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对中共党史叙事体系的构建

2024-12-09 00:00:00周克书
红广角 2024年5期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简明党史著作,通过提炼叙事主线、遵循叙事原则和凝练叙事话语等方式,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共党史叙事体系。就叙事主线而言,《三十年》围绕“革命叙事”“领袖叙事”“理论叙事”“党建叙事”四条叙事主线,把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链接起来,确保了历史叙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就叙事原则而言,《三十年》遵循抓住历史发展本质、注重事物普遍联系、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和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的叙事原则,彰显了党史叙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就叙事话语而言,《三十年》使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三十年,乃是光荣的、伟大的三十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等叙事话语,在言说中国革命特点和党的历史特质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共历史;叙事体系;胡乔木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4)05-0099-14

历史叙事指“以一定方式叙述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社会现象等的来龙去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历史叙事体系构建是历史叙述者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系统呈现历史面貌的重要方式。中共党史叙事体系,是指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通过采择相关史料和运用相应叙事方式,将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要素整合为一个易于理解的整体时所形成的一种稳定且自洽的叙事结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简称《三十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简明党史著作,对于党的发展历程并非简单罗列史实,而是在唯物史观和毛泽东党史观的指导下,坚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借鉴吸收中共党史编纂发展史中重要研究成果的相关观点和书写模式,通过提炼叙事主线、遵循叙事原则和凝练叙事话语等方式,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共党史叙事体系,系统简要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需要强调的是,从《三十年》的撰写、修改和完成过程来看,它不是简单由胡乔木个人撰著的作品,而是由胡乔木执笔写作并得到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多次修改审定所形成的一部权威党史著作,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认识。在中共党史编纂发展史中,《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共党史叙事中的正史叙事和革命叙事的经典范本,是继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张闻天等人的党史著作之后的重要著作,其构建的叙事体系为此后叙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作出了重要示范。爬梳相关文献资料可知,学界对于《三十年》的研究类别主要包括:一是历史认知类的研究,即梳理《三十年》的写作、发表和宣传等史实问题;二是历史评价类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三十年》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地位的评价,以及将《三十年》与其他党史著作进行比较的研究,关于《三十年》对中共党史叙事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笔者拟探讨《三十年》与中共党史叙事体系构建的关系,以期为新时代推进中共党史编纂工作,进一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提供宝贵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叙事主线

叙事主线是历史叙事体系的核心要素,通过解释不同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将复杂历史过程中的人和事链接起来,确保了历史叙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三十年》采用革命、领袖、理论、党建叙事“四位一体”的叙事主线,有利于强化时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认知。

(一)革命叙事:以中共领导的革命历程为核心勾勒党的历史轮廓

革命叙事指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审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同国内外敌人英勇斗争的历程。《三十年》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至1951年期间的历史,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其一,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定义为一部革命斗争史。这种理解主要源于毛泽东。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指出:“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三十年》采用了这一观点。一是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集中论述中共历史为一部革命斗争史。《三十年》开篇便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中国工人阶级领导着广大的农民和其他的民主力量,向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作英勇斗争并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的历史;最后的“三十年的基本总结”部分又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历史是党向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英勇奋斗,以及克服自己队伍中的各种机会主义倾向和各种错误缺点,终于战胜敌人而取得胜利的三十年。二是从革命史视角把中共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1—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通过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完整勾勒了中共革命斗争史的整体脉络。

其二,阐明中国革命任务、革命道路等革命因素。就革命任务而言,《三十年》指明中国革命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前者“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存,使中国的经济不能发展,中国的政治不能进步”,后者在民族危亡之际,不仅不愿开展“任何实质的社会改革”,还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因此反对和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就成为中国革命“最根本的问题”。就革命道路而言,《三十年》强调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只能走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其三,以革命标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同历史叙事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中共党史研究中常用的现代化叙事和革命叙事便是如此,二者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前者强调上层精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贬低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后者则主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肯定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三十年》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都聚合在革命叙事之下,以革命标准评价它们的历史意义。例如,书中记述了五卅运动及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香港、广州等地工人罢工的历史过程,认为五卅运动“大大推动了广东的革命化,并准备了全国的大革命”。这便是从革命叙事出发,肯定中国工人运动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中国进步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再如,《三十年》认为陈独秀“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太重视农民群众的力量,在大革命时期“没有采取坚决的积极的政策去支持和继续发展群众运动,满足群众的要求”。这同样也体现了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的区别。

