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刚开始写东西,其实他并不知道那是写作。“写作”这个词太正式,不适合在少小时练习。
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喜欢写东西,在完成繁多的作业之余,总会留点时间写写画画,那是一种放松。他也希望得到认可,上作文课的时候无比认真,听老师评点作文时总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念到。然而,一次次期望,一次次落空。高中三年,语文老师只提过他一回。有一次考试,作文题罕见地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他发挥得很好,可以用情真意切来形容。语文老师评点的最后一句话是:“高考考记叙文的机会很渺茫,练好议论文是关键。”还好,他想写东西的火苗并没有因为老师的不表扬而熄灭,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写、经常写。
过了这么多年,如今的高中生还是在一个劲地训练议论文。我上高中那会也是如此。议论文的训练跟“八股文”一样。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要我们记住套路,说这可以得高分。要是语文老师有水平还好说,毕竟不会太枯燥。假如老师只会就事论事、照本宣科,那作文课实在让人提不起半点精神。想想,我的作文是从来没有得过高分的。再说,提笔就是套路,也没有写下去的欲望,只是没有胆大到交白卷的地步罢了。
不会写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格式、套路,想让我们行稳致远,稳则稳矣,致远倒未必。如此练习的结果是“生产”出很多没有生气的文章——语言没有弹性,叙事板结,逻辑中正,心思空泛,看不到“我”。
跟一个作家朋友聊天,他说中学时期他很用力写作文,就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却从未得到过。他那会就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习作了,实在不明白得到老师的表扬怎么就那么难。不必多说,老师水平有限恐怕是真实原因。有些中学老师有家累之重,不读书不写作是常态。另外,长期的模式化作文教学,老师也在自觉不自觉间被同化了,遑论是去欣赏那些有写作苗头的学生写的非套路作文。
每个人都要经此阶段。爱写的人能不能一直写下去,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也许会发挥很大作用,毕竟在心智未开的年纪,多数人是需要一些激励的表示的,只是不知道有几人能如此幸运。因此,上完写作课,我跟那些以后可能会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学生说,你以后若是碰到这样的学生,即爱好写作但不爱好按套路写作的学生,请多给他一个眼神,别把那星火苗熄灭在你手里。
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美文,时至今日仍然是很多年轻人钟爱的心灵鸡汤,给予我们温柔的慰藉,引领我们找到生命潜能的秘密影踪。
林清玄很小就立志当作家,并自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然而,对于出身在贫穷家庭的他而言,这样的梦想似乎不切实际,虚幻而难以捉摸。父母不懂何为写作,也不知道“作家”是什么。他解释说作家就是写文章挣稿费,结果挨了父亲两巴掌。可想而知,他心中那点写作的星火是颤颤巍巍的,仿佛随时会熄灭。
后来上了高中,有一天,老师请他到家里吃饺子,他受宠若惊。在一次演讲时,林清玄谈及往事,仍是感慨不已。当时,老师很严肃认真地对他说:“我教了50年书,我用生命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正是这句话,给了他写作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听了老师这话,他的眼泪立刻掉到饺子上,吃起来连酱也不用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