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的形式主义谈起

2024-12-09 00:00:00本刊编辑部
国企 2024年21期

清朝延续到道光年间,已经成为一个腐败横行、疲态尽显的社会。面对世风日下的局面,道光皇帝决定从自身做起,引导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风气。他很少置办新衣服,每当衣服有破损就交给内务府缝补。一时间,上行下效,朝堂内外大小官员都以穿带补丁的衣服为时尚。然而,道光不知道的是,他的衣服交给内务府后,宫女、太监们为了追求缝补的品质,都要送到江南最有名的织布坊修补。一趟下来,一个补丁的开支堪比一件新衣服的价值。道光所穿龙袍的补丁越来越多,所打的补丁越来越贵。他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终其一生被一个不起眼的补丁打败。败在何处?除了制度上的腐败外,还有形式主义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代中央领导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驰而不息地同形式主义做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剖析了形式主义的实质:“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他指出了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他提出了克服形式主义的举措:“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是我们整治形式主义的根本遵循。

整治形式主义要打好政策举措组合拳。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一是“切实精简文件”,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等。二是“严格精简会议”,严控会议数量、控制规模规格、提升质量效率等。三是“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等。四是“规范借调干部”,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严控向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等。五是“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等。六是“规范明晰基层权责”,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规范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依法依规确定基层信访工作职责等。七是“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精简种类数量、注重创建示范实效、在基层不搞达标活动等。

国资央企是在经济领域为党治国理政服务的组织,既应该算好经济账又应该算好政治账。但是,不论算好哪一本账,都不能给形式主义留下任何的空间。否则,投入和产出就不成比例,就难以承担起新时代新征程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