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育德的实践与思考

2024-12-10 00:00徐建相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2期

日记作为一种笔记类文体,不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记录成长过程,记录所思所想,既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对日记育德的价值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实现我手写我心,无疑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融合的最佳途径。教师通过日记可以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做学生情感上的导师,对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成长中遇到的难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1.亦师亦友,做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日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学生做朋友,及时疏导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比如,教师通过学生日记发现学生和周围人发生的矛盾,可以及时化解这样的矛盾;比如,有的学生家庭不和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心情,教师可以适时家访,与家长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做学生的知心人。

2.全面了解,做学生的灵魂塑造者

教师可以借助日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道德思考,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素养的人。比如,针对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日记育德的实施策略

1.指导观察

写好日记,需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比如,秋天到了,到处都是美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象,如南京钟山体育公园周围的群山、草地和水塘,颐和路的梧桐落叶,江心洲的景色……感受身边的美,写出自己心中的秋天。在指导写作的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历史上写秋的名篇,如《故都的秋》《秋声赋》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写作的兴趣。又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在日记中记录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塑造良好的品德。

2.指导选材

在学写日记之初,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有些学生心中似有千言,却不知道从何处下笔;面对眼前的美景,不知道如何描述;经历过某件深受感动的事情,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描述,不要面面俱到,要学会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心情、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白了:对事情的看法,其实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可以是一首朴素的小诗,可以是自己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的感悟,可以是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帮助,可以是一种美的感受。

3.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古诗词中的爱国、诚信等思想,在阅读中洞见真善美。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摘抄那些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仿写名家作品,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4.以身示范

语文教师是杂家,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鼓励学生写日记记述日常的点滴,或者针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去写作,以自己的作品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应以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道德的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