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对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科学分析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问题,包括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包括引入专业师资力量、组织开展多样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家长加强自身学习等。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不仅能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素养,还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理应引起重视。
1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1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在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体育行业的职业需求和发展路径,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及定位,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涉及职业责任感、职业技能等方面。体育职业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与职业能力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不足,从而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和适应能力,进而为实现职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2 增强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体育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只有系统了解行业动态、就业市场需求,掌握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学生才能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结合相关实践可以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并提高其就业成功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选择合适的实习和实践机会,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求职技巧,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
1.3 促进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都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同时优化职业发展路径。通过院校提供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体育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并提供相应的资源等支持,保证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科学决策,避免盲目选择等问题出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可由此受到积极影响。
2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问题
2.1 问卷调查
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文设计了一份详尽的问卷,以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面、家庭及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9份,问卷回收率94.5%,具体问卷设计见表1。
基于表1,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见表2)。
2.2 主要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案例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
在个人层面,问题表现为自我认识不足和反馈调整能力的欠缺。根据调查结果,65%的学生表示对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缺乏清晰的认识,无法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这表明,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自我反思,未能充分评估个人兴趣与能力的匹配度。此外,48%的学生反映缺乏根据实际情况和外部反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意识和能力,表明该群体在面对外部变化时难以及时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调整。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处于被动状态,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无法充分发挥。
在学校层面,问题主要集中在职业指导服务的不足。调查显示,47%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职业指导教师,这意味着学校的职业指导力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较弱。此外,53%的学生表示对学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满意,认为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可能导致指导内容脱离实际。与此同时,46%的学生反映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支持力度不足,可见,案例学校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支持。
在家庭层面,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支持。54%的学生表示家庭成员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缺乏公平有效的交流,未能建立起充分的沟通机制,这使得学生在做出职业选择时难以获得家庭支持,也无法获取相关建议。同时,48%的学生认为家庭成员对其职业选择干涉过多,这种过度干预限制了学生自主决策的空间,可能导致其职业规划无法真实反映自身的兴趣和意愿,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3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策略
3.1 个人方面
在优化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个人层面的提升和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个人评价。个人评价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通过科学方法了解个人职业倾向和人格特质,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为此,建议使用“职业倾向调查量表”“人格特质调查量表”等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自测工具系统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和性格特征。例如,“职业倾向调查量表”能够帮助学生识别其在不同职业领域的兴趣和潜力,从而指导其职业选择。而在进行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并通过与同学、老师和职业指导专家的讨论,进一步验证和补充自我评估结果,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准确,最终形成更为全面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学生应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学习如何运用职业选择理论指导实际的职业选择过程,辅以职业生涯模拟演练,体验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可大幅提升个人职业适应能力。此外,学生还应积极参与职业规划讲座,听取专家的指导与建议,进一步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第三,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认证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此,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应结合个人职业兴趣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资格考核和技能培训,如考取体育教练、运动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还能够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注重通用技能的学习,如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应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如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阶段,制订阶段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计划,逐步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并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培训课程,持续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如以健身俱乐部教练为求职目标的学生,可以考虑利用寒暑假等机会提前到俱乐部实习。此外,学生还应结合自身的爱好、性格特征、家庭意愿和个人职业倾向,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明确阶段性任务,以此逐步实现职业目标。
3.2 学校方面
在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学校的支持和引导也不容忽视,具体需要体现在专业师资力量引入、多样化创新创业活动组织、课程思政探索等方面。具体来说,体育职业院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引进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必要时聘请第三方专业职业规划师,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为此,应制订详细的师资引进计划,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引进具有相关行业经验和职业指导资质的专家,如聘请具有丰富体育行业背景的职业规划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和咨询服务,并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聘请第三方职业规划机构,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规划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内部师资培养,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规划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提高现有教师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力,辅以完善的教师职业规划指导考核机制,即可更好地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职业指导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活动,包括职业规划大赛、模拟创业大赛、创业俱乐部等,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并为其提供丰富的职业规划和实践经验。为此,体育职业院校应定期组织模拟创业大赛,让学生在模拟创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通过设立虚拟企业,由学生担任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模拟真实的创业过程,即可提升其商业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创业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定期组织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创业趋势和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奋斗幸福观、爱岗敬业和文化自信等思想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于这一认知,体育职业院校应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结合体育赛事中的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比赛战术,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同时,学校也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强调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如带领学生欣赏运动相关的主旋律电影,讨论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分析运动员如何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激励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发扬奋斗精神,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分析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做到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其职业素养。
以欣赏主旋律电影《夺冠》为例,教师应通过电影《夺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升其职业规划能力和实践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主旋律电影《夺冠》,了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结合电影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电影情节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践,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前期准备。准备电影《夺冠》的放映设备和相关资料,通过班会或宣传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电影欣赏活动,并提前布置相关任务。第二,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夺冠》,在电影放映前,简要介绍中国女排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第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分析电影中的一个关键情节或人物故事,包括“中国女排艰苦训练和不懈奋斗的历程”“郎平作为教练的领导艺术和职业规划”“队员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和职业选择”等,最终由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析电影情节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电影,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帮助学生制订具体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第五,总结与反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效果,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进而持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3.3 家庭及社会方面
在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同样重要。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加强自身学习,改变传统观念,支持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此,家长可以考虑参加由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了解最新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方式,提升自身的职业指导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而为子女提供相关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兴趣,真正支持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避免急功近利和盲目跟风。为此,可考虑与职业规划师和职业指导教师开展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个人潜力,进而更好地辅助子女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践必须保证家长与子女间开展平等、开放、尊重的交流,这需要家长创造平等交流的家庭氛围,积极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除了家庭外,企业也需要在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发挥自身价值,如积极参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和实践机会。具体来说,企业应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资源支持,如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辅以相应的实践机会,即可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职业需求,助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素养提升。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发展路径,这同样能够为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将能够在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下,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实现该目标,智能化技术的相关应用探索、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学习借鉴也需要得到重视。
本文系2023年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体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策略”(项目编号:YNTZ202301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