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分析力、推理力、比较力、批判力、创造力,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反思等习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篇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载体、媒介。教师要善于深入发掘文本的“思辨点”,积极探寻文本中看似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思辨表达。按照后现代主义观点,每一个文本是一种“张力的存在”“矛盾的存在”。因为,文本的内容、文本的形式、文本表达的观点,都具有内在的张力、矛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文本的形式、文本表达观点等进行思辨,让学生的认知、思维从低阶迈向高阶。
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穷人》,教师可以从小说的表达主题出发,设计思辨性任务,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心理上、从小说中事理与情理的矛盾上进行思辨。[任务一]环境描写是小说的特色,请从穷人的“穷与不穷”,深入探讨小说的环境描写;[任务二]心理描写也是这篇小说的特色,请从小说中的关键词——“忐忑不安”入手,解读桑娜忐忑的原因,揣摩桑娜的内心世界;[任务三]细节描写更是这篇小说写作的一大特色,请从桑娜的矛盾行为中去探寻深层次的原因。在任务的驱动、引领下,学生对小说文本展开深层次的解读。他们积极探寻小说文本中能表现穷人“穷”与“不穷”的词句,整合小说文本信息,进行有条理的表达。他们能从小说文本中捕捉人物的忐忑心理表现,深入解读桑娜心理忐忑、矛盾的原因。他们能从桑娜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言行中,探寻桑娜夫妇动人的、可贵的品格。
文本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的依据。教师要从文本出发,设计具有思辨性意义和价值的任务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辨。不同的任务群有着不同的功能、意义和价值。实践证明,教师设计有效的思辨性任务群,能助推学生的文本认知、理解,能让学生的文本解读从被动转向主动。
教师设计、研发思辨性任务群,不仅要善于捕捉文本的“思辨点”,还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具体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困惑处设计任务群,让学生通过对任务群的思辨解决认知困惑,学会思辨。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教材文本出发,立足整本书阅读视角,拓展阅读《呼兰河传》,进而理解《祖父的园子》的内容。在阅读整本书后,学生感受、体验到小说中的些许悲凉。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祖父的园子》中充满着快乐、自由,我读完小说却快乐不起来呢?针对学生的阅读困惑,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探究。[任务一]读一读《呼兰河传》的结尾,说一说你的阅读感受、体验;[任务二]《呼兰河传》结尾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它与《祖父的园子》中的作者的心情相比,你会有怎样的体会呢?[任务三]借助网络,自行搜索作家萧红的生平以及小说的创作背景,你对《祖父的园子》中的描写有怎样的想法?文本仅仅是表达“我”简单的快乐吗?仅仅是表达“我”对祖父的思念吗?在任务群的引导下,学生围绕《祖父的园子》中萧红生活的“自由”,结合萧红的身世、小说创作背景进行思辨,深入体会萧红对祖父的依恋,体会作者对生活境遇的慨叹,体会《呼兰河传》表现的作者的无奈、悲伤。
学生的认知困惑、冲突等是思辨性任务设计的重要依据。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合乎逻辑地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应当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与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将教学评价标准贯穿学生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全过程。教学评价应当成为勾连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介。
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笔者设计了具体的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积极主动地评价文本中的父母的反应。[任务一]评价课文中的母亲的做法;[任务二]评价课文中父亲的做法;[任务三]对文章中的父母的反应,你同意谁的做法?喜欢谁的做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这样的思辨性任务群,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辩证地分析文本中的父母对“我”的作品的评价。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父亲的做法,因为父亲的做法能让“我”保持清醒;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母亲的做法,因为母亲的做法能不断地激励“我”,让“我”在创作的道路上增强信心。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有观点”“有条理”“有依据”等作为评价的要求,不断地追问“还有不同的看法吗”,鼓励学生独立地表达文本阅读的思考成果、探究成果,不人云亦云。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将评价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不仅要对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评价,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意义、价值就在于能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育思辨能力。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比较文本内容,掌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语文世界(小学版)202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