(二)领袖叙事:以中共领袖人物的革命经历为中心呈现党的历史面貌

领袖叙事即把中共历史看成一部领袖成长史,以领袖人物的革命经历和革命贡献为叙事重点,在突出他们的历史地位时塑造英明正确的领袖形象。从《三十年》的文本内容看,这里的领袖指的是毛泽东。书中结合中共历史讲了“毛泽东是怎样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领袖的”,进而回答了中国革命是怎样“找到了自己的领袖”的问题。

第一,介绍毛泽东的主要革命经历。首先,叙述毛泽东领导组织革命运动的过程。例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十年》分别介绍了毛泽东的革命工作情况,前者涉及组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主持农讲所工作等,后者包括成立工农革命军、成立工人政府、领导农民分配土地等。其次,介绍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等党的重要会议的情况。例如,中共一大,毛泽东作为湖南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中共三大,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当选党的中央委员;遵义会议,“撤换了‘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领导职务,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因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三十年》后续便很少叙述毛泽东个人的革命经历,更多突出其作为中共领袖对于革命形势的见解,以及根据革命战争情况变化指导制定党的政策方针等活动。

第二,阐述毛泽东坚持党内正确路线的情况。把党的历史看成一部路线斗争史是早期共产党人书写中共历史的重要特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因为《决议》是对1927—1937年期间“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的产物。胡乔木曾参与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对《决议》的编纂思路和书写特点比较熟悉,再加上《决议》在党内的权威地位,这就使得他在撰写《三十年》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路线斗争的叙事模式。《三十年》“重点分析民主革命各个阶段党内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发展过程和斗争状况,将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共在不同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党内的错误路线的斗争过程、结果,强调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毛泽东坚持的正确革命路线。这种两条路线对比的叙述方式,极大突出了毛泽东的革命贡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三十年》所言:“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和他的异于寻常的忍耐性与遵守纪律的精神,党终于充分圆满地克服了机会主义的错误,脱离了危险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路线斗争叙事模式,也是受到《联共(布)简明党史教程》叙事模式影响的产物。如有学者认为,《三十年》虽没有出现“路线斗争”四个字样,但党史撰写隐含“路线斗争”的思维和逻辑,这与《联共(布)简明党史教程》关系甚密。

第三,塑造毛泽东英明正确的领袖形象。新中国成立初期,亟需塑造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袖的光辉形象,以维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三十年》采用绝对肯定、毋庸置疑的论述方式和排比式的修辞等叙述方式,鲜明地塑造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例如,“在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表现了自己的伟大的革命天才”,“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就一直在这位杰出的伟大的完全可以信赖的领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之下,而这就使革命的胜利得到最重要的保证”。通过“革命天才”等赞扬性词汇,以及“杰出的伟大的完全可以信赖的”将三个形容词以排比形式叠加,建构了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袖的英明正确的形象。

(三)理论叙事:以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历程为脉络叙述党的历史

理论叙事,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为主线系统叙述中共历史,阐明中共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从全文内容来看,《三十年》的理论叙事主线本质上就是以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历程为脉络叙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即结合党的历史集中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楚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为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指明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三十年》首段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一个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中,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得到伟大胜利的历史。”这种从理论维度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说法,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曾使用过,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由此可见,把中共的奋斗历程看成是一部不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一观点当时在中共党内已经具有较大的共识。

其次,论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阐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源流关系是理解理论叙事主线的关键因素,《三十年》围绕这一问题作了详细论述。一是强调毛泽东的理论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成果。例如,《三十年》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认为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著作之一”。二是阐明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三十年》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贡献,就在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以及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原则指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既然如此,就不能不给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新的发展”,直接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源流关系。三是阐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时,曾把关于革命统一战线和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三十年》采用了这种观点。文中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结合的重要例证”。

