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中,生命在苏醒

2024-12-09 00:00:00慕容引刀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12期

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大自然按下了慢动作键,时间开始变得沉静而缓慢。

窗外景色萧瑟,树叶悄悄干枯飘落,小伙伴纷纷抱怨户外运动中断,生活范围受限。你缩缩脖子、搓搓手,渴盼一个充满活力的好天气,却迎来比往年更漫长的冬季。

可别被冰雪蒙蔽了双眼,最坚韧的生命力就藏在冻土里。等到冰块融化时,新的嫩芽会从你脚底伸头问候世界。

没错,这是一幅冬日的雪景。或许可以配点音乐享用,比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冬之旅》。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冷寂的冬日,你在杳无人烟的雪地上寻找出路。你不知道命运要让你游荡到几时,但你还不甘心,想为心中的烦恼苦闷寻找慰藉。于是迎着冷风,继续往漆黑里走去……

我懂这种感觉,植物枯萎了,动物冬眠了,人也不爱到户外活动了,生命都进入了休止的状态。因此,冬天往往被视为生命的终结,象征着衰老与死亡,正如这幅画中失去叶片的树。凝视这样的景象,会有一种面对死亡的肃穆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将死亡视为灵魂的解放和进入另一层次的“静止”,就像冬天冰封的大地。

是的,可死亡也许是新的开始。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地艺术吧。艺术家细致观察大自然的细节,即使冰会融化,他也将叶子的某个近乎完美的瞬间凝固了下来。冰雪凝固了叶子最美的样子,投射出另一个季节的故事。

尼采曾提到过“永恒轮回”的概念,死亡并不是绝对的终结,而是自然生命循环中的一部分。就像这幅作品中,冰块里包含了过去的季节,也预示着未来的春天。用中国传统的说法,个体会消亡,整体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这样的作品要花5到10个小时才能完成。连最小的雪画都占地4万平方米,足足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样一幅画,如果不是用无人机航拍,根本看不到作品的全貌。况且野外雪地环境复杂,辛辛苦苦完成一幅作品,说不定片刻就消失了。但消失了又怎样?享受创作的过程,冰天雪地也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你听说过“雪艺家”吗?西蒙·贝克穿着雪地靴在雪地上行走,用指南针辅助确定方位和角度,直到踩下的脚印自然连绵成一幅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