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题的正确姿势

2024-12-09 00:00程锐刚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4年11期

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个隐藏的假设是我们需要想到的:人是能够提出问题来的;人提出问题是为了找到答案。这两个假设无疑会对回应“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某些人来说,如果不能提出问题,那么,不管人工智能回答问题的能力如何,问题都不存在多还是少的问题。现实情况如何呢?比如,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来?我是不太乐观的。举个例子,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安排了教师晚自习期间进行答疑。但是,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甚至在考试之后,学生也没有问题可问。

每年接手新的学生,我都会做一个调查,问学生“有没有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主提出一个问题与别人交流探讨”。很多时候是没人举手的,可见从不提出问题与人交流这种情况不是少数。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可以问一下人工智能。它怎么回答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不会为这个问题发愁,而作为老师的我会。

假设人人都能提出问题,那大家提出的问题会是同一种类型吗?比如,都是可以“很快得到答案2b1ba0e28a118f9da6673ef9d3c6203993b77e97a375db9129f32a38a9b73496”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分析厘清。有些问题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可以称之为速答型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就是为了求得一个答案,得到答案了,问题就消失了,问题的数量自然会减少。需要面对中考、高考的学生,往往需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类问题——这些问题是别人给出来的,他们只是想方设法解答而已。

实际上,一个问题的提出,情境特别重要,它意味着问题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缺少了问题情境,问题本身就很可能丧失其意义和价值,所谓的正确答案也就成了唯一的追求。答案找到了,问题终结,世界也就清爽了。可是,真正的问题不是这个样子。提出问题,不在于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在于获得理解。即使收获一个“完美”的答案,那不过也是理解之一种而已。一个“完美”的答案,往往有着潜在的危险—— 终止理解和探究的欲望。

我经常和孩子做“探究式对话”训练。他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不直接给出肯定的答案,而是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反复探究各种可能性。哪怕最后我会有一种自己的理解,我也是以诸如“可能吧”“大概是这样”等不太肯定的语气来回答他。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答案。“现象学教育学”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说:“儿童提问‘那是什么’是想得到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好奇,去惊讶。”既然如此,成年人又怎么能简单回应呢?当问题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目的被提出的时候,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对于真正具有好奇心、会提问的人来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打开的是更精彩世界的大门,给更好的问题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和不同的视角,有助于理解的深入。事实上,它们可能并不能给你真正的解答。

前阵子,为了课题研究,我提问人工智能:“什么是结构化教学?”虽然马上就得到了答案,但我发现完全不是我所想要的。或许,对“结构化”的理解实在太多了,它根本不知道我要的是哪一种结构化。于是,我只好改进问题:“用结构化的理念解读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文本。”人工智能这个时候给我举出了例子,但它可能不太理解什么是“解读”,更谈不上结构化的解读了。于是,问题还得回到我这里。只有我才知道问题的情境,只有我才能在这个情境中给相应概念一个准确的界定,由此,我才能真正开启探究之旅。

这么说来,我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