最后,梳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据统计,《三十年》直接或间接介绍、引用毛泽东著作共18本,通过阐释不同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理论著作及其观点,勾勒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例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指出:“毛泽东同志首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的阶级关系,认识了工人阶级能否实现对于农民的领导,乃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毛泽东的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认为中国红军战争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中国革命主要内容等问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予了理论上的回答。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实践论》和《矛盾论》“全面地、深刻地而又通俗地解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出《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见解,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写了《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文章,进一步回答了中国革命发展特点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四)党建叙事:以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主要活动为重点介绍党的成长历程

党建叙事,指的是围绕党的建设主要活动叙述党的历史,在阐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建设过程及其意义时展现成长历程。《三十年》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梳理了党的历史过程。

其一,围绕组织和思想建设等方面叙述党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部分,《三十年》介绍了整风运动的状况,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客观呈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建面貌。“党采取了整风运动的方法,领导全党的干部和党员来认识和克服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伪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风,特别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这两种倾向表现的形式——党八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三十年》说:“中国共产党现在有党员五百八十万人。党决定在老区农村中一般地停止接收党员,而着重吸收产业工人入党。党决定在党员中认真地进行有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使每个党员彻底了解依靠工人阶级的必要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并且按照严格的标准对党的组织作一次认真的整理。”这一段话“对建国初期中共的党建作了客观论述,从中可以了解到建国初期中共党建的基本内容、特点”,包括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员数量、特点,思想建设方面的教育内容、目的等。

其二,阐述三大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史上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培育良好作风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三十年》把作风建设嵌入到中共历史进程中,分别阐述了三大作风对于党建的历史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使中共能够克服自身革命历程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偏向,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是中共获取人民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方式,使得党能够依靠人民力量打败敌人;自我批评的作风一方面能够使中共在历次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党“经常保持和改善与群众的联系”。这些论述,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共在推进自身建设时的历史面貌。

二、《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叙事原则

历史叙事原则,指历史叙事主体在书写历史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作为历史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历史叙事背后的深层逻辑,具有规定历史叙事的表征与指向等作用。《三十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相应叙事原则叙述中共的历史,彰显了中共党史叙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历史发展本质,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历史研究既要讲清楚历史的“本然”,又要讲清楚历史的“所以然”。前者指“历史的本来面貌”,后者则强调“要思考一下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有什么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就要求历史研究者在书写历史时“不能仅仅停留于小叙事,应当有大叙事,有对历史事实本质、规律的揭示”。《三十年》是胡乔木在北京花了不到一周时间写成的简明中共历史著作,全书不到5万字,属于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历史的一个简单的轮廓”,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应急之作”,难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和篇幅内把中共三十年历史全面地呈现出来。然而《三十年》在讲述中共历史时不仅很好地抓住了历史主线及其背后的本质,而且分清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在肯定中国革命胜利伟大意义的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又毫不避讳,而是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

从《三十年》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这是由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所决定并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的。但在这三十年的历史中,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主流和支流。前者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光荣的、伟大的历史,包括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卓著成就;后者则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存在不少错误,也走过不少弯路。具体而言,《三十年》在讲述历史过程中,不仅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强敌时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风貌,而且讲清楚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论证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所犯的三次“左”倾错误,既没有刻意忽视这些错误而突出党的领袖的正确,也没有过分夸大这些错误,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错误的,从而分清了历史发展中的主流和支流,体现出历史叙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二)注重事物普遍联系,突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历史要以联系的观点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普遍联系中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把历史看成是按照某种意志所展开的发生序列,而是将历史事件放置于一个更宽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审察和分析,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阐明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十年》坚持从历史大视野出发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抓住中国共产党在三十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普遍联系,突出了中国革命和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其一,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革命史,阐释中国革命爆发的国际因素。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国革命史时应当要看到它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三十年》谈及中国革命任务时,首先强调帝国主义是如何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进而指出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要求。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三十年》认为是外国资本的侵入所造成的,这种侵入既瓦解了封建经济,也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力量。

其二,把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突出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三十年》主要引用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即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后从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工人阶级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的转变使得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另外,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时,《三十年》还突出强调了苏联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把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还讲清楚了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背景。

