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的书主要是指课外名著。由于课外名著教学缺乏模式可循,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整本书阅读的效果。当前,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又是考试中的热点,笔者以《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分享课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借助学习任务群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任务]小组分享阅读成果
1.通过看图猜人物的方式回顾《俗世奇人》中的奇人,欣赏小组成员画的人物画像和设计的奇人名片,走进奇人故事。2.运用思维导图为身怀绝技的“江湖中人”建立档案。3.阅读时把自己的发现、感受、问题在书上进行批注,加深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分享阅读的第一步应以兴趣为突破口,师生共读的美好场景应该是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常态。相对单篇课文来说,整本书的篇幅较多,情节复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自觉地坚持阅读。分享阅读的方式,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创设学习任务群,提前两周组织学生先行阅读《俗世奇人》整本书,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整本书中的某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推选一个主持人主持小组交流活动,将各个小组的阅读成果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激发他们持续阅读的兴趣,强化阅读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创设以下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完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感受到了天津的民俗风情。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们一定有许多感想和收获,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现在,我请主持人来和你们互动交流吧!
主持人:同学们,幽幽书香,点点墨香;与书为友,天长地久。我们用两周的时间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各自的阅读感受。首先,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解释一下《俗世奇人》的书名。
…………
单篇课文阅读,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字词语句的理解上,思维方式较为简单。整本书阅读有别于单篇课文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借助学习任务群,提前两周布置任务,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阅读经验,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条件。
[任务]体会作者的语言之妙
1.生动的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2.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3.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掌握阅读策略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俗世奇人》中有大量的人物描写,比如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生动的人物描写中品析人物的特点。比如动作描写,作者善于把握细节,让人物的动作浮现在读者面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动词,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想象文本描写的场景,感受人物的神奇。此外,文本中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文本中的画面,梳理故事脉络,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冯骥才是天津人,津味语言扎根在他的心里,他用津味语言来写天津奇人,真是妙不可言。文本中的语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析的重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文识人”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多媒体呈现文本中描写“奇人”的内容,猜一猜作者描写的是哪一位“奇人”。
例一: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例二: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
例三:杨二小姐,激进好动,终日外边跑,模样和性情都跟小子们一样,而且好时髦,外边流行什么,她就立即弄到自己身上来。她头次听“革命”二字,立马就铰了头发,仿照男人们留个背头。
…………
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对整本书的整体感知。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猜出对应人物之后,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关人物的图像,然后总结作者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表达水平。
[任务]在绘制思维导图中迁移运用
1.出示《俗世奇人》的片段《弹弓杨》《孟大鼻子》,自主探究这两个人物的奇特之处,作者可能会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他们的特点。2.阅读课前搜集的资料,绘制思维导图,展示作者所写的人物的特点。3.交流分享阅读体会。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名著的外延却是无边无际而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是“分享阅读”的目的。《俗世奇人》这本书,最初只有18个故事。冯骥才笔耕不辍,继续收集奇人异事,精心描写这些人物的故事。2015年,《俗世奇人》再版,新增了18个故事,一共收录了36篇文章。2020年,《俗世奇人》第三次印刷,作者又写了18个奇人的故事。在具体的阅读分享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
生1: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作者就在我的面前,一句一句、慢条斯理地讲着天津人的故事。书中的那些小人物,虽然离我们比较远,我读起来却如此真切生动。
生2:《俗世奇人》这本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运用简练又余韵无穷的文笔,给我们展示了活灵活现的人物。
…………
阅读丰富人生。《俗世奇人》一书中的“奇人”来自生活,经冯骥才的妙笔刻画,变得栩栩如生。学生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初步感知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而且还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技巧,丰富了阅读经验,积累了写作技巧。
一言以蔽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依据,立足学习的目的,把握学习的方法,从名著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