒铁屋子里的人的理性独自呐喊,他为心中的层楼荷戟彷徨。他是青年心中的英雄,是以笔为剑的骑士。
大多数人认为英雄就是沙场捐躯,其实不然,比如以笔守护真理的骑士,以生命挽救生态的牺牲。层楼没有误他们,相反,使英雄愈发拥有魅力。
余秋雨在《流放者的土地》中写道:“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最令人倾心的英雄是拥有层楼的英雄,最让人看出英雄之所以是英雄的,也是拥有层楼的英雄。
威廉·毛姆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一个衣食无忧的人的追梦之旅。他工作平稳,却因意外的机遇爱上了绘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经历饥饿、寒冷、流离、失所,始终坚守信念,不忘层楼。最终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灵魂的栖息,获得绘画的灵感,他是英雄。高晓松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六便士便是苟且,月亮就是远方,我们都只看到了六便士,有人却看见了层楼上的明月。
北岛有诗《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这便足矣。心中有层楼,坚守信念、不轻言放弃,就是真正的英雄。
我喜爱作家笔下骨肉丰盈的人物,更为倾心的是荒原上糙砺的叹息。2017年度奥斯卡金像獎颁给了《水形物语》这是一部撼动人性的大作。当女主挥舞着手语示意邻居拯救鱼人的时候,邻居却说:“它都不是人类!”女主淡然地摆动手臂,告诉他:“如果我们不去救他,我们又怎么算是人类?”最终邻居还是去了,尽管他在危急关头会被鲜血吓得颤颤发抖,甚至紧张到踩错油门发生车祸,但他还是去了。也许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如此大胆的决定,但他仍是英雄,他不畏惧残忍,以这广袤的世间最闪光的博爱回答了自己心中的层楼。
若你还在为“层楼终究误少年”而感慨万千,因害怕结果潦倒而不曾尝试美好的开始,怯于守护内心的层楼,我只想告诉你:层楼不误英雄儿,自由不羁爱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