(三)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阶级分析方法是运用阶级理论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发生的现象、探索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重要方法。“在中共党史的研究上,离开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很多问题是谈不清的,特别是无法准确地解读改革开放前始终依靠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观念指导革命与建设中的种种成功与失败。”阶级分析方法作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识,将其运用于党史研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特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和研究党的历史,既可以辨析不同阶级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共在不同革命时期针对不同对象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从而更好地认清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规律。

胡乔木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深谙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三十年》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例如,通过分析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说明农民和资产阶级因自身阶级局限性无法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论证了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以及“具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使其不仅“能够提出正确的和完全的斗争纲领,并且能够在国内和国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和强大的敌人进行坚持不屈的斗争”。另外,《三十年》还具体分析了四个革命时期中的社会阶级关系。例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书中在分析国民党的性质时指出:“蒋介石在叛变革命以后,已经不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讲述中共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当时国内外政治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对待英美帝国主义的政策以及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缘由。

(四)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推动党史宣传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阐发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言论,这些言论往往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深层规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十年》在叙述党的历史时引用了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不仅有利于揭示中共历史发展规律,还推动了对中共历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三十年》多次谈到或引用列宁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观点和论述。列宁和斯大林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袖,高度关注中国革命的发展,发表了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论述。例如,书中强调列宁和斯大林在关于东方民族问题上的认识构成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出发点;借用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与民族问题》中的重要论述阐释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十年》引用毛泽东的重要论述次数更多。例如,在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时,直接引用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说明,即“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关于“人民”概念内涵的分析和民族资产阶级历史作用的阐述等方面,《三十年》同样引用了毛泽东的相关论述进行说明,进一步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三十年》大量引用毛泽东的重要论述,主要原因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所发表的重要论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最为深刻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胡乔木在撰写《三十年》过程中大量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在某种程度上虽有以论代史的倾向,但从政治层面来看,它契合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政治需求,推动了中共历史研究的宣传教育功能的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叙事话语

历史叙事话语,指围绕特定历史叙事主线,遵循相应历史叙事原则展开叙述、进行评价和总结经验的一套话语言说,是历史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规定我们,规定着我们的话语,而又是我们以自己的话语宣布着历史的规定。历史借助或利用我们完成它伟大的故事,而又是我们记录和讲述着历史,把它变成我们的叙事。”《三十年》在叙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建构了一系列党史叙事话语,形塑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整体面貌。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阐述中共成立史是讲好党的故事的重要内容。《三十年》把中国共产党看成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论述了中共产生的阶级基础、思想理论基础,突出了中共产生的时代性、历史必然性及合理性,奠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中共建党史的基础”。将《三十年》放置于中共党史编纂发展史中可知,其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认识与书写是对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成立的相关观点和表述的继承与发展。例如,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就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十月革命与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一个产物”。再如,刘少奇在1948年7月1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必然产物”。后随着《三十年》的广泛发表,其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论述成为此后党的文献所采用的标准表述之一,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表述。

第一,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便强调自身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1951年,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而建立起来的”。《三十年》的历史叙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指明中国工人阶级的生长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的过程时,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现状。“党在成立以后的两年中间,集中力量领导了工人运动……,由于党的有效的活动,全国工人斗争有很大的高涨。”

第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先进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史上,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关键事件。毛泽东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有明确阐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三十年》采用了这一观点,强调:“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知识界中间传播了起来。”总之,俄国十月革命使当时正在苦苦探寻科学救国真理的中国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使它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准备,也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先进性特质。

第三,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借助重大事件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是中共党史叙事的重要方式,“因为重大事件的标志性、共识性,使借助重大事件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十年》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三个重大事件进行精心排列组合,使得“原本独立的三大事件被建党这条线索串联起来,创生出一个有意义的新整体”,建构了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必然性的叙事话语。这一书写模式,与张闻天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中关于党的成立的书写具有相似性,均在论述当时社会客观条件的现状和工人主观认识的提高中强调党的成立的必然性。从时间顺序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分别对应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前者指工人阶级在中国得到了一定发展,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地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促成了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二)“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流。《三十年》基于中国革命实际及其特点建构了党的历史叙事话语,即“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叙事话语既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又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其一,基于中国革命历史特点论述中国革命的正当性。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语境中,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正当性。“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三十年》首先叙述了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并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实际讲清楚了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基本特点,同时还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和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其次,阐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的情况下,中国缺乏进行合法革命斗争的环境和社会条件,指出中国革命只能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即用“枪杆子”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最后,借用革命领袖人物的重要论述表述中国革命特点,赋予叙事话语权威性。例如,在论述中国革命特点时,书中主要借用了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关于中国革命的认识:“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这一论断一直被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引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用枪杆子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基本依据”。

其二,构建“革命与反革命”二元对立的叙事话语,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三十年》在驳斥国民党的国民革命话语时把国民党看成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同一队列的“反革命”,是必须被推翻的革命对象,而共产党则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是“革命”一方,后者具有推翻前者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例如,在大革命时期部分,《三十年》叙述了当时共产党在蒋介石已经建立反动统治的情况下,为领导人民群众继续进行革命斗争,“需要将党的组织一部分转入反革命比较薄弱而革命比较有基础的农村,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游击战争”,同时强调共产党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进行的革命战争“成了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的最大威胁和全国劳动人民的最大希望”。在此种话语语境中,农村被当作了具有革命性的存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根据地。

(三)“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三十年,乃是光荣的、伟大的三十年”

对于共产党而言,历史是构建自身合法性和增强全体党员自信心的重要资源。《三十年》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共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而且使用蕴含光明和美好寓意的表述提纲挈领地概括党的历史,在宣传中共历史成就的同时,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第一,概括和宣传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历史。“通过核心概念或关键词勾勒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是叙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话语方式之一。”《三十年》使用“光荣”和“伟大”等字眼形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凝练概括了三十年历史的本质特征,建构了历史叙事话语。在《三十年》发表之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召集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所拟定的办法要点中便提到,宣传内容要着重于“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奋斗的伟大、光荣、正确”,为《三十年》的历史叙事奠定了根本基调。另外,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把中国共产党形容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荣、最正确的党”,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质。中共中央和党的领导人关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话语表达增强了《三十年》历史叙事话语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在凝练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同时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历史自觉是历史主体对于历史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于自身历史的肯定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二者是衡量一个政党对待自身历史是否重视和认同的重要标准。《三十年》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概括为“光荣的、伟大的三十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就前者而言,《三十年》通过概述和评价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而澄清中共历史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同时还在厘清中共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历史经验,如书中的“三十年的基本总结”部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阐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觉;就后者而言,《三十年》善于从长时段宽视野的角度认识和评价中国革命。例如,认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强调中国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即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全世界劳动人民斗争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心”。这些认识和评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自信。

(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认识,强调不能“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三十年》建构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叙事话语便体现了这一认识。

第一,突出毛泽东的理论贡献。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是自发发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主体参与和推动才能实现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僵化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三十年》不仅指出毛泽东“能够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实质”,还借用毛泽东在各个革命时期的理论著作及其观点,讲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阐明并突出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作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贡献,和在其他方面的贡献一样,也是真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向教条主义作坚决斗争的结果。”

第二,阐述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胡乔木晚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指出:“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道路,中国革命所取得的胜利,中国现在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这些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而这种胜利又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能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事业就会发展顺利,反之,革命事业则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三十年》体现了这一观点。例如,书中写到大革命时期时,因为中共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致使革命遭受到了失败。而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多地学会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进行了“胜利的十年土地革命斗争”。

[周克书,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洪晓霓)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rrative System of CPC History in

3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ou Keshu

Abstract: 3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pioneering and concise work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founding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initially construct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narrative system of the history of the CPC by refining the narrative main line, following the narrative principles and refining narrative discourse. In terms of narrative main lines, the book revolves around four main narrative lines: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leadership narrative” “theoretical narrative” and “party building narrative”, link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and characters of the party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and completeness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terms of narrative principles, the book follows the narrative principles of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mphasizing the universal connection of things, adopting class analysis methods, and quoting important discourses of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demonstrating the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nature of party history narrative. In terms of narrative discourse, the book uses such narrative discourse as “the CPC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and Marxism Leninism”, “armed revolution against armed counter revolution”, “the three decades experienced by the CPC are glorious and great”,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Marxism Leninism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ople when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y.

Key words: 30 Yea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istory; narrative system; Hu Qiao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