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总结陈词

2024-12-09 00:00:00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12期

插 画 陈木小

学生记者 郑仕骏 王奕晴 陈竞择

韩 政

学校支持 杭州市丰潭中学

湖南省岳阳市第二十中学

我们如何面对不靠谱的梦想,以及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传统意义上不靠谱的梦想,多是指有点远大,难以实现,带有某种理想主义或者崇高感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梦想天然就是“不靠谱”的,靠谱的叫作目标。但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另一种不靠谱的梦想浮现了出来——一种新奇的,以某种兴趣、爱好为主的梦想。

这种对梦想理解的变化,反映了新一代少年对宏大叙事的祛魅,不再被社会评价体系所规训,更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人生体验的丰富性。这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职业类型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让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梦想不一定是功成名就,当快递员、在夜市摆摊都可以被同学们大胆又真诚地说出口。

所以,在时代变化飞快、各种小众文化兴起的当下,父母劝阻不靠谱梦想的理由,除了对梦想能否实现、是否务实的关注,也会出现孩子的梦想难以理解、超出认知的情况。一个可喜的发现是,在这次讨论中,不少父母选择了支持子女。或许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子女的独立性,尽管不理解,但仍然尊重。

我在设问时,故意设置了一组镜像式提问,除了身边人怎么对待我们的梦想,同学们会怎么面对其他人的梦想。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了人的独立性。人与人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东西不同,对人生的想象不同。用自己的想法去劝阻他人,某种程度是不是也是一种傲慢呢?有同学也提到,朋友能和自己分享梦想,本质上是出于信任,要珍惜这种信任。选择劝阻的同学,理由是务实,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或许从这个小小的对照中,我们能明白,很多时候父母也是从一个有着所谓不靠谱梦想的孩子慢慢变成了一个务实的、劝阻不靠谱梦想的家长。还好,这样的转变越来越少。